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關于公司培訓的優秀心得體會(精選3篇)
描寫關于公司培訓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1
根據集團公司人才培養戰略部署安排,8月29日-9月4日,我有幸參加了處級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與能力素養提升"高級研修班學習。這七天時間里,我認真學習了集團公司以及培訓單位精心為我們安排的培訓課程,接受了從思維到心靈、從理論到實踐等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知識熏陶,在學習和思考中度過了寶貴而難忘的一周時間,使我獲益良多。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一周學習給我帶來的體會。
一、團隊的力量
幾乎每天晚上的討論讓我再一次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事情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這讓我想到了木桶定律,他就能很好的體現團隊的進步性,一個優秀的團隊,在完全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取得成功的大與小,并不是取決于某一個人的能力大小,而是大家共同努力,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奮戰的成果。
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我會時刻牢記團隊的重要性,準確把握我們團隊中每個人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優勢,加強與員工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將團隊中的每一名員工的潛能發揮極致。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也會走的更遠,更加強大。
同時,通過這幾天的學習和思考,對于團隊與組織的發展,我還領悟到一點,成功的企業,好的辦法一定是聰明人想出來的,不一定是最有權力的人出的。作為領導者,應該考慮如何創造一種組織和文化,讓公司里面想法最好、說得最對的人去作決定。
二、領導不僅僅是一個"頭銜",更是一種影響力。
通過劉老師《影響力:從領導到領袖》課程的學習,我明白了領導(Lead)與領袖(Leader)的區別。我們通常所說的領導,肩負著組織前進的責任。而領袖,指的是那些真正發揮領導作用的人。真正發揮領導作用的人,需要具有領導力(Leadership),往往具有很多特質,需要有對不確定性的決斷力,對愿景和價值觀的溝通力,對風險的承受力,對群眾的激勵力,當然最重要的還要有人格魅力以及以身作則、明辨是非的能力。
歷史上出現的非常具有領導力的人,比如說孔子、甘地,雖然在組織里沒有擔任過重要職位,但是卻擁有數以萬計的追隨者。
感謝老師給我們傳授了這些先進的理念,也幫助我更加系統的梳理自己在管理工作方面所具備的特質以及需要改進學習的地方。
三、創新—跳出思維定勢來解決問題
通過萬老師的《系統創新思維與組織創新》課程,徹底改變了我以往固有的看法,原來創新并不是"靈光一閃"的行為,而是一個非常有邏輯、有套路的思維方式。創新者并不需要智商特別高,也不是腦回路奇特,而是有獨特思考路徑的人,當你學會突破思維定勢,重新審視身邊的資源,利用手頭的資源,向內思考,就會產生好的創意。老師還講解了具體的創新方法,我們可以對于框架內的元素重新改造,給框架里的元素找到新用途,以及給框架內的屬性之間建立新的聯系。回到公司以后,我一定會將這些新思路講給我們的其他領導班子以及員工,改變原來固有的思維,不斷激發團隊的創新思路。
四、應有底線意識,加強領導干部的德養和修養
原股份公司副總經濟師、干部部部長余漢林,給我們講授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課程《領導干部的德養和學養》,余總的文化功底非常深厚,他結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經驗從班子建設、干部隊伍管理、干部培養和個人成長四個方面,給我們進行了授課。課程中,大量借鑒古代圣賢的智慧指明了領導干部提高自身德養和學養的方法。對我影響最深課的一句話是:"領導干部要進行"德養"上的修煉,即修煉"眼德、耳德、口德、身德、意德";要提高"學養",做到"轉文成識、轉識成智、轉智成行,轉行成果"。
通過余總這堂讓人回味無窮的課程,我更加意識到每個國人都應該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做人的文化,要做事先做人,學會了做人,自然就能把事做好。
五、六頂思考帽—讓思路從混亂到清晰
謝老師帶來的六帽思考法,又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思維工具。六頂思考帽,是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亦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它以藍、白、紅、黃、黑、綠六個顏色來標示思維,用帽子作為比喻,給思考一個指引地圖。它能理清混亂,讓思考者在同一時間內只做一件事情,提高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效率。它,是一款"平行思維"工具,避免將時間浪費在互相爭執上。運用六頂思考帽,將會使你混亂的思考變為清晰,使團體中無意義的爭論變成集思廣益的創造,激發每個人的創造力。
通過學習六帽法,我將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理性思考的方法運用到施工生產管理中去,以提高團隊的協調配合和執行力。
六、"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給我們帶來了《"一帶一路"政策解讀與前景展望》,糾正了很多以往片面的想法,讓我深刻的理解了"一帶一路"這個倡議的內涵:1個概念、2個實質、3個共同體、4個包容特性、5通、6大經濟走廊。
"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5通)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設施聯通給我們施工企業帶來了機遇,顯然海外市場的機會更大,但是,我覺得對于現階段的建安公司來說,我們更應該向內看,積極開發其配套的基建項目,同時加快拓展海外業務。
七、嚴守紀律講規矩,廉潔從業筑防線
全國十大杰出檢察官、北京市檢查院反貪局局長嚴承秀給我們講授的課程《嚴守紀律講規矩,廉潔從業筑防線》,課堂上,嚴老列舉了大量案例,令人深思。作為一名三級公司副總經理,廉潔從業從我做起,我定會堅持以身作則,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同時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黨性鍛煉,端正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最后,真心的感謝集體公司人力資源部為我們提供此次培訓。本次培訓學習成果將是我工作中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在繁忙的工作中靜下心來,外樹形象、內省自身,思考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管理中,力爭高效并大膽創新,且集中大家的智慧將公司和項目上的事情做好做扎實,為公司的高速發展盡心盡力!
