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論文的格式
7 結論和建議
結論又稱結束語、結語。它是在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的基礎上,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創造性、指導性、經驗性的結果描述。它又以自身的條理性、明確性、客觀性反映了論文或研究成果的價值。結論與引言相呼應,同摘要一樣,其作用是便于讀者閱讀和為二次文獻作者提供依據。
7.1 結論段的內容與格式
結論不是研究結果的簡單重復,而是對研究結果更深入一步的認識,是從正文部分的全部內容出發,并涉及引言的部分內容,經過判斷、歸納、推理等過程,將研究結果升華成新的總觀點。其內容要點如下:
1)本研究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得出了什么規律性的東西,解決了什么理論或實際問題;
2)對前人有關本問題的看法作了哪些檢驗,哪些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做了哪些修正、補充、發展或否定;
3)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或遺留問題。
對于某一篇論文的“結論”,上述要點1)是必需的,而2)和3)視論文的具體內容可以有,也可以沒有;如果不可能導出結論,也可以沒有結論而進行必要的討論。
結論段的格式安排可作如下考慮:
如果結論段的內容較多,可以分條來寫,并給以編號,如1),2),3)等,每條成一段,包括幾句話或1句話;如果結論段內容較少,可以不分條寫,整個為一段,幾句話。
結論里應包括必要的數據,但主要是用文字表達,一般不再用插圖和表格。
7.2 結論和建議的撰寫要求
撰寫的結論應達到如下要求:
1)概括準確:措詞嚴謹。結論是論文最終的、總體的總結,對論文創新內容的概括應當準確、完整,不要輕易放棄,更不要漏掉一條有價值的結論,但也不能憑空杜撰。措詞要嚴謹,語句要像法律條文那樣,只能作一種解釋,清清楚楚,不能模棱兩可,含糊其詞。肯定和否定要明確,一般不用“大概”、“也許”、“可能是”這類詞語,以免使人有似是而非的感覺,懷疑論文的真正價值。
2)明確具體,簡短精練。結論段有相對的獨立性,專業讀者和情報人員可以只看摘要和(或)結論而能大致了解論文反映的成果和成果的價值,所以結論段應提供明確、具體的定性和定量的信息。對要點要具體表述,不能用抽象和籠統的語言。可讀性要強,如一般不單用量符號,而宜用量名稱,比如,說“t與ρ呈正比關系”不如說“溫度與壓力呈正比關系”易讀。行文要簡短,不再展開論述,不對論文中各段的小結作簡單重復。語言要錘煉,刪去可有可無的詞語,如“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可得出下列結論”這樣的行文一般都是廢話。
3)不作自我評價。研究成果或論文的真正價值是通過具體“結論”來體現的,所以不宜用如“本研究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本研究結果屬國內首創”、“本研究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一類語句來作自我評價。成果到底屬何種水平,是不是首創,是否填補了空白,讀者自會評說,不必由論文作者把它寫在結論里。
“建議”部分可以單獨用一個標題,也可以包括在結論段,如作為結論的最末一條。如果沒有建議,也不要勉強杜撰。
8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