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宣傳思想工作總結
會職能上發揮作用;對瓜果攤群點和夜宵攤群點進行了有效的治理,基本達到指定經營地點和人在地凈的目的;對相對集中的行政處罰權工作我們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3、加大公民道德建設和誠信教育工作力度,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了誠信建設力度,提出打造“誠信太湖”理念,廣泛倡導“打造誠信機關取信于民,打造誠信企業取信于戶,打造誠信公民取信于人”,緊緊抓住道德素質這個根本,深入開展“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在單位做一個好職工、在家庭做一個好成員”的“三做”活動,培育誠信公民。通過誠信建設,進一步提高了全社會的思想道德水平。推出并大力宣傳“熱心養孤老的好心人”、第四屆全市精神文明“十佳人物”陳學琴,配合縣讀組委開展“奮發有為奔小康”讀書活動,大力加強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復評活動,將文明創建深入到千家萬戶。縣直機關推出《太湖縣機關服務語言規范》,樹立機關文明誠信形象;各項創建評選活動,嚴格規范程序,積極擴大影響,緊緊抓住每個環節,加強宣傳教育,弘揚文明新風,有力地掀起了一個又一個文明創建熱潮。
四、突出重點,圍繞主題,社會宣傳活動亮點頻出
1、大力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想道德建設,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為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指明了新的方向拓展了空間,全縣各部門以未成年人喜愛的、豐富多彩的社會道德實踐活動和主題活動為載體,從六個方面加強和改進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一是開展好“奮發有為奔小康”讀書教育活動,全縣9萬余名中小學生在讀書活動中增長了知識,陶冶了情操、經受了鍛煉。讀書活動大激發了廣大青少年的讀書興趣和求知欲望。二抓輿認環境,縣新聞單位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主動配合宣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各級教育部門和文化部門通過宣傳櫥窗或走訪座談等形式宣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有益經驗及重要意義,形成了家庭、學校、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三抓文化環境,今年以來,縣文化、工商、教育等部門對全縣網吧、書報刊出售點、營業性歌舞廳等場所開展了八次集中整治行動,凈化了校園周邊環境。四抓陣地建設,利用革命老區、樸老故鄉這些豐富的教育資源,重點建設好縣烈士陵園、樸老文化公園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利用重大節假日及假期,讓青少年在緬懷革命英烈和偉人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五是抓好法制警示教育,縣司法局、縣關工委法制宣講團在全縣中小學進行了100余次的法制宣講活動,開展工“青少年維權月”等活動,增強耒成年人的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六抓家庭教育,為幫助和引導家長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能力,在全縣開展家庭教育征文活動,將好的征文匯編成冊以次借鑒,在城區中小學成立六所示范家長學校,通過典型引路,切實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開展一系列的親情互動活動,
2、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斗爭,全面貫徹省市“掃黃”、“打非”會議精神,全年共進行專項整治行動12次,出動檢查人員200多人次,檢查出版物市場80余次,查處非法出物
本,對違法違規經營者公開曝光,嚴肅處理,凈化了我縣的出版市場和文化市常
3、極參與各項中心工作和主題宣傳。精心組織建國55周年慶祝活動,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的紀念活動,配合交警部門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法》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四進”大型宣傳活動。積極支持有關部門開展個人所得稅、安全生產、社會保障等主題宣傳活動,及時組織市內外先進典型任長霞、黃光亮等人物和事跡的宣傳,利用電視、標語、橫幅、宣傳欄等各種有效途徑和形式歌頌我縣社會經濟各項事業取得的偉大的成就,為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4、入開展“三下鄉”活動,把圖書報刊、廣播電視、電影、科技資料、衛生服務源源不斷地送到農村、農民中去。以群眾喜聞樂見、便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形式,傳播文明知識,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全年共發放宣傳資料20萬份,送物品、器材下鄉價值達萬元。
五、切實加強作風和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宣傳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在建立和健全機關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堅持用制度來管人與事,加強對宣傳部機關干部職工的服務宗旨教育,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堅持每周五的理論學習,不斷增強全體人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機關工作效率。在全縣鄉鎮區劃調整中,由于縣委和各級黨委的重視,不少年富力強、工作認真的年輕干部走上宣傳思想工作崗位,宣口有關部門,特別是各級醫院、各高中、師范的領導班子和二級機構得到了加強,并在衛生局、文聯、太湖師范等單位,實行向社會公開招聘負責人。全縣骨干通訊員隊伍進一步壯大,并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