描寫關于公司培訓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2
根據集團公司人才培養戰略部署安排,8月29日-9月4日,我有幸參加了處級領導干部“戰略思維與能力素養提升”高級研修班學習。這七天時間里,我認真學習了集團公司以及培訓單位精心為我們安排的培訓課程,接受了從思維到心靈、從理論到實踐等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知識熏陶,在學習和思考中度過了寶貴而難忘的一周時間,使我獲益良多。接下來,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一周學習給我帶來的體會。
一、團隊的力量
幾乎每天晚上的討論讓我再一次體會到了團隊的力量。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只有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事情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這讓我想到了木桶定律,他就能很好的體現團隊的進步性,一個優秀的團隊,在完全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取得成功的大與小,并不是取決于某一個人的能力大小,而是大家共同努力,各自發揮所長,共同奮戰的成果。
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我會時刻牢記團隊的重要性,準確把握我們團隊中每個人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優勢,加強與員工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將團隊中的每一名員工的潛能發揮極致。當然,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也會走的更遠,更加強大。
同時,通過這幾天的學習和思考,對于團隊與組織的發展,我還領悟到一點,成功的企業,好的辦法一定是聰明人想出來的,不一定是最有權力的人出的。作為領導者,應該考慮如何創造一種組織和文化,讓公司里面想法最好、說得最對的人去作決定。
二、領導不僅僅是一個“頭銜”,更是一種影響力。
通過劉老師《影響力:從領導到領袖》課程的學習,我明白了領導(Lead)與領袖(Leader)的區別。我們通常所說的領導,肩負著組織前進的責任。而領袖,指的是那些真正發揮領導作用的人。真正發揮領導作用的人,需要具有領導力(Leadership),往往具有很多特質,需要有對不確定性的決斷力,對愿景和價值觀的溝通力,對風險的承受力,對群眾的激勵力,當然最重要的還要有人格魅力以及以身作則、明辨是非的能力。
歷史上出現的非常具有領導力的人,比如說孔子、甘地,雖然在組織里沒有擔任過重要職位,但是卻擁有數以萬計的追隨者。
感謝老師給我們傳授了這些先進的理念,也幫助我更加系統的梳理自己在管理工作方面所具備的特質以及需要改進學習的地方。
三、創新—跳出思維定勢來解決問題
通過萬老師的《系統創新思維與組織創新》課程,徹底改變了我以往固有的看法,原來創新并不是“靈光一閃”的行為,而是一個非常有邏輯、有套路的思維方式。創新者并不需要智商特別高,也不是腦回路奇特,而是有獨特思考路徑的人,當你學會突破思維定勢,重新審視身邊的資源,利用手頭的資源,向內思考,就會產生好的創意。老師還講解了具體的創新方法,我們可以對于框架內的元素重新改造,給框架里的元素找到新用途,以及給框架內的屬性之間建立新的聯系。回到公司以后,我一定會將這些新思路講給我們的其他領導班子以及員工,改變原來固有的思維,不斷激發團隊的創新思路。
四、應有底線意識,加強領導干部的德養和修養
原股份公司副總經濟師、干部部部長余漢林,給我們講授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課程《領導干部的德養和學養》,余總的文化功底非常深厚,他結合自己多年的管理經驗從班子建設、干部隊伍管理、干部培養和個人成長四個方面,給我們進行了授課。課程中,大量借鑒古代圣賢的智慧指明了領導干部提高自身德養和學養的方法。對我影響最深課的一句話是:“領導干部要進行“德養”上的修煉,即修煉“眼德、耳德、口德、身德、意德”;要提高“學養”,做到“轉文成識、轉識成智、轉智成行,轉行成果”。
通過余總這堂讓人回味無窮的課程,我更加意識到每個國人都應該學習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做人的文化,要做事先做人,學會了做人,自然就能把事做好。
五、六頂思考帽—讓思路從混亂到清晰
謝老師帶來的六帽思考法,又是一個非常實用的思維工具。六頂思考帽,是英國學者愛德華·德·博諾開發的一種思維訓練模式,亦是一個全面思考問題的模型。它以藍、白、紅、黃、黑、綠六個顏色來標示思維,用帽子作為比喻,給思考一個指引地圖。它能理清混亂,讓思考者在同一時間內只做一件事情,提高我們的思考和決策效率。它,是一款“平行思維”工具,避免將時間浪費在互相爭執上。運用六頂思考帽,將會使你混亂的思考變為清晰,使團體中無意義的爭論變成集思廣益的創造,激發每個人的創造力。
