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通用32篇)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
《癸丑春分后雪》宋 蘇軾
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
應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
不分東君專節物,故將新巧發陰機。
従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
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
賞析:詩人夜宿田家,和山野老人聊了一些舊聞,半夜時老人喂了牛,然后喊媳婦起來:“明天是春分了,咱們山上種樹去。”讀這首詩,一種田園情愫油然而生。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3
《南鄉子春分》相城寒雨客
風雨半春長,龍抬頭日日麗光。
鄰塘睡蓮預驚萍,漣漪。
踏春不見臥盼蘺。
春分艷陽天,齒兒戲發發更藏。
宜蘭伴窗翠正好,笑揚。
牽纖菜花青徑香。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4
偷聲木蘭花
唐·徐鉉
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
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
焦人不過輕寒惱,問卜怕聽情未了。
許是今生,誤把前生草踏青。
賞析:上闕寫春景,天要下雨時,風吹亂了枝頭花朵,舉目看去,春山籠罩在煙霧之中,像蒙上了一層薄紗。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5
1、雨打梨花深閉門,忘了青春,誤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2、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____崔護《題都城南莊》
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____蘇軾《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4、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里柔情。____秦觀《八六子·倚危亭》
5、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____志南《絕句》
6、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墻柳。____陸游《釵頭鳳·紅酥手》
7、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____李白《清平調·其一》
8、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____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9、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____劉方平《春怨》
10、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____杜甫《絕句二首》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6
《冬景》
宋?劉克莊
晴窗早覺愛朝曦,竹外秋聲漸作威。
命仆安排新暖閣,呼童熨貼舊寒衣。
葉浮嫩綠酒初熟,橙切香黃蟹正肥。
蓉菊滿園皆可羨,賞心從此莫相違。
?這首詩描寫的是晚秋初冬景色,全詩按時間順序,一氣呵成。先寫景,再敘事,最后一句抒懷,戛然而止。詩人沒有因為冬天的到來而感傷,反而是一副眉飛色舞、得意享受的神態。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7
《清明日貍渡道中》
灑灑沾巾雨,披披側帽風。花燃山色里,柳臥水聲中。
石馬立當道,紙鳶鳴半空。墦間人散後,烏鳥正西東。
譯文:
淚水沾滿綸巾,連綿不斷。散亂的頭發,帽子也被風吹斜了。繁花染紅了山野,柳條臥在水面上。石獸立在道路兩旁,紙也在半空中旋飛。人們離開了墳墓以后,烏鴉小鳥們活躍起來,四處覓食。
注釋:
范成大在紹興二十四年(1164)任徽州司戶參軍。此詩當作于赴任途中。聯系詩集中前后詩篇分析,“貍渡”似在皖南南陵一帶。
披披:散亂的樣子。側帽:帽子被風吹歪。
石馬:墳前接道兩旁之石獸。
紙鳶:鷹形風箏。
墦:墳墓。
賞析:
詩人范成大就清明山行道中所見景象,一路敘來。山風、細雨,花燃,柳臥,唯獨不見一個人影,在這樣空廓的背景上.大自然顯得頗有活力,但這只是一種藝術的對照。后四句寫墳地上掃墓的人散去,只剩下石馬、紙鳶這些沒有生命的東西作伴。而令人憎惡的烏鴉之類則活躍起來,上下翻飛,四處覓食,暗示出長眠地下的死者亡靈的寂寞。反映出范成大離鄉遠行途中,心頭泛起的一種悵惘、失落之感。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8
再過王輅原居納涼
[唐]周賀
夏天多憶此,早晚得秋分。舊月來還見,新蟬坐忽聞。
扇風調病葉,溝水隔殘云。別有微涼處,從容不似君。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9
春分日
唐·徐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綠野徘徊月,晴天斷續云。
燕飛猶個個,花落已紛紛。
思婦高樓晚,歌聲不可聞。
賞析:在經歷了漫長的寒冬后,草長鶯飛,春天終于來了,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春風拂面,叫人怎能不心情暢快?但是對思婦來說,美景更激起了她對遠方愛人的思念。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0
水仙子·詠雪
元·喬吉
冷無香柳絮撲將來,
凍成片梨花拂不開。
大灰泥漫了三千界,
銀棱了東大海。
探梅的心禁難捱。
面甕兒里袁安舍,
鹽罐兒里黨尉宅,
粉缸兒里舞榭歌臺。
《元曲中的雪和梅》
賞析:圣誕節
每到冬天,北方總會或多活或少的降點雪,洋洋灑灑,漫天飛舞,還給大地一個白茫茫的童話世界,作為現代人在高興的同時,更多的會抱怨下雪給交通出行帶來的不便,比如飛機晚點,耽誤行程,但是古代人的生活節奏慢,卻會發現更多的生活情趣。
元曲中的雪和梅自然一脈相承了唐詩,宋詞中的美,比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豪情和喜悅,“梅須遜梅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的對比增色,“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的高潔和雅趣,更有“平年雪里,常插梅花醉”的心境與豪放,“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的孤傲與冷清,然而散曲中的大雪卻更多了詼諧,浪漫,雅俗之趣。
