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思路
一、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及省、市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一條主線(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突出兩大主題(和諧、發展),樹立三種觀念(正確的大局觀、科學的維穩觀、積極的群眾觀),深入推進四項重點工作(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政法隊伍建設),做到四個統籌兼顧(基層基礎建設、社會面防控、嚴打整治、服務經濟建設),深化細化五大機制(社會風險評估、情報信息分析研判、群防群治工作、黨政聯席會議定期研究綜治維穩工作、督導督辦),全力維護全市的持續和諧穩定,為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m.jcsycorp.com創造安定有序的法治環境。
二、目標任務:在全市各級政法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力爭實現“三下降、三提升”和“四個不發生”。“三下降”,即:重大刑事案件明顯下降、群體性苗頭事件明顯下降、涉法涉訴信訪案件明顯下降;“三提升”,即:政法隊伍綜合素質明顯提升、政法機關公信力明顯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明顯提升。“四個不發生”,即:努力做到不發生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政治事件、不發生暴力恐怖襲擊事件、不發生大規模群體性事件、不發生影響惡劣的重大刑事案件。
三、主要工作
1、突出四項重點工作,推動政法工作深入開展
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政法隊伍建設四項重點工作,緊緊抓住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充分體現了中央、省委抓源頭、抓根本、抓基礎、抓保障的戰略思維,必須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落實。
第一,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社會和諧穩定,必須抓源頭,深入推進社會矛盾排查化解。
一是超前排查,控制增量。各級各部門要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要針對軍隊退役、銀行協解人員等重點群體,企業改制、征地拆遷、農村事務等重點矛盾,結合現階段的形勢任務,重點排查五方面的問題,即涉民、擾民、礙民問題;非法集資、傳銷等涉眾型經濟問題;特殊群體和無利益訴求群體的怨氣表達問題;因經濟糾紛、相互拖欠、執行不到位等引發的不穩定問題;可能引發群體聚集和群體性苗頭事件的隱患問題。
二是主動化解,減少存量。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隱患,要充分發揮縣區黨委、政府統攬和“三位一體”調解體系作用,特別是要強化行政調解的力度,做到三位并行,一體推進,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難事基本不出縣”的工作目標。對近年來發生的涉法涉訴“骨頭案”、執行積案等疑難案件,各縣區主管領導、各級政法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包案,逐案制定化解措施,加大協調和辦理力度,力爭在年內基本解決完畢。對新發生的涉法涉訴案件,要逐件進行責任倒查,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三是穩妥處置,防止激化。群體性事件具有影響大、危害大、解決難度大的特點。對此,必須慎重對待,超前工作,嚴防發生和激化。縣區黨委、政府和政法各部門要認真研究新時期群體性事件的特點、規律,建立有效的預警、報告和應急處置機制。要以關注民生、解決問題為重點,努力拆除“社會隔離墻”,消除“社會隔離笆”。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解決處置好群體性事件。
第二,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社會的發展,秩序的建立完善,必須抓根本,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
一是強化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外來人員、流動人口明顯增多,城市的吸附容納能力明顯增強。對此,縣區黨委、政府要按照公平對待、服務至上、合理引導、完善管理的原則,把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納m.jcsycorp.com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建立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長效機制。要堅持寓管理于服務之中,認真解決他們就業、就醫、就學、住房等方面的問題,公安、勞動、街道辦事處要依托流動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做到信息共享,管理互動。要借鑒奧運、國慶安保的成功經驗,進一步細化和規范房屋中介、用人單位、出租人的管理辦法,落實承租人、用人單位和監管部門的責任,做到“以證管人、以房管人、以業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