通過學習六帽法,我將把這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理性思考的方法運用到施工生產管理中去,以提高團隊的協調配合和執行力。
六、“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給我們帶來了《“一帶一路”政策解讀與前景展望》,糾正了很多以往片面的想法,讓我深刻的理解了“一帶一路”這個倡議的內涵:1個概念、2個實質、3個共同體、4個包容特性、5通、6大經濟走廊。
“一帶一路”的合作重點(5通)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設施聯通給我們施工企業帶來了機遇,顯然海外市場的機會更大,但是,我覺得對于現階段的建安公司來說,我們更應該向內看,積極開發其配套的基建項目,同時加快拓展海外業務。
七、嚴守紀律講規矩,廉潔從業筑防線
全國十大杰出檢察官、北京市檢查院反貪局局長嚴承秀給我們講授的課程《嚴守紀律講規矩,廉潔從業筑防線》,課堂上,嚴老列舉了大量案例,令人深思。作為一名三級公司副總經理,廉潔從業從我做起,我定會堅持以身作則,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同時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黨性鍛煉,端正思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最后,真心的感謝集體公司人力資源部為我們提供此次培訓。本次培訓學習成果將是我工作中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在繁忙的工作中靜下心來,外樹形象、內省自身,思考自己在今后的工作和管理中,力爭高效并大膽創新,且集中大家的智慧將公司和項目上的事情做好做扎實,為公司的高速發展盡心盡力!
描寫關于公司培訓的優秀心得體會 篇3
時光荏苒,我來公司有10個月了,回首過去10個月,經過又接近一年的物流部門工作,公司的物流工作已進入了穩步發展階段,同時自己在物流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鍛煉與提高。
一、主要工作內容:
負責公司海關系統的操作,公司辦公網絡的維護、公司后臺服務器的維護,協助軟件公司對當前系統改造。
部門工作宗旨:團結合作積極配合支持前臺熱情工作。
物流部工作重要性:我部門的工作任重道遠,承擔著與公司成本密切相關的幾大類業務,物流、倉儲,已成為公司成本管理的重要一部份。
辦公網絡的重要性:提到辦公網絡對于企業來講非常重要,我們時常提到的辦公無紙化,辦公自動化,辦公網絡化,都是這個意思,辦公網絡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享受輕松,便捷的辦公數據打印任務,并能夠以最小的人力成本,實現工作效率的化。
配合、支持:積極全力支持前臺的各項工作,在過去工作中,保管公司物資進出庫以及倉儲費用的計算,負責進出庫物資數量和質量的驗收,確保各庫存物資的庫存價值妥善管理公司倉庫庫存物資,做好物資出入庫登記。
二、工作上的不足:
<1>物流部工作
1、在庫存控制上存在一些問題,將重點解決這些問題。
2、與運輸、營業部門的溝通不夠,以至于出現許多意想不到的問題。
3、未能夠及時的處理客戶要求。
<2>公司系統維護
1、由于工作原因,對于同事提出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的處理。
2、對于領導的要求領會不到位。
三、建議
<1>對物流部的建議:
1、做好貨物的出入庫、產成品出入庫以及各種物資的在庫整理。這樣可以很好地實行實時控制,為各部門提供準確的庫存信息,保證各部門工作的順利進行。
2、了解公司其他部門的工作流程,為很好地配合其他部門工作奠定基礎。
3、協調財務部工作,把物流和資金流很好地結合起來。物流是一個不斷尋找途徑降低成本的部門,而且也是一個不斷增值的部門。把物流和資金流很好地結合起來,讓企業經營狀況透明化,很好地協調財務部門的工作,不斷降低物流成本,以及讓物流在企業經營中體現增值的作用。
<2>對公司的建議:
1、明確公司制度:一個好的公司必須有自己一套完整的制度,有了自己的制度就按照制度來,不能領導憑感覺來判斷一些突發事件。
2、分工明確:公司需給每位員工明確的職務,不能來一件事不管是不是該員工的職責范圍,都讓他去,公司應采取直線式的管理方式(一個員工只有一個主管)。
3、明確責任:公司應該有明確的責任制度,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大家相互推卸(運輸和物流運輸和罐箱)。
4、一視同仁:公司應該對每個員工一視同仁,每個員工在公司都應該有平等的待遇,這個道理大家都是知道的,否則員工會在心理上產生不平等,嚴重影響工作。
以上是我在公司工作10個多月來的總結,其中說了一下我的工作內容和工作不足,也有對物流部門和公司領導提出的建議,請領導審閱。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物流部規模也得以壯大。加強部門管理建設,不斷提高人員素質,強化服務水平、降低運營成本。全體員工齊心協力、努力奮斗,爭取比上年度取得更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