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論文寫作格式要求
⑤文章的規劃和簡要內容;
⑥研究中的新發現;
⑦課題的意義;
⑧概念和術語的定義。
上列各項,并不要求詳加闡述,只求蜻蜒點水般點到即可。
文章正文的內容的論述要點:
(1)理論的闡述。
①提出假說的事實或理論的前提條件。假說的要點,適用范圍,論證所需的資料,具體闡述與計算,運用的方法有歸納、演繹、分析、綜合、類比、比較等;
②結果。理論的內容、規律等;
③討論。應用的思想與工作方法,存在的問題,對不同見解的評價。
(2)實踐的闡述。
實踐的闡述主要是論述觀察與調查以及實驗。
①觀察與調查包括的主要內容:觀察或調查的目的、時間、地點、方式、方法。得到的資料、數據、圖表、照片,加以記錄。對結果的分析、理解、認識、解決了什么問題,有何科學價值,尚存在什么問題,前景預測;
②實 驗包括的主要內容:材料的性質、質量、來源,材料的選取與處理等,這些材料一定要詳加說明,其目的是便于同行重復實驗,對成果加以驗證。實驗的儀器、設 備、條件,標準的或非標準的,實驗過程中出現的正常或異常現象及問題等。實驗的結果、數據、圖表,加以整理。對實驗結果或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實驗 解決了什么問題,有何價值,哪些問題尚待解決,其途徑是什么,前景展望。
列出“參考文獻”的目的:
一是表明文章作者言之有據;
二是表示對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
三是有助于讀者對所論課題作進一步探討。
詳盡的參考文獻實質上是開列了一份參考書目。引用的文獻是已經發表的專著或期刊上的論文,也有的是尚末發表的會議記錄,手稿或書信等。引用時均應注明。 參考文獻列出時要按文獻在文章中出現的先后,編數碼,依次列出。完整的參考文獻寫法應列出文獻的作者(譯文注明譯者)、名稱、出處、頁數、出版者、出版時間、版次等以上綜合的文章結構程序,只是提出了一種供參考的模式而巳。就某一篇具體的文章而言,它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作具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