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拜山500字作文(精選3篇)
清明節拜山500字作文 篇1
今年的四月4日是清明節,從今年起清明節列為法定假期,太好了。那天我們一家人開車回九坑拜山,上次拜山是跟舅舅他們回老家拜山,那也是我必須要去的。今次拜山是自己家回去拜山,今年的清明節前都一直下雨,但到清明節那天就停了雨,真好,上天在關照我們,知道我們要回家拜山所以就停了雨,呵呵,是啊,因為那晚回來時就又下雨了,你說是不是上天在關照我們呢?真的要感謝老天!!
每當清明節時我都會想起杜牧的那首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人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使我產生對逝去的親人更加懷念,那種感覺更加的強烈。
我們共拜了兩座山,一座山是阿公的,另座山是阿太的,就是阿爸的爺爺。說也說我連自己的爺爺都還沒有見過,都不知道他長得是怎么樣的?聽說他在阿爸17歲時就去世了,聽說比阿婆還要年輕的,那意思就是說爺爺很早就去世了,去世原因好像跟病有關的。唉!病魔折磨了多少人的性命啊?我最親愛的外公也是,外婆也是,唉~~`!!他們都還沒有好好的享福就這樣去了,他們真可憐!
我希望在科技發達的今天,在未來,什么病都可以治好,不要因為病治不好或者付不上高昂的醫療費丟失了性命,也希望政府制定一些法律法規針對經濟條件較差的病人(一些難治的病)提供優惠措施,這樣因病而去的人就會慢慢的減少。
清明節拜山500字作文 篇2
走在拜山的路上,感受微風徐徐吹來,看著大山上碧綠的樹,是一種美好的感覺。我就陶醉在其中,根本沒發覺目的地已經到了。“果果!”媽媽的聲音從耳邊傳來,我才知道到拜山地點。
童年的我,認為拜山是一種游戲。現在的我,才知道拜山是紀念祖宗。
把草除完后,我們首飾。紙錢等“貴重物品”丟到火里燃燒,并且磕頭許愿,保佑我們平安……
最有趣的是吃寒食了。那一個個包子。饅頭,饞的我“口水飛流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我左一口,右一口的吃起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拜山很有意義。
清明節拜山500字作文 篇3
清明節,人們以各種方式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在我的家鄉最常見的紀念方式就是做清明粿。今年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又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做清明粿。
可別小看這小小的清明粿,它的制作過程可一點也不含糊。爺爺奶奶一大早就從地里割來了一大筐艾青葉,然后把它們洗凈煮熟瀝干水,再揉成糊狀。爸爸媽媽也上陣了。媽媽把一大盆米粉倒進木桶里,兌上一些水,就叫老爸來揉面團。老爸呼哧呼哧地使勁和著面,時不時地還往面團里摻進艾青糊,不一會兒,墨綠色的粉團就出現在大伙面前。奶奶端來了調制好的餡,有咸菜肉末筍丁,有豆沙,還有芝麻,香噴噴的,真是讓人垂涎欲滴!
一切準備就緒,大家就圍坐在一起做起了清明粿。媽媽手腳麻利,干凈利落地把面團一個個分開,再用搟面杖把小團子揉成了薄薄的面皮。大人們把不同口味的餡包進面皮里,做成不同樣式的清明粿,有餅狀帶花的,有帶花邊的餃子,多像一件件藝術品啊!我看了也忍不住學著大人樣做了起來。我先把餡包進皮子里,然后把皮的兩邊捏在一起,做成了一個圓頭圓腦的餃子,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做好了清明粿就要放進蒸籠里燒了。奶奶說只要等20分鐘就可以出籠了,可我等呀等,感覺過了好幾個小時似的,清明粿卻還是沒熟,我簡直就要望眼欲穿了!好不容易等到清明粿出籠啦!一陣清香撲鼻而來,我迫不及待地抓起一個粿就往嘴里塞,哇,好燙!我咬下一小口,黏黏的,糯糯的,還很有嚼勁呢,真是太好吃了!不一會兒,一個粿就被我消滅了,艾草和米粉的清香卻一直留在我的嘴里。
我舔舔嘴唇,感覺舌尖好痛,原來是被剛燒好的清明粿燙到了,哎,誰叫我這么貪吃呢!但是這么好吃的清明粿,又有誰會愿意錯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