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2006工作總結
余人,趙蕾、趙靖宇等同學被評為渭濱區優秀少先隊員。其次是建立了“三結合”教育網絡,辦好家長學校。每學期初和中期召開家長會,家校攜手,共育桃李。教師堅持家訪制度和學困生的幫扶工作,確保每一位學生健康、全面的發展。校報《金陵之聲》開辟家教園地,介紹家教方略,成為聯系學校、家庭、社會的橋梁。使我校德育工作形成了學校、教導處、大隊部、班主任、任課教師、社會和家長齊抓共管的新格局。
第三,在實踐活動中陶冶學生情操。清明節,我校組織三年級300多名同學參觀了寶天烈士紀念館,進行了莊嚴的掃墓活動。3月20日和10月24日學校組織全體學生分別觀看了電影和《犬王》。配合寶雞市“雙創”工作,我校先后于10 月25日、11月11日、12月6日三次組織五六年級學生上街擦洗經二路欄桿和廣告牌,清掃街道,每天早中晚自覺清掃教室、清潔區的衛生,讓學生在勞動中受到環保教育,為我市“雙創”工作做出了貢獻。6月12日學校邀請武警301部隊指導員來校對五年級學生進行了國防知識講座。11月11日市消防大隊劉工程師來校對全體師生進行了一次消防知識講座。10月17日石家莊市燕趙殘疾人藝術團來我校,演出了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師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意志教育。10月18日我校五六年級學生參加了中央電視臺動畫城欄目與我市合辦的“讓卡通走出熒屏走近孩子——寶雞行”心連心文藝演出活動。通過一系列活動,學生初步形成了遵守社會公德、關心集體、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行為習慣。學生操行合格率100%,涌現出校級三好學生300余名,優秀學生干部30余名。我校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拾金不昧、樂于助人蔚然成風。三年級學生史文亮、周通、王帥三位同學拾到小靈通1部,人民幣107元,電話卡三張,及時交還失主。四年級學生楊海星同學拾到50元錢后,及時交還失主,受到好評。在防非工作中,我校師生為預防非典工作捐款3275.30元。
(三)、抓科研、促課改、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教育質量的穩步提高,是學校工作的永恒主題,我校積極實施“科研興教,質量立校”戰略。從建設德才兼備,素質精良的教師隊伍入手,著力抓科研,促課改,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學校有計劃地組織和安排教師參加業務培訓,引導教師開闊眼界,轉變觀念。常抓青年教師“三字二畫(話)一機”、“三機操作”、講課、說課、評課等基本功,專人專管,量化考核。本年度學校投資3 萬多元購買了新課程通識培訓光盤和書籍,給每位教師配發了《走進新課程》教材,圖書室增加了十多種書刊雜志。還邀請市、區教研室領導和教研員來學校,為全體教師分別做了《新課程解讀》、《轉變角色、更新理念》,《新課程呼喚新型教師》等專題輔導。同時,我校選派教學骨干去省上參加語文、數學、音樂、美術、英語等學科的新課程理論培訓30人次。今年3月5日,我校組織1--3年級語數教師去寶橋聽新課程報告會。4月份組織語文、數學教師10人次去西安聽課,分別聽取了29位全國著名教師的課堂教學示范課。今年3月18日市教研室專家來我校聽“課改”課,對教師的課進行了指導。9月份,學校又組織了一二年級語數教師去長嶺參加了新課程培訓。今年6月份,在渭濱區課改經驗交流大會上, 梁校長代表學校做了《落實新課標精神,推進新課程進程》的經驗交流,全面總結了我校實施新課標以來的教育教學工作。6月24 日市教研室屈達會同區教研室領導和教研員來我校檢查“課改”工作,他們通過聽課、查資料、聽匯報、座談會等形式,全面了解我校課改實施情況,對我校課改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我校教師新課程培訓工作受到區教育局的表彰。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學習,大家受益匪淺,為走進新課程,落實新課標,奠定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
定期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強化組織和紀律, 堅決做到時間落實,人員落實,專題落實,效果落實。通過深入學習領會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精神,不斷探索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實驗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努力推動“課改”實驗工作向縱深發展。我校已形成了“在實踐研究中找方法,在團結協作中求進步,在務實創新中謀發展”的教改理念,教師們也樹立起了“面向全體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觀和“以人為本,多層次多規格”的人才觀,以及“互動合作、自主探索”的學習觀,不完全用分數來衡量學生的質量觀。同時堅持上好“兩課”、“兩操”,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和衛生意識。每年的春冬兩季及時為學生發放藥品,預防流行性疾病的發生。每年堅持召開兩次大型的運動會,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主渠道。學校從改革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入手,從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指導學習思維的方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意識,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個別差異等九個方面建立新的評價體系。促使各科教學滲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