雪花和梅花在古人的筆下總是在一起的,在冰雪中,怒然綻放的只有梅花,給嚴寒中的人帶來一絲暖意和春色。也暗寓了在政治高壓,人生失意中的孤獨與堅守。
回到曲的本身,“冷無香”即代指雪,大雪像柳絮一樣撲面而來,意可暗合“豈非柳絮因風起”的前人佳句,也從動態描寫雪之大,從節令看,柳絮起于早春,就有了大寒已至,春天還會遠嗎?讓人細細思考和期許。
大雪遇冷氣,凍成片片梨花,落在人的臉頰上,讓人用手趕也趕不走,極雪之大,天之冷。大雪像白灰一樣彌漫了整個大千世界,(三千界為佛教用語,其意為廣大無邊),就是東邊的大海也銀裝素裹(這就開始了發散性思維,想象力開始發揮作用了,如果說前邊還是詩人在雪中漫步,那么這一下場景突然擴大,空間轉移了),探訪雪中綻放梅花的心情,讓人擋也擋不住,天地一片潔白,無論是東漢寒士袁安的房屋,還是北宋大官黨進的豪宅都籠罩在其中(時間上的轉換,兩人的典故都和下雪有關)被白雪渲染成一個個不分貴賤高低的舞榭歌臺。
雅在別致,俗在意趣,“大灰泥”,“銀棱了”,“面翁兒”,“鹽罐兒”,“粉缸兒”都言雪之大,雪之白,讀后真的讓人忍俊不禁,笑出聲來。
喬吉還有一首山坡羊?冬日寫懷,可以和這首在一起讀,更能彰顯雅俗之趣,冬寒前后,雪晴時候,誰人相伴梅花瘦?釣鰲舟,攬汀州。綠蓑不耐風霜透,投至有魚來上鉤。風,吹破頭;霜,皴破手。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1
《立春詩》——唐:杜甫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全盛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2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唐:白居易
二日立春人七日,盤蔬餅餌逐時新。
年方吉鄭猶為少,家比劉韓未是貧。
鄉園節歲應堪重,親故歡游莫厭頻。
試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見洛陽春?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3
《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鄧芮二子還鄉》【唐】戴叔倫
鐘鼓喧離日,車徒促夜裝。
曉廚新變火,輕柳暗翻霜。
傳鏡看華發,持杯話故鄉。
每嫌兒女淚,今日自沾裳。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劉長卿
風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舊日,萬井出新煙。
草色無空地,江流合遠天。
長安在何處,遙指夕陽邊。
《清明日曲江懷友》【唐】羅隱
君與田蘇即舊游,我于交分亦綢繆。
二年隔絕黃泉下,盡日悲涼曲水頭。
鷗鳥似能齊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應寒食,遙望江陵一淚流。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
貧居往往無煙火,不獨明朝為子推。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車聲上路合,柳色東城翠。
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
空堂坐相憶,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孫昌胤
清明暮春里,悵望北山陲。
燧火開新焰,桐花發故枝。
沈冥慚歲物,歡宴阻朋知。
不及林間鳥,遷喬并羽儀。
《清明日憶諸弟》【唐】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長安清明》【唐】韋莊
蚤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
紫陌亂嘶紅叱撥,綠楊高映畫秋千。
游人記得承平事,暗喜風光似昔年。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4
《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5
《途中寒食》(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閭門即事》(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寒食上冢》(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顥
芳草綠野恣行事,春入遙山碧四周;
興逐亂紅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宋】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候。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宋】王禹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明)高啟
滿衣血淚與塵埃,亂后還鄉亦可哀。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6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賞析
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節期為陰歷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
詩人創作此詩正是在中秋的夜晚,聯想到詩人前一年高中進士,而此刻正是詩人東游之中,也正是詩人意氣風發之時,所以在如此佳節,又是詩人得意之時,以此背景,詩人創作了此詩。
第一句,描述了桂花像是月上掉下來似的場景,交待了詩人所處的時間是中秋之夜,奠定了全詩是充滿了輕松,了聯想的基調。
第二句,詩人撿起殿前的桂花,桂花的顏色潔白而新鮮,闡述了詩人是享受中秋之夜的景色的,也表明了詩人此時在人生道路上是順暢的。
第三句,通過傳說透露出了詩人對桂花的憐惜,展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闡述了詩人是熱愛自然,憐惜自然的。
第四句,感嘆到桂花飄落是因為傳說中的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通過豐富的聯想,烘托出詩人是擁有包含萬事萬物的心境的。
