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培訓心得體會范文(精選3篇)
兩學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1
通過這幾天的系統學習,溫故了黨章,細讀了有關黨規黨紀,同時也觀看了反腐警示片,心中有一種感覺,感覺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就是手拿著權力的雙刃劍,站在懸崖邊上揮舞。如果心中沒有對黨章黨規黨紀的敬畏之心,很有可能被權力這把雙刃劍所傷而摔下懸崖,重者一命嗚呼,輕者遍體鱗傷而深陷黨紀國法的深淵成為囚徒。
何謂“敬畏”?敬者指尊重,畏者謂害怕。沒有對黨章的尊重,必然會產生特權思想、驕橫之氣; 沒有對黨規黨紀的害怕,必然會產生僥幸心理、邪惡之念。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肆無忌憚、欲所欲為、無法無天。造成在工作生活中,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喝就吃喝現象。這樣的黨員領導干部,遲早會應驗“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句話,最后會把自己送進黨紀國法的囚牢里。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就是為了明確自己的身份,加強宗旨教育,提升責任意識,強化擔當精神;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就是為了讓自己懂得 “黨章是規矩,黨規黨紀是底線”,應當死死牢記在腦子里,融合到自己的靈魂中,才會常懷敬畏之心,做到工作生活里不破規矩,不松底線。
當今社會特點是形勢錯綜復雜,誘惑形形色色,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如果不常懷敬畏之心,只要稍有不慎就會被裹著親情、友情的糖衣炮彈擊中。所以,學習黨章黨規黨紀要做到二個字:常與長。經常學和長期學,除了溫故知新外,最主要的是強化敬畏之心。
兩學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2
星期天,我們和香港燭光基金的輔導老師做了兩個游戲,這兩個游戲做下來之后,我感受頗深。
首先是第一個游戲,我們二十個人隨機分成四組,每組都排成一條直線,然后用手指一起抬起一根輕的直棒,不能掉棒。掉棒的就是輸了,我們一起抬起直棒,然后又根據指令做各種動作,在這游戲中,我們團結協助,互相探討,盡力完成任務。雖然也有失敗,但從游戲中,我們認識到了團結協助、相互討論交流提高技能的重要性,另外,我們在游戲中也認識了不少朋友,老師。從這游戲我體會有:游戲有助于師生關系的融洽,為教學打下基礎;知道了怎樣反思自己的教學,怎樣和同事進行交流。
在做完放松運動之后,我們這做了第二個游戲,這個游戲叫做“環游世界”,一個呼啦圈在人圈里傳遞,不能用手,要想完成任務,就得和伙伴討論怎樣做。做了第一次,又想辦法怎樣提高成績,成員各抒己見,相互交流。第二完成時,成績提高了二十多秒,大家都很高興。第三次用軟皮圈的時候,雖然難度加大了,但我們結果探討,找到了好方法,非常出色的完成。這過程中,大家都玩得很高興。這個游戲中相互幫助和相互理解很重要,當一個人出差錯的時候,兩邊的人不埋怨,不指責,而是想辦法幫助,相互鼓勵。我想在學校的教學中,我們也應當這樣做,這樣我們就能共同進步。
兩學培訓心得體會范文 篇3
首先,感謝院領導、護理部及科領導在科室剛剛搬入新大樓、人員緊缺的情況下,給了我這次外出學習的機會。能參加遼寧省第四屆危重癥專科護士培訓班,我倍感榮幸。在這兩個半月的培訓中,我從理論知識到操作技能,乃至我個人的思想境界,都有所提高。現將學習的過程和心得匯報如下:
我們進行了四周的理論學習,六周的臨床實踐,最后一周,進行成組作業的準備和展示。
理論課每天都是八學時,分3—4個不同的課程內容,這是我大學畢業近xx年以來第一次脫產學習,而且是歷時這么長,知識量這么大的學習。剛開始真的有一種被“灌注”的感覺,消化起來很吃力。但是,學習的過程的確是自我沉淀的過程,心態沉穩不那么浮躁后,再把老師講課的內容與自己的臨床實踐相結合,漸漸的發現,有些知識其實就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還有些知識沉睡在腦海深處,有種被喚醒的感覺。但是,仍有大部分的內容是我們書本上找不到,臨床中沒遇到,是醫療上的新技術、新進展,醫大老師將他們所學的最前沿的知識傳授給我們,這也大大的拓展了我的知識面。
臨床實踐的重癥病房主要有急診、MICU、CCU、ICU、NICU等。在各科室見習期間,帶教老師針對本科室的常見疾病,從護理要點到每項技能的操作,都做了精心的講解。在不同的科室見到了很多以前不曾接觸的儀器、設備以及我院暫未開展的先進技術。我對這些先進設備、先進技術,有了初步的了解。與此同時,各科護士長還安排了小講課,使我們有機會與老師探討臨床中常見問題、護理難點等。有些臨床上曾困惑我們的事,在老師的指導下迎刃而解。
在學習和實踐的同時,我們還進行了工作坊的培訓;BLS、ACLS的培訓及考試;學習了如何搜集資料,如何選題來撰寫論文;掌握了制作PPD的要領,以及如何講解所學的知識,讓知識得到更好的傳播。就像有位老師說的,我們去學習,不是為了捧回一條魚并視其為珍寶,而是學習一種如何釣魚的方式。這,也許就是我的收獲。如果說拋開所學的知識,再讓我談些學習感悟的話,我覺得我感觸最深的只有兩個字,那就是“差距”。通過這次學習我感到自身有太多不足,自己與醫大老師比起來就是井底之蛙,我從事護理工作也九年的時間了,但所看到的卻只是自己的一片狹小的天空。
在基礎知識的扎實程度上,無論是授課老師還是臨床帶教老師,都掌握很扎實的基礎知識。有的授課老師不是教授、專家,就是普通的護士,但是她能把知識講得既通俗易懂又很深入,把自己的所學換成一種比書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我覺得這就是水平,是我值得學習的。
在對人的態度上,我們在醫大能聽到最多的字眼就是“老師”,他們幾乎尊稱每個人為老師。是的,三人行,必有我師。這是一種素質,一種文化,一種心態。一聲老師既體現了你對他人的尊重,又體現了個人的修養。我覺得這是我應該學習的,學習的不是一個稱呼,而是一種謙虛的態度。
在對待科學的態度上,醫大老師可謂精益求精。有時我對工作中的很多問題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醫大的老師教給我一個概念,叫做“循證醫學”,就是說你所做的醫療護理行為要有證可循,不能只憑經驗,“某老師告訴我這樣做我就這樣做,為什么?我也不知道。”所以,很多問題我們不知道為什么的情況下,就需要不斷的學習。
通過這兩個半月的培訓,我深感學習的必要性。記得有句話說“延緩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的確,醫療護理本身就是發展的學科,我們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跟上快速發展的科學。與此同時,學以致用也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運用所學知識、先進理念,把臨床帶教工作做好。在自己不斷的學習的同時,將所學知識以及學習方法傳遞給護理姐妹們,使大家共同進步;在工作中以身作則,不辜負領導給我的這個職位以及同事們對我“老師”的稱呼。
最后,再次感謝領導給予我這次學習的機會,讓我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這將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歷,也將是我的一個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