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清明節的詩詞
辭花送寒食,并在此時心。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
【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門率成
【唐】李嶠
游客趨梁邸,朝光入楚臺。
槐煙乘曉散,榆火應春開。
日帶晴虹上,花隨早蝶來。
雄風乘令節,馀吹拂輕灰。
清明節詩歌
《清明速寫》
太陽離開東方的懸崖已經很久
風在樹枝上打滾,我們看見
雨燕像一塊海綿,在空氣中
吸吮著昏暗的水聲
我們走上山野,去完成活著的人
一項應盡的義務,迎面擁抱我們的
是千姿百態的愛,無形的手
這使得我們,更加孤獨
我們來到這生的邊緣
在一片幽暗的心情里,舉杯飲淚
為自己而哭,利用對死者的回憶和悲痛
而他們說:活著,你們已經足夠
《祭魂》
死者的節日,淚水的狂歡節
鞭聲、貢果和香燭已構成
風景一片
我們從拘謹的許多木架子中走過
那些靈魂擠靠在一起
仿佛為了溫暖
彼此靠近
這些靈魂安謐無聲
在各自的匣子里
緬懷曾經走過的街道、熟人
某一件事,以及
早年無法得到的愛情
如今身子已被鋸過
被雕刻過,油漆過
不同于先前
聽呵,鞭炮聲不絕,像許多人用手
猛擊擺著空瓷碗的桌子
另一種表達方式是
我們將各種感情
骰子一般投到桌面上
然后一把收起
發出同一種聲音
哦潔白的骨灰,道德的極品
這些靈魂已不再使用
語言、動作和眼睛
他們早把生命打掃干凈
不再迎候客人,不再出借
他們尚存的一些呼吸
是我們時長時短的回憶
今天我們帶來的
糕點與水果,貨真價實
在他們看來,如同夢中的一個人
在做各式的夢
間接的事物,豐美的幻想
吃吧,這就是生活
觸手可摸
穿過火焰,這些靈魂如鳥
已經安巢,在一個自足的匣子里
不分春夏秋冬;他們開始懊悔了
這些久被禁錮的靈魂
多么渴望如粉塵
在天地間,如風中的雨水
或樹間篩落下來的光線
看哪,輕煙四起,我們看見
真摯的懷念,已漫成大霧
一年一度,在臺階上
在草坪間,這些匣子
被我們所崇拜,被淚水所揩擦
而香燭像我們的悲哀
逐漸燃成灰燼
彼此靠近
仿佛為了溫暖
那些靈魂擠靠在一起
我們從拘謹的許多木架子中走過
風景一片
鞭聲,貢果和香燭已構成
死者的節日,淚水的狂歡節
白居易一首
《寒食野望吟》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清明日貍渡道中》
范成大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當道立,紙鳶鳴半空。(土番)間人散后,烏鳥正西東
唐詩人顧非熊的一首《長安清明言懷》詩道盡其間關系:
《長安清明言懷》
明時帝里遇清明,還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鶯自囀,萬家車馬兩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