這首絕句描狀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潔如玉,映于月光更顯晶瑩,拾起花猶帶露更覺滋潤,想來當是嫦娥撒于人間。全詩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節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綜合此詩,神話傳說中吳剛學仙有過,遭天帝懲罰到月宮砍伐桂樹,其樹隨砍隨合,所以必須不斷砍伐,卻始終砍不倒這棵樹。但此詩并不如其它描寫中秋詩作一般凄涼,凋零,或是額悵、哀綿,全詩給人的感覺是輕松自在,毫無憂愁的。雖只描寫了一幅“夜賞月桂圖”,卻讓讀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賞桂。內容是詩人的聯想,卻不讓人覺得有空虛之意。巧妙的聯想反而為“寂靜”的詩作平添了幾分“俏皮”。不禁讓人對古人的中秋佳節浮想聯翩。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7
春風
【唐】羅鄴
每歲東來助發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遠遞高樓簫管聲。
簾透驪宮偏帶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車書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8
《折桂令·客窗清明》作者為元朝文學家喬吉。其古詩全文如下: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清明呈館中諸公》作者為元朝文學家高啟。其古詩全文如下: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作者為清朝文學家顧太清。其古詩全文如下:
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回出凡塵。移來古寺種朱門。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細干柔條才數尺,千尋起自微因。綠云蔽日樹輸囷。成陰結子后,記取種花人。
《湘春夜月·近清明》作者為宋朝詩人黃孝邁。其古詩全文如下: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空尊夜泣,青山不語,殘照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者次第、算人間沒個并刀,剪斷心上愁痕。
《壬戌清明作》作者為清朝文學家屈大均。其古詩全文如下: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19
臘日飲趙氏亭
朝代:元朝|作者:張翥
城上高亭一再過,每看風物費吟哦。近詩頗效寒山子,往事徒成春 夢婆。
剩買十千燕市酒,閒聽二八越娘歌。梅花枉報春消息,祗遣今年別恨多。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0
行香子·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
詞牌名:行香子|朝代:宋朝|作者:汪莘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念如今、此意誰同。溪光不盡,山翠無窮。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籃輿乘興,薄暮疏鐘。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陣,曉枕云峰。便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
汪莘簡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宋寧宗嘉定年間,他曾三次上書朝廷,陳述天變、人事、民窮、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師布陣的方法,沒有得到答復。徐誼知建康時,想把他作為遁世隱士向朝廷薦舉,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號方壺居士,與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壺存稿》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壺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1
1.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2.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程顥《郊行即事》
3.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4.聽風聽雨過清明。: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5.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6.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7.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黃庭堅《清明》
8.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高翥《清明日對酒》
9.六曲闌干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10.黃蜂頻撲秋千索,有當時、纖手香凝。: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2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沖卿
宋·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后應不復隔,談笑明月相與閑。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3
元日(玉樓春)
毛滂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只與東君偏故舊。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4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濕了一樣。在如此美麗的月光下,寒鵲不知道該到哪里棲息,而螢火蟲也不敢和月光爭一點光亮,隨著卷起的門簾飛進了房間。鄰杵夜聲急,而這個時候從鄰居那邊傳來的杵聲在寂靜的秋夜里顯得那么清晰急躁。現在回想,已是無言,唯有對著明月許愿:請在每個灑滿月光的夜晚多停留片刻,因為每一滴月光,都帶著我的思念。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5
九月九日望鄉臺,(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登高望故鄉)
他席他鄉送客杯。(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人情已厭南中苦,(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
鴻雁那從北地來?(我想北歸不得,鴻雁,你為何還要南來?)
