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宣傳思想工作總結
設專欄、專題,全面宣傳報道全縣各鄉鎮貫徹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情況,積極營造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的良好氛圍。在全縣機關效能建設活動中,全縣新聞媒體專門開辟專版、專欄,并連續播出滾動字幕,對推動機關效能建設深入開展起到了重要作用。7-8月份,針對貫徹落實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由縣委宣傳部牽頭,組織報社、電視臺記者對各鄉鎮的落實情況進行集中宣傳和專訪,贏得廣大干群的好評,同時,制定了縣域經濟宣傳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十五個鄉鎮的經濟建設特別是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進行巡禮式宣傳。全年配合省市開展了記者下基層活動,在樸老遺骨回鄉樹葬、趙樸初研究會在我縣成立、第五屆皖西南山貨節等三大活動中,我們邀請了中央、盛市主要新聞媒體記者來太湖采訪,共發稿件、圖片60余篇條;《人民日報·海外版》、省市電視臺、電臺也在顯著位置刊登和播發了我縣三大活動的盛況。8月11日,縣圖書館館長曾玉琴同志作為特邀嘉賓作客中央電視臺,交流我縣在送書下鄉活動中有益經驗和作法,所有這些新聞宣傳的亮點大大提高了太湖在外的知名度。3、創新載體,拓寬宣傳渠道
在《太湖報》停刊后,為進一步拓寬輿論宣傳的渠道,更好地利用省市級新聞媒體宣傳太湖特別是縣內宣傳問題,我們主動與《安徽經濟報》合作,開辟《安徽經濟報·太湖專版》,在更大的窨、更闊的視野里宣傳太湖推介太湖。合作一年來,共刊發各類新聞稿件1600多條。為我縣“跨越發展、富民強縣”提供了強有力的輿論支持。為迎接縣三大活動,縣委宣傳部、廣電局、文化局等相關單位通力合作,精心制作《古韻新風》對外宣傳光盤,集中宣傳太湖美麗的自然風光,充分挖掘太湖的文化旅游資源,展示了太湖社會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
4、加強管理,優化新聞通訊員隊伍建設
為進一步健全全縣新聞宣傳網絡,提高通訊員的基本素質,配合新聞戰線“三項教育活動”,我們年初會同縣廣播電視臺調整充實了特約記者和通訊員隊伍,舉辦全縣骨干通訊員培訓班,邀請新聞單位記者授課傳經,11月8日,在縣委宣傳部的組織下,全縣新聞工作者背起行囊走向基層,過了一個不尋常的節日,通過這些活動引導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從豐富內容、改進方法、轉變作風入手,把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和“三貼近”的要求轉化為自覺行動,不斷增強新聞宣傳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全縣各基層黨(組)委也十分重視通訊員隊伍建設,各鄉鎮黨委分別舉辦了通訊員培訓班,縣人武部、供電局、公路局等單位將發稿任務與經濟掛鉤,與年終考核、評選評優掛鉤,極大地調動了基層通訊員的積極性。今年以來,各基層黨委共舉辦通訊員培訓班8期,有效提高了基層通訊員的政治業務水平。
三、著力提高公民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努力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過去的一年,全縣精神文明建設以創文明城市為契機,積極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各項創建活動目標明確,措施扎實,成效顯著。
1、文明城市創建業績顯著。一是創建文明縣城工作基本步入良性循環,分別開展了“春節文明創建工作”和夏季“文明創建工作”,對縣城創建系統地提出了階段性要求;每月一次文明創建綜合執法和明查暗訪,切實加強執法檢查力度,增強應急行動能力,及時解決遺留問題和突發情況;實施長效管理,做到思想不松,隊伍不散,繼續抓好創建計劃任務的落實,配強衛生保潔隊伍,加大執法監督力度,針對重點部位和路段,派設專人管護,按“五無四凈”標準實行衛生保潔,整頓環境程序。市容市貌顯著改觀,縣城環境不斷美化,縣城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順利通過省督查組對我縣文明縣城的復查工作;二是創建文明單位扎實有效,實現了6個省級文明單位申報成功的目標;開展了全縣市級文明單位爭創標兵的活動;完成了17個99屆縣級文明單位過渡前期復查工作;三是農村文明創建突出典型,4月份,彌陀鎮成功參加了全市“宜城杯”競賽活動和全省創建文明小城鎮活動,并積極爭創“全國文明村鎮”;北中鎮獲市級“文明鄉鎮”稱號;文指辦指導了9個村和3個鄉鎮創建縣級文明村(居)、文明鄉(鎮)工作。積極引導各地、各部門牢固樹立發展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認真總結經驗,攻克薄弱環節,振奮精神,抓好落實。
2、;加大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全面推進“2+3”等重點工作。不斷完美文明委辦公會議等制度,建立科學有效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使創建工作實現穩定的良性循環。加強了交通治亂力度,宣傳了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路法》,與縣交警部門配合開展交通安全月活動,號召市民“行文明車,走文明路”,推出了城西鄉春光村為市級交通安全村;初步完成了環衛體制改革,實現了工作機制的轉變,清掃保潔和清運已實現了市場化動作,環衛所著重在加強監督管理等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