2015學位論文寫作的格式規范
對于文獻研究綜述,博士論文也可以單獨成章,也可以在引言部分提供。注意,文獻綜述不是現有研究成果的堆積,它要有自己的評價,尤其是要結合本論文的研究內容進行分析評價。你閱讀的材料可能來自于不同的文獻類型,比如圖書、期刊、研究報告或者其他,但區分文獻類型不是撰寫文摘的好思路。你應該根據主題進行分類,通讀你所搜集的所有文獻資料,并試圖對它們進行歸納總結。
如果你撰寫的是博士論文,那么你還應該明確指出你的研究的創新性是什么,即該項研究都具有哪些創新價值。博士論文是某一學科最為高級的論文形式,創新性是它的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提出創新性的觀點和見解是從事博士論文寫作的主要目的。所以,你需要清晰地表述出你的創新性表現在哪里或者哪些方面。但是,任何創新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礎上的,因此,你可能還需要說明你的創新基礎是什么。
2.正文
這是分析問題的主體部分,是觀點和材料大量聚集的部分,也是全文結構中的主體部分。社會科學學術論文正文一般包括:論點(提出問題)、論據和論證(分析問題)、論證方法和步驟(解決問題)等。
如果你已經做過實證研究,你就會得出事實和數據,而這些需要你用準確的語言把它們清晰地表達出來。這里你應該詳述你的發現,并緊扣最開始的研究問題或研究假設。仔細思考你在研究過程中學到了哪些東西,在表述你的發現時必須清晰和合乎邏輯。正文是論文的主體部分,所以你應該盡量地展示你的核心觀點,因此,有時你甚至還需要利用一些輔助手段,如圖表等。
3.結論
結論是學術論文的結束部分。它是作者在理論分析或試驗結果的基礎上,經過邏輯推理而得出的最終結論,是對正文部分的主要觀點所作的科學概括,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其內容主要包括:論證得到的結果;對本論的分析;對論證問題的綜合概括等。當然,作者也可在結論部分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以及進一步的研究設想。
注意,結論應該和導言巧妙配合。在結論部分你應該回答你如何處理導言中提出的問題。如果有必要的話,你甚至還需要根據結論部分重新修改導言。盡管這看起來好像作弊,可實際上,事先向讀者暗示將要發生什么和為什么,這正是好文章的寫作風格。
4.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是指為了撰寫或者編輯論著而引用或者參考的有關文獻資料,通常附在論文、圖書或章節之后,有時也以注釋(附注或者腳注)形式出現在正文中。參考文獻是學術論著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表明文獻之間的繼承和發展關系。讀者可以借助你的參考文獻了解你的研究基礎,你在誰的基礎上展開這項研究,你借鑒了誰的觀點和誰的方法,并且可以根據你提供的詳細信息查找原文。另外,詳細給出參考文獻信息也是對他人研究成果和版權的尊重。
參考文獻的規范著錄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盡管看起來很瑣碎,也很麻煩,但你務必根據不同著錄標準一一校驗。否則可能被人認為是“剽竊“,不管你是無意的還是有意的。
三、結尾部分
1.附錄
附錄是作為論文主體的補充項目,并不是必須的。在下列情況下可以提供附錄:1)為了整篇論文材料的完整,但編入正文又有損于編排的條理性和邏輯性,這一類材料包括比正文更為詳盡的信息、建議可以閱讀的參考文獻題錄、對了解正文內容有用的補充信息等;2)由于篇幅過大或取材于復制品而不便于編入正文的材料;3)不便于編入正文的罕見珍貴資料;4)對一般讀者并給必要,但對本專業同行有參考價值的資料;5)某些重要的原始數據、框圖、結構圖、注釋、統計表、計算機打印輸出件等。
對于利用實證研究開展的項目,附錄通常為調查問卷、訪談記錄等。附錄與正文應連續編頁碼。每一附錄均另頁起。學術論文的附錄依次用大寫正體a,b,c……編序號,如附錄a。附錄中的圖、表、式、參考文獻等應另編序號,與正文區別開,序號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在數碼前冠以附錄序號,如:圖a1、表c2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附錄通常不算最終字數,所以不要期望通過添加附錄符合論文的字數要求。
2.致謝
致謝是你對需要感謝的組織或個人表述謝意的文字說明。致謝部分包括所有對研究或論文有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以及他們的具體貢獻,讀者可以了解到許多有用信息。通常情況下,學術論文是在正文后、參考文獻前或論文首頁的腳注中對提供幫助者致謝,并用不同于正文的字體以示區別。
注意,在你向相關個人或者機構致謝的時候應征得被致謝者的同意。出于種種考慮,有些被致謝者雖然為了課題研究或論文寫作作出了貢獻,但有可能不愿意你在論文中提及。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要尊重被致謝者的意愿。只有在征得被致謝者的同意之后,才能在論文中向被致謝者致以謝意。這樣也可以避免有些人為了抬高身價而在論文致謝部分羅列一大串連其論文都未閱讀的著名教授和知名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