作者:王勃(649~676年),唐代詩人。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并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杰”。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6
《古朗月行》(唐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
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
白兔搗藥成,問言誰與餐?
蟾蜍蝕圓影,大明夜已殘。
羿昔落九烏,天人清且安。
陰精此淪惑,去去不足觀。
憂來其如何?凄愴摧心肝!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7
6、《元日》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7、《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黃景仁
千家笑語漏遲遲,
憂患潛從物外知。
悄立市橋人不識,
一星如月看多時。
8、《癸巳除夕偶成·其二》黃景仁
年年此夕費吟呻,
兒女燈前竊笑頻。
汝輩何知吾自悔,
枉拋心力作詩人。
9、《鳳城新年詞》查慎行
巧裁幡勝試新羅,
畫彩描金作鬧蛾;
從此剪刀閑一月,
閨中針線歲前多。
10、《迎春》葉燮
律轉鴻鈞佳氣同,
肩摩轂擊樂融融。
不須迎向東郊去,
春在千門萬戶中。
11、《已酉新正》葉颙
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態多;
屠蘇成醉飲,歡笑白云窩。
12、《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8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點評】
清明時節本該和親友結伴踏青、祭祖掃墓,詩人卻獨自奔波在漫長的旅途上,孤單凄涼的感受可想而知。又遇春雨綿綿不絕,更增添了詩人的焦慮和惆悵,遂向牧童打聽酒家的所在,牧童便指點著遠處的杏花村。前兩句讓人愁腸寸斷心神惻然,后兩句則開拓出廣闊的想象空間。全詩意境悠遠、清新明快,留韻邈然、耐人尋味。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
烏啼鵲噪昏喬木,
清明寒食誰家哭。
風吹曠野紙錢飛,
古墓壘壘春草綠。
棠梨花映白楊樹,
盡是死生別離處。
冥冥重泉哭不聞,
蕭蕭暮雨人歸去。
【點評】
寒食清明尤為崇尚的風俗是掃墓。寒食清明掃墓之風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詩描寫了掃墓情形。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從這首詩中,不僅可以看出掃墓的凄涼悲慘情景,也能夠看出唐代掃墓習俗中寒食與清明是一回事。的確,每當此時,一些漂泊異鄉的詩人墨客,思鄉之情油然而生。
《清明夜》
白居易
好風朧月清明夜,
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
遙聽弦管暗看花。
【點評】
《清明夜》是白居易的一首清明日外出踏青游玩的習俗。在古代,踏青又稱“尋春”、“春禊”,晉代已盛。清明時節也是人們春游的大好時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盡情地親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這是清明節俗的另一項重要活動。目前普遍認為,這一項清明節俗是繼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節傳統。上巳節的一項重要內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自由擇偶。但這首詩妙在未寫清明的清冷。有它的自成一格,雖有清明,卻意在紙外,寫出懷春少女的幽情,一句“又是清明過了”,不禁讓人要笑問:“可是愁嫁?”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29
《蝶戀花·元旦》
宋·黎廷瑞
密炬瑤霞光顫酒。翠柏紅椒,細剪青絲韭。
且勸金樽千萬壽。年時芳夢休回首。
小雨輕寒風滿袖,下卻簾兒,莫道梅花瘦。
萬點鵝黃春色透。玉簫吹上江南柳。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30
1.五絲(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2.放歌行(唐)邵謁
龜為秉靈亡,魚為弄珠死。
心中自有賊,莫怨任公子。
屈原若不賢,焉得沉湘水。
3.端午日伏蒙內侍賜晨服
(唐)楊巨源
彩縷纖仍麗,凌風卷復開。
方應五日至,應自九天來。
在笥清光發,當軒暑氣回。
遙知及時節,刀尺火云催。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31
上元旦早起贈同游者
張耒
夜來人散殘更月,曉陌空存舊車轍。
彩燈城市已春風,寒木人家猶臘雪。
強起相逢酒未醒,殘膏宿火尚熒熒。
歸來更拂障泥錦,重約黃昏信馬行。
寫春分的古詩2024_春分古詩詞詩句 篇32
立春日晨起對積雪
唐:張九齡
忽對林亭雪,瑤華處處開。
今年迎氣始,昨夜伴春回。
玉潤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