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度縣水利局2006年度工作總結
隊9個、隊員3000人,以應對本地防洪區域的搶險突發事件;組建搶大險應急機動分隊3個、隊員1500人,按市防指命令集結待令,承擔分洪區運用的應急任務。全縣搶險突擊隊員4500人按民兵建制編序,人員名單登記造冊,各鄉鎮防汛一、二、三線領導勞力落實到人。保證了各級防汛工作人員在今年的長江防汛中各負其責,按部就班。(五)堅持抗旱排澇兩手抓,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今年我縣降雨明顯偏少,天氣持續高溫,全縣共有41萬畝農田遭遇不同程度的旱情。為緩解旱情,保證全縣糧食生產安全,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把抗旱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一是成立觀音寺、顏家臺抗旱現場指揮部,加強抗旱工作的組織領導;二是認真落實抗旱預案,按照“先下游,后上游,上游照顧下游”的原則,科學調度,合理分配水資源。據統計,觀音寺、顏家臺春灌站在抗春旱期間,共開機288小時,抽水889.8萬方。為保證汛期內垸農田用水,今年沿江兩座大閘共引水27021.31萬方,其中:觀音寺15077.81萬方,顏家臺11143.5萬方。基本保證了全縣56.49萬畝農田的正常灌溉,贏得今年抗旱斗爭的全面勝利。
進入雨季以來,我縣降雨時空分布較隨人愿,沒有發生大的漬澇災情,但是我們并沒有因此而放松警惕,時刻準備“防大汛、抗大災”,克服麻痹大意的不良傾向,認真開展機電泵站的檢查維修,為全面完成排澇工作任務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二、從狠抓檢查督辦入手,切實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一)2007及2007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完成情況
去冬今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任務為渠道整險加固,灌渠疏挖、血防滅螺及綜合治理、農業綜合開發等四大工程。年度計劃安排土方279.39萬方,標工103.72萬個,工程總處數327處。全縣實際疏挖排灌渠道279條、長481公里;修復水毀工程28處;加固堤防0.4公里;改造中低產田1.05萬畝,其中血防滅螺面積6191畝。完成土方總量329.68萬立方米,占年度計劃任務的118%。2007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被省政府評為先進單位。
今年我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分為縣辦工程和鄉鎮工程兩部分,以縣辦工程為主,實行秋工、冬工、春工任務統一下達、統一組織、統一標準、統一施工、統一驗收、統一結帳,分時段實施。建設重點為“五大工程”。一是建設一條“標準渠”,即顏南渠疏挖配套;二是整治兩處“水毀工程”,即西流堤崩岸整治、顏家臺攔水閘重建;三是啟動兩項“飲水工程”,即沿江改水和農村安全飲水工程;四是開發三個“項目片”,即“水利片”(顏南、顏北、復興渠滅螺疏挖)、“血防片”(紅衛渠、竺橋村、黃場村血防滅螺)、“農發片”(南湖農業綜合開發);五是加固四處“險工險段”,即渡佛寺、曾大河、十周河、白柳渠整險加固。年度計劃安排土方總任務250.65 萬方、標工114.99 萬個,工程總處數296處。截至目前,全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已動工236處,高峰期上勞力2.14萬人,出動機械155臺套,累計完成土方184.24萬方、標工82.32萬個,占計劃任務250.65萬方的73.5%。其中:灌排區工程完成土方41.25萬方、標工28.93萬個;血防滅螺工程完成釘螺治理面積2140畝,土方20.44萬方、標工9.37萬個;農發工程完成土方57萬方、標工19萬個;鄉鎮工程完成土方65.55萬方、標工25.02萬個。
(二)強化工作措施,確保水利建設任務順利完成
我們根據縣委、縣政府 “防汛保平安、抗災奪豐收、建設促發展”的水利工作要求,進一步明確了“夏汛冬防、加固堤防;未雨綢繆、春災冬抗”的水利建設指導思想。9月10日,召開了全縣水利、血防工作會議;9月28日,全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現場會在熊河鎮召開,掀起了全縣水利建設高潮,會議對今冬明春水利建設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進一步明確要搶晴天、戰雨天;統籌兼顧、合理安排;突出重點、確保質量;營造氛圍,形成合力;加強領導,強化責任;落實獎懲,嚴格結帳,全力組織好十二月“水利建設月”大會戰,保證2007年元旦前完成縣辦工程任務和鄉鎮辦90%的任務,2007年3月底以前保質保量全面完成任務。目前,全縣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呈現出“認識高、動手早、質量好、領導強、參謀力、措施硬”等六大特點。在組織管理機制上,實行目標責任制和以獎代補制度;在投入機制上,實行政府投資、群眾籌資相結合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在施工機制上,實行宜勞則勞,宜機則機,勞機結合的施工方式。
三、從狠抓水法規宣傳入手,嚴格水政執法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強化公民的守法意識和法制觀念。我們以3月22日“世界水日”、3月22日至28日“中國水周”、12月4日“中國法制宣傳日”為契機,采取多種形式,在全縣大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