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明節祭英烈活動感受與體會(精選3篇)
2023清明節祭英烈活動感受與體會 篇1
_縣_小學在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來臨之際,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繼承革命烈士的光榮傳統,按照市精神文明辦通知要求,我校組織全校師生登陸中國文明網網站開展“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
一、具體活動完成情況:
1、領導重視,大力宣傳,營造氛圍。學校利用3月31日升旗儀式時間召開師生共同參與的動員大會,對本次活動進行統一布置,要求人人參與,共同緬懷先烈。學校少大隊也利用“課間廣播”時間向師生進一步宣傳發動并一起學習了革命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跡。
2、進入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這次活動主要是采用學校集中組織活動的形式,在學校里,信息技術教師利用信息課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網上寄語活動。學生們可以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內容,并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同學們的寄語文字質樸、感情真摯、令人鼓舞,充分展示了當代小學生對革命先烈滿腔熱愛,立志學習先烈的高尚情操。
3、閱讀有關革命英雄故事的書籍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緬懷革命先烈,在清明節三天的假期中,鼓勵學生到圖書館借閱有關革命英雄故事的書籍,通過閱讀,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深切的懷念和無限的哀思。
4、倡導“文明出行,平安清明”活動。學校倡導師生假期“文明出行,平安清明”。引導大家用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家庭先人的懷念之情,推廣網上掃墓和家庭追思會等新型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
二、本次活動效果明顯,體會深刻。
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了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跡,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本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要求我們少先隊員以后一定要心懷愛國之情,胸裝報國之志,刻苦學習,立志成才,為振興中華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2023清明節祭英烈活動感受與體會 篇2
設計思想: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來到,萬物凋零的寒冬就過去了,風和日麗的春天真正地開始了。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掃墓等活動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通過吃雞蛋、畫雞蛋、玩雞蛋、踏青春游、蕩秋千、放風箏活動,了解傳統風俗,鍛煉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動目的:
1、了解清明節的來歷,知道清明節的日子及習俗,樂于參與清明節的活動。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與人之間的親屬關系,懷念先祖、尊重長輩等。
3、敬仰懷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
課前與家長聯系好參與本活動,電腦課件,實物:各種圖案的彩蛋、每幼兒一個熟雞蛋,彩筆、帖紙、橡皮泥、剪刀、膠水等。
活動過程:
1、用古詩導入活動內容: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們知道幾月幾日清明節嗎?(_月_日清明節)
2、教師講述清明節的由來。
3、課件:邊放課件教師邊講述,讓幼兒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進光榮事跡。
結束部分:
請幼兒把彩蛋給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賞并與朋友們一起玩,在音樂伴奏下走出活動室。
小結:通過以上這次活動相信幼兒對清明節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同時也讓他們體驗到了活動帶來的樂趣,如果只通過單單講解的話,孩子根本就沒有多大的興趣,可是經過實際操作的話,幼兒的興趣以及印象都會加深,更能促進對該活動的意義性。
2023清明節祭英烈活動感受與體會 篇3
一直以來,我們過著幸福、美好、和平、安定的生活。但不論走多遠,都應不忘初心。這樣的生活,是無數的英烈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沒有英烈們的英勇犧牲,沒有英烈們的前赴后繼,就沒有國家的富強和我們的幸福。在“清明時節雨紛紛”的時節里,我們祭奠英烈、緬懷英烈,就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與敬畏,也是對當下幸福生活的一種珍惜與感恩。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其實也是在提醒我們,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除了珍惜,我們或許還應該做得更多一些。
近年來,為了更好地宣傳先烈精神,達到教育化人的目的,各級各單位也是積極作為,宣傳教育短片展播、網絡直播、英烈精神在身邊主題征文、為烈士尋親、網上祭掃、尋訪烈士陵園等一系列的活動,讓我們再次重溫與學習了英烈精神,知道了他們的故事,了解了他們的信仰,明白了他們的追求,這些,對如今的我們來說,不只是了解歷史知識那么簡單,而早已凝結為一種英烈精神。對此,除了要用心看、認真聽之外,更要深入思、實在做。不敢說,我們要嚴格以先烈的精神來要求自己,但不斷地向美好靠近,向他們的精神靠攏,則應該成為當下的一種社會共識。
社會在向前發展,但不管社會如何發展與進步,我們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再遼闊,我們也不能忘記初心何在。而根據有關部門的數據統計顯示,“共約有20__萬名烈士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英勇犧牲,永遠地長眠在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上。”時光流逝,但我們不應忘記先烈們的精神,也不能沖淡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緬懷。這是我們民族的魂,也是我們強大的根基。只要我們繼續傳承與發揚他們的精神,社會主義的各項事業就一定能旗開得勝,所向披靡。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前進中的國家不能忘記先烈。在國家層面,我們已經通過立法確定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樣的現實證明一點,那就是,無論時代與環境如何改變,如何變遷,尊重英雄都是一種價值觀的傳承。而在個人層面,置身于我國正在由大向強、將強未強的關鍵時期,內外的因素,可能比歷任何一個時期都要更加復雜,在這樣的現實下,就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傳承與發揚好英烈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懈努力。
在這個草長鶯飛的清明時節,就讓我們向革命英烈致敬,向新中國發展建設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先輩們致敬,讓英烈們的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告訴他們,你們的鮮血沒有白流,中國人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更要告慰他們,你們后繼有人,你們的精神永存,這將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歷史征程中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