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提綱格式范文(通用3篇)
畢業論文提綱格式范文 篇1
摘要 4-5
Abstract 5
致謝 6-9
第一章 緒論 9-11
1.1 研究背景 9-10
1.2 研究意義 10
1.3 小結 10-11
第二章 研究現狀綜述 11-21
2.1 漢字教學的研究現狀 11-14
2.1.1 關于漢字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探討 12
2.1.2 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探討 12
2.1.3 關于漢字學習策略的調查和實驗研究 12-14
2.1.4 漢字書寫偏誤分析的研究 14
2.2 記憶法的研究現狀 14-20
2.2.1 關于記憶的研究現狀 14-16
2.2.2 記憶術的定義、歷史及使用 16-19
2.2.2.1 記憶術的定義 16
2.2.2.2 記憶術的歷史 16-17
2.2.2.3 記憶術的原理 17-19
2.2.3 以記憶術為主的漢字學習策略 19-20
2.3 小結 20-21
第三章 漢字教學實驗的方法及過程 21-26
3.1 研究內容 21
3.2 研究方法 21-22
3.2.1 實驗設計 21-22
3.2.2 實驗對象 22
3.3 實驗的步驟和過程 22-25
3.3.1 實驗實施 22-23
3.3.2 實驗過程 23-25
3.3.2.1 實驗基礎的獨體字和部首 23
3.3.2.2 實驗的合體字 23-24
3.3.2.3 心像描述 24-25
3.4 小結 25-26
第四章 實驗結果分析 26-28
4.1 記憶術環境下和傳統條件下的漢字長期記憶效果對比分析 26-27
4.2 小結 27-28
第五章 訪談調查 28-32
5.1 訪談內容 28
5.2 訪談描寫分析 28-31
5.2.1 關于對漢字的態度 29
5.2.2 對于記憶術的感受和看法 29-30
5.2.3 關于漢字書寫錯誤 30-31
5.3 小結 31-32
第六章 結語 32-34
6.1 研究結果對對外漢字教學的啟示 32-33
6.2 研究中遇到的困難和不足之處 33-34
參考文獻 34-36
附錄 36-42
畢業論文提綱格式范文 篇2
摘要 2-3
ABSTRACT 3
1 緒論 7-18
1.1 本課題研究背景 7
1.2 電能質量的定義 7-8
1.3 電能質量的國家標準 8-13
1.4 電能質量評估的意義 13
1.5 選礦廠供電系統電能質量評估的意義 13
1.6 電能質量參數的評估理論及算法 13-17
1.6.1 時域分析方法 13-14
1.6.2 頻域分析方法 14
1.6.3 基于數學變換分析方法 14
1.6.4 傅立葉變換 14-15
1.6.5 人工智能技術 15-17
1.7 本課題主要研究工作 17-18
2 選礦廠供電系統 18-27
2.1 選礦廠供電系統 18-24
2.1.1 磨浮 1 車間供電系統 18-20
2.1.2 磨浮 2 車間(萬噸車間)供電系統 20-22
2.1.3 中細碎車間變電所供電 22-24
2.2 選礦廠供電系統電能質量實時監測 24-27
3 電能質量監測 27-37
3.1 磨浮車間用電電能質量監測分析 27-30
3.2 選礦廠存在的電能質量問題 30-36
3.2.1 萬噸車間 1 30-34
3.2.2 萬噸車間 2 34-36
3.3 本章小結 36-37
4 電能質量問題分析 37-50
4.1 電機起動引起的電壓降 37-39
4.1.1 電動機起動引起的電壓降的估算 37-39
4.2 電容器組引起電壓升高 39-41
4.3 無功功率傳輸對電壓水平的影響 41-42
4.4 系統中的主要諧波源 42-46
4.4.1 變壓器產生的諧波 42-45
4.4.2 變頻器產生的諧波 45-46
4.5 補償裝置 SVG 和 APF 的基本原理 46-49
4.5.1 SVG 基本原理 46-48
4.5.2 APF 基本原理 48-49
4.6 本章小結 49-50
5 對選礦廠系統仿真分析 50-62
5.1 仿真分析 50-57
5.1.1 電機起動引起的電壓降落 50-53
5.1.2 補償電容器引起的母線電壓上升 53-55
5.1.3 SVG 投入無功功率 55-56
5.1.4 APF 對 400V 線路進行諧波補償 56-57
5.2 補償電容與 APF 仿真模型分析 57-61
5.2.1 補償電容器引起的母線電壓上升 57-58
5.2.2 APF 對 400V 線路進行諧波補償 58-59
5.2.3 SVG 對無功功率的補償 59-61
5.3 本章小結 61-62
6 選礦廠電能質量評估情況及建議 62-63
6.1、總結與建議 62-63
6.1.1、總結 62
6.1.2、建議 62-63
參考文獻 63-65
致謝 65
畢業論文提綱格式范文 篇3
摘要 4-6
Abstract 6-7
致謝 8-11
第1章 緒論 11-17
1.1 研究的緣起 11
1.2 文獻綜述 11-16
1.2.1 國外讀寫結合研究現狀 12
1.2.2 國內讀寫結合研究現狀 12-14
1.2.3 圖式理論研究現狀 14-16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6-17
第2章 《教程》的理論分析 17-28
2.1 《教程》基本情況 17-18
2.2 基于圖式理論的《教程》分析 18-28
2.2.1 內容圖式 19-22
2.2.2 形式圖式 22-25
2.2.3 語言圖式 25-28
第3章 《教程》的應用分析 28-43
3.1 教師對教材的使用調查 28-30
3.2 學生對教材的使用調查 30-31
3.3 對《教程》的修改建議 31-36
3.3.1 激活原有圖式 31
3.3.2 建構新的圖式 31-36
3.4 《教程》的教案設計 36-43
第4章 結語 43-44
參考文獻 44-47
附錄 4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