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在公文寫作中注意幾點問題
四、日常公文寫作需注意的幾個細節問題
1、公文寫作的標題標題實際上就是公文的題眼,是觀點及公文邏輯結構的集中體現。按照層次大小劃分,標題可以劃分為大標題、小標題,一級標題、二級標題等。標題的確立應根據公文的中心思想和層次要求具體確立,一篇文章的標題與標題之間應層次分明、邏輯嚴禁、相互照應。公文的標題既要求緊扣文意、層意、段意,不能跑題、偏題和以片蓋全,又要求語言簡潔精練,有些公文,比如講話的語言必須體現領導同志的感情色彩和風格要求。在公文寫作中,有時公文的內容較多,人們看起來、聽起來,留下印象的內容并不多,所記下來、留下印象的大多是文章的題目和各個標題,所以公文好的標題或標題群,能引人入勝,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公文寫作的觀點好公文的關鍵是要有新意和創意,按部就班,對著葫蘆畫瓢,體現不出個人的觀點是寫不出好公文的。所以公文寫作者平時必須通過經常學習黨政理論和相關專業知識,深刻領會上級政策,經常調查研究了解當地實際,多上下結合深入思考來提高自己的“悟性”,身在外而心在內,雖不是領導,但多從領導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同時,在執筆時,注意要以工作為中心,以思路為紐帶,把多個觀點、觀點群有機聯系起來,做到主次有位、先后有序,既前后園合,又錯落有致。
3、公文寫作中數據、圖表的應用在公文寫作中,數據的應用是一種普遍性、經常性的事情,它是事物的量化,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從字面來理解,“數”“據”顧名思義就是數字方面的根據,有理有據,只要有根據,事情道理才能講的明白,數據飽含信息起到一種說明的作用,讀者從數據中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事物的發展狀況,使其明了;另一方面應用數據說明事理,能使讀者感到真實,數據都是通過統計得來的,具有真實性的特點。圖表的應用相對的來講,具有局限性,它只限于“看”的公文并且要求讀者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但它更具有直觀、立體、動態的特點和優點,適合情況上報、署名文章、調查報告等文體。數據、圖表的作用決定了其來源、取舍、應用必須堅持一定的標準,注意以下幾點:一是來源的權威性,一般來講,數據應以統計局的為主,其中稅收數據以國稅、地稅的為主,沒有統計局的,有部門的、鄉鎮的數據,以部門的為主。個人拿不準的,讓領導定奪。二是數據應用要統一。不同材料里面,如黨委、政府的材料數據要一致。同一材料不能出現前后矛盾、不一致。三是數據要科學分析。特別是在沒有權威數據可以參照的情況下,必須經過科學分析才能應用,單個數據的應用加減不能超過和、差的數據。四是圖表的應用一定要規范,經過專業人員驗證其正確性,方可使用。
4、資料、語言方面的取舍修改過程中的取舍。對于初稿,一定要進行修改,通過縝密的思考,根據公文的性質,進行語言錘煉,看看哪些材料可以去掉,哪些必須保留,哪種表達方式更為精妙和符合領導語言風格。對于引用的材料,關鍵把握一點:拿來主義,以“有用”為原則,吸其精華,去其糟粕。簡單的引用,無疑于一件單色的衣服補上了一塊花補丁,補丁雖好,但影響了整體的和諧。所以,對借鑒的材料一定要加以認真改造,根據公文主旨和文章的邏輯結構,對引用的材料進行再加工,與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與公文的整體邏輯結構和語言、語氣統一起來,做到天衣無縫、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