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畢業論文寫作經驗
又到一年寫畢業論文的關鍵時期,看看別人的寫作經驗,也許有幫助。我試著整理了一個論壇上的英語專業畢業論文寫作經驗,供參考。 一 選方向 先確定自己的方向,比如文學、語言學、翻譯等等,然后再考慮寫具體的什么了。文學都被寫爛了,語言學比較枯燥,文化方向?可以寫中西文學作品對比?真難辦! 文化類的題材,說實話我并不太熟悉。實際上在整個本科階段,英語專業學習文化的課程太少,我們自己對文化現象的分析能力也非常有限,寫起來會比較吃力,所以文化類的題材我還真提不出什么意見,要我建議的話,還是寫文學。 對于中國學生來講最喜歡選的題目就是文學,但是閱讀原著的人很少,實際上文學是最難寫的。我大學的時候排了個序(師范類的),教學法-語言學-翻譯-文學,由易漸難。 其實語言學的東西是最好寫畢業論文的,因為分析起來很邏輯。語言組織也不費力。 大學的時候偷懶,沒有寫文學,寫的是語言學里面的語音,當初找資料確實費了些力氣,(期刊和過刊上的資料都很少),但是寫成后實際上給導師看了兩遍就定稿了。答辯也過得很容易。如果一定要選文學,必須先理清思路,英文論文喜歡從小處著眼,拓展到生存之類的大問題。本科論文其實要求并不是很復雜,不一定是研究一本書,很多情況下研究一個中篇就可以了。除了小說,還可以寫戲劇。莎劇,實驗戲劇,荒誕戲劇,都可以寫的。 通常說,本科論文研究一篇文章,碩士論文研究一本書,博士,研究一個人。 二 選題 1選題不要玩新鮮 我的經驗就是,寫畢業論文一定要寫自己熟悉的,非常大路化的東西,不要另辟蹊徑,好高騖遠玩新鮮。 記得我在選材的時候,開始是選了龐德詩歌意象中的現代主義之類的東西,并且決定中西對比,計劃宏偉的不得了。學校還專門安排了系里面研究美國文學的一位著名教授給我輔導論文。結果我跟導師一交流,就發現我想得太簡單,很多東西只知道一些皮毛,根本還不夠往下深挖的水平。導師說,你還是找個熟悉點的題材把,踏踏實實寫點自己的東西。 后來我就寫了狄金森與惠特曼,美國文學里常見的題材之一。即便是如此,我在寫兩位詩人對比的時候還是找了很多資料,讀了大概快一個月的書才開始寫。改過3稿。最后導師才勉強點頭。我的另一位本來想寫愛略特《荒原》的同學,最后換了海明威。 2 題材要窄、要具體 另一個經驗就是,論文題材一定要窄,要具體。不要動不動就來什么什么大比較啊,什么什么時代的寫作特點啊,什么什么流派研究啊。就我們現在的能力、論文準備的時間以及本科論文的形式,根本只能寫成非常空洞的,無法體現自己看法與學術價值的下品。 論文題材要具體到什么程度呢?比如對比:具體到作家與作家,甚至作品與作品,甚至同一個作品中兩個不同的人物等。又如寫作特點,要具體到某個作家某個作品,甚至某個場景。至于流派研究,想想就知道,本科畢業哪有什么能力研究流派?還是具體到某個作品某個作家,最多把他/她放到大環境里研究一下更符合實際。 如果寫文學作品的翻譯比較,建議可以看看呂叔湘先生的《中詩英譯比錄》,里面有對中國傳統詩歌的不同英文譯本的比較,光看看呂先生的前言就覺得受益匪淺啊。這本書中華書局剛出版了,大一些的書店應該可以買到。 3要有點實際意義的 翻譯老師曾經推薦在商標翻譯上寫論文,我留心看了一下,可能還是挺有意思的吧。比如shaping 譯成“舍賓”合適嗎?小超市quik譯成“貴客”是否比“快客”好?香水poison應該譯成“百愛神”嗎?有些商標譯法是否沒法達到音義統一的境界,比如比基尼?魚露(從沒聽說過這東西~)牌子是crowned eagle,譯成了“康一哥”,我覺得“康漁哥”也比“康一哥”強點。 再比如英美電影片名翻譯:大陸香港中國臺灣之比較。網絡上討論的很熱鬧。可結合一些翻譯理論,也可以和傳播,通俗文化的一些理論結合。比如說這個信達雅就是理論,而大陸香港中國臺灣的電影市場歷史發展不同,通俗化的程度不同,導致了翻譯的結果大不同。經典的例子有《刺激一九》(港)《月黑高飛》(臺)《肖申克的救贖》(大陸),《洛麗塔》(大陸)《一樹梨花壓海棠》(中國臺灣)從不同的文化市場背景談選取不同的翻譯理論以至于不同的結果到不同的觀眾接受、受眾反應等等。 4 一定要能夠找到足夠的資料 我打算寫中西方文化對動物的態度。涉及中西方語言中動物比喻的色彩,西方人愛護動物的意識等等,但資料甚少。 本科論文選題勸告:找不到什么資料的題目,或者平日只是一知半解沒有具體素材的東西最好不要寫。否則會非常吃力。 5對自己以后的工作有點幫助的 我當初選的論文純粹是為了貪吃才寫的,沒想到寫論文學的知識對我現在的工作幫助挺大的。當出看到一本食譜,上面介紹的菜肴很誘人,于是突然冒出一個想法:寫中式菜肴的翻譯。就單獨寫菜明的翻譯肯定是不行的,中國菜譜一大堆,隨便抄點菜名不久可以交差了。于是我跟知道老師商量了一下,決定寫中式菜肴的英譯與中國飲食文化。不僅介紹了翻譯中國菜的方法,也宏揚了咱們中國飲食文化,呵呵,想想還挺得意的哦! 就是寫論文那會積累了不少有關中國飲食的東西,現在應付老外真是太方便了。外資企業那外商經常來來往往的,除了工作還是得吃飯的吧。在餐桌上,本人就不用擔心會冷場了。對中國菜感興趣的,我就噼里啪啦的跟他侃,一頓飯下來,客人高高興興的。碰上餐桌上冷場了,本人就更有作用了:某某菜上了,大家快吃吧·為大家介紹一下啊! 寫論文寫點對自己以后有幫助的實際的東西吧!好好寫!寫啥都認真對待就對了論文出處(作者):
畢業論文答辯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