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經貿工作總結及2006年工作思路
抓好對主要生產要素運行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的重點協調,解決目前原材料供應緊張、運力不足、資金短缺等問題,以經濟發展這個大局統攬各項工作,積極對待,認真組織,強化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熱點、難點問題。3、突出抓好市場監管,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認真按照上級的統一部署,以規范市場秩序為重點,加強對醫藥、煤炭、石油成品油、食鹽、民爆器材等重要商品市場的清理整頓工作。繼續抓好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工作,進一步健全機構,完善措施,強化監管,確保人民群眾食肉安全。繼續深入開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在流通系統廣泛開展“城信”創建活動,樹立起誠實守信的良好流通形象。同時,要切實肩負起電力管理的十三項職能工作,積極推進電源結構調整,加強供電用電安全、電力生產、建設的安全質量監察和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全力以赴保障供電。
4、突出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徹底清除各類隱患。按照“經濟要上去,事故要下來”的要求,全面實施安全生產法,加快構建“三大支撐體系”。一是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目標管理辦法,建立安全生產責任書考核體系;二是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組織網絡建設,建立企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組織網絡體系;三是切實搞好六個強化。強化依法管理,強化安全責任,強化事故防范,強化安全意識,強化齊抓共管,強化隊伍建設,真正做到安全工作責任到家,工作到人,自我約束到位,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
——全面實施“五動戰略”,就是全面實施商貿帶動、投入拉動、龍頭牽動、改革助動和管理推動五大戰略
1、商貿帶動。發展大商貿,開拓大市場,搞活大流通,全面實施商貿帶動戰略,是今年經貿工作的著力點。一是重點開拓農村市常按照“用三年時間,構筑全縣流通行業新格局”的奮斗目標,全力推進以網絡建設為重點的“十百千”工程,鞏固、擴大縣、鄉兩級網點,利用現有的技術優勢,完善物流功能,盡快向村級拓展延伸,與農村的村級服務站和購銷合作社的改造結合起來,開展連鎖配送,實現與縣鄉網絡的對接。二是積極發展培育城市市常采取改革、改組等手段,進一步整合全縣商業資源。鼓勵零售、餐飲、醫藥、家具、裝飾裝修、娛樂健身等多業種實行連鎖經營,初步構建居民社區連鎖經營網絡。積極推進現代物流配送的發展,突出物流品牌,重點扶持發展了一批基礎好、前景廣闊的現代物流龍頭企業,形成在一定范圍和區域內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物流中心和物流基地。三是努力躋身國際市常充分利用本縣的區位優勢和港口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外向型流通。以現代流通帶動現代生產,積極推行工貿聯動,促進市場營銷網絡與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的緊密結合。
2、投入拉動。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機遇、抓項目就是抓后勁”的意識,突出重大項目建設,全面提升全縣工業經濟總體水平。一是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全力推進完工項目的達產增效。二是全速加快在建項目建設,縮短建設周期,促使其早日竣工投產。三是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項目的儲備,有針對性的篩選論證一批競爭優勢明顯、帶動作用強、發展前景好的項目。四是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工作,抓好創新載體建設,加強產研結合,搞好技術創新項目的開發和實施。
3、龍頭牽動。發展大公司、大集團是現代工業的發展方向,實現“工業興縣,工業強縣”,必須培育發展一批在行業或區域中起骨干作用的龍頭企業,盡快形成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一是狠抓大集團帶動。通過繼續扶持4個集團化企業快速壯大規模,進一步增強了支撐帶動作用,增強了企業的整體實力和市場競爭力。二是努力培植中等規模企業群體。通過深化改革、加大投入等手段,培植了一批“頂天立地”的企業群體。我們在努力把企業做大的同時,突出經營創新,千方百計把企業做強。重點選擇制藥廠等企業,努力培植其成為利稅過千萬的大戶。民營企業重點圍繞著農副產品加工、磨料磨具、泡化堿、石刻、柳編加工等行業,培植產業龍頭,進一步擴大了利稅過百萬元的企業群體。
4、改革助動。堅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方向,按照進而有為,退而有序,抓大要強,放小要活的原則,繼續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和發展多元化投資主體,逐步建立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型法人治理結構。一是抓改制。加快了對制藥廠、供銷、糧食等未改制企業的改制步伐,優化了企業資本結構,激發了企業體制活力。二是抓規范。我們在抓好企業改制的同時,集中抓好已改制企業的“轉機建制”工作,嚴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健全“三會一層”組織機構,完善內部決策、執行、監督體制,建立起各司其職、各負其則、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完善了資本股份制、勞動合同制、收入協調制、人事代理制和經營者年薪制等六項運行機制。三是抓重組。以市場為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