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事處年度工作總結
了居務公開專欄,公開居委會工作職責、工作程序、社區示意圖、社區基本情況、居委會組成人員及分工和居委會組織網絡,受到社區廣大居民的歡迎。隨著社區建設的穩步推進,逐步理順了社區與街道、社區與單位、社區與居民的關系。強化培育社區民主自治能力。街道把培育社區居委會的自治能力作為重要工作來抓,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和嘗試。(1)引導處理好兩委關系,提高民主自治意識。利用機關大會、社區干部會議、社區例會和培訓,反復強調社區“兩委”關系問題,糾正在“兩委”關系上的片面認識,引導社區干部牢固樹立在黨委領導下、政府指導下的民主自治意識。(2)加強培訓,提高領導者意識和工作水平。采取請市、區領導講社區建設,組織參加市、區民政部門培訓,參觀市、區社區建設先進單位等形式,先后進行了社區建設理論與實踐、社區財務管理、社區檔案管理、社區管理軟件應用等方面的專題培訓,培養提高社區干部的領導者意識和工作水平。(3)加強指導,支持社區進行民主自治。為推進社區民主自治進程,街道積極指導和引導社區探索民主自治的方法和路徑。玉林東里二區社區居委會有籌集資金整治社區環境的愿望,廣大居民也有強烈的要求,工委、辦事處領導多次深入到社區,就如何實現民主自治給予具體指導,引導他們把握好關鍵步驟。為了支持居委會通過自治治理環境的工作,工委召開會議專題研究了玉林東里二區與相鄰的社區服務設施的改建問題,為實現社區自治助力。另外還指導玉林東里三區協調轄區單位與片警、城管隊員、黨員志愿者等共同發展社區便民服務項目,搞好社區治安;幫助開陽里第一社區整合社區資源,與學校、幼兒園、工地等形成共駐共建的合力。
完善社區基礎設施,發展社區群眾文體組織。改善辦公條件。目前,16個社區居委會中有14個居委會辦公用房達到或超過90平米,另兩個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用房將在二年內達到90平方米。街道為社區居委會配備了電話、電視、DVD、電腦、打印機等設備,基本實現了居委會辦公設備的自動化。發展社區群眾文體組織。16個社區共有老年秧歌隊、舞蹈隊、門球隊、老年合唱隊等不同類型民間組織和群團隊伍86支。隊伍管理規范,有明確的自我管理章程和活動計劃,在居委會登記率達到100%。街道、社區建立了青少年志愿者服務隊、醫療志愿者服務隊、治安志愿者服務隊、黨員志愿者、婦女志愿者等不同類型的服務隊48支,志愿者人數達到5000余人,在社區中開展了經常性的活動,并依托社區服務中心建立了良好的社區志愿互助機制。
(五)加強領導,做好區人大換屆選舉工作
街道的選舉工作從2006年9月15日開始,至12月19日止,歷時三個月,經過準備,宣傳發動,選民登記,提名推薦、醞釀、協商確定代表候選人和組織選舉四個階段。全街道共有選民31536人,參加投票30367人,參選率達到了96.3%,選舉產生的12名區第十三屆人大代表,總體結構更加趨于合理,符合了代表結構優化的要求。其中中共黨員10名,占83.3%;民主黨派成員2名,占16.7%;婦女代表6名,占50%;少數民族代表2名,占16.7 %;35歲以下代表1名,占8%;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1名,占91.6%。
總之,今年我街道的民政、計劃生育、勞動和社會保障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績。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仍然存在著以下問題:社區黨建協調機構的協調力度還不夠;社區單位參與社區黨建的工作還缺乏實踐活動,尚未形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局面 ;黨員設崗定責還沒有有效的激勵機制;機關和社區班子及隊伍建設和制度建設還存在薄弱環節;城市管理工作缺乏力度,社區服務尚沒有合理的布局。
二、2007年工作思路
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為主線,堅持開展保持黨組織先進性的教育活動,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兩個延伸、一個培育”為指針,強化街道、社區兩級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認真學習市區第五次城市管理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探索,開拓街道城市管理和社區建設新路子,并建立長效機制;以社區服務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