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范文大全 > 節日慶典 > 節日習俗 > 2020中元節的習俗是什么有哪些祭品

2020中元節的習俗是什么有哪些祭品

發布時間:2020-03-30

2020中元節的習俗是什么有哪些祭品

  在我國古代,7月15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那么中元節的習俗是什么呢?中元節禁忌有哪些呢?小編來幫大家解答!

中元節的習俗:各地習俗

  河北省:泊頭市、南皮縣七月十五攜帶水果、肉脯、酒、楮錢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掃。并持麻谷至田梗,稱為“薦新”。廣平縣中元節以時鮮食物祭拜祖先,并準備果蔬、蒸羊送給外孫,稱為“送羊”。清河縣七月十五上墳祭掃,以蒸面羊贈送女兒。[2]

  山西省:永和縣讀書人于此日祭魁星。長子縣的牧羊人家于中元節屠羊賽神,俗傳如此可使羊只增加生產。又贈肉給諸親戚,家貧無羊者則蒸面作羊形來代替。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谷之形,于田間祭祀,稱為“行田”。馬邑縣民中元節以麥面作兒童的形狀,名為“面人”,互贈親戚家的小孩。忻縣農民于中元節在田梗上掛五色紙。

  河南省:商丘縣中元祀地官時,懸掛紙旗于門口,傳說可以防蟲。孟津縣中元節放風箏。郲縣七月十五日在門前畫一灰圈,在圈內焚燒紙公以祭拜祖先。

  山東省:長島漁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貼一紙條“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裝上食物、衣帽、鞋襪等用具,然后點燃蠟燭,由已婚的男子將小船放入海中。沾化縣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鮮草葉搭棚子,稱為“麻屋”,請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陜西省:臨潼縣七月十五日燒紙祭麻姑。城固縣中元節農家會飲,稱為“掛鋤”。延緩農家,中元節早晨至田間,擇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名為“田旛”。

  江蘇省:吳縣居民中元節以錫箔折錠,沿路焚化,謂之“結鬼緣”。儀征縣各地尚流行一種紙鬼,內藏碗燈,有賭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興縣中元節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口,一艘載佛婆念佛,一艘燒錫箔紙錠,一艘放河燈。東縣鄉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種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燈時,在船尾點綴紅紅綠綠的紙燈,稱為“度孤”。

  四川省: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著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成都一帶人們用紙扎“花盤”,上放紙錢及供果,端在手上,在屋內邊走邊念:“至親好友,左鄰右舍,原先住戶,還舍不得回去的亡魂,一切孤魂野鬼,都請上花盤,送你們回去羅!”說完后端到屋外焚化。

  浙江省: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于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念經。天臺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卷。又有放路燈的習俗,以六個壯丁為一組:一人敲鑼、一人打梆、一人提燈籠、一人沿途撒鹽米、一人沿途擺設香燭(插在一片蕃薯或芋頭上),一人沿途擺設一塊豆腐及一飯團(置于一片大樹樹上),大約每隔百來步設一處祭品。

  江西省:吉安人中元節焚紙,錠然而禁止孕婦折紙錠。據說孕婦折的紙錠,焚化后鬼拿不動,送到陰間也無益處。放焰口時,法師向臺下擲包子、水果。傳說婦女搶取包子一個,次年就可得子。小孩搶得包子,一生可不受驚嚇。安遠縣祭祖,先于七月十二日起焚香泡茶,早晚上供。至十五夜燒楮衣冠,紙錢祭送。

  福建省:永福縣中元節,已嫁之女子須回家祭祖。福州方言稱中元為“燒紙衣節”。已嫁之女準備父母之衣冠袍笏置于箱中,以紗籠之,名為“紗箱”,送父母家。閩中中元有普度之俗,無論城鄉必定舉行,其經費則由人沿門募集。即使極貧窮之家,也會想盡辦法籌款來應付。有諺語道:“普度不出錢,瘟病在眼前。普度不出力,矮爺要來接”。舉行普度時,也有子弟樂團之演出。莆仙有“家祭”、“公媽熱”、“送紙”、“金粿”等習俗。

  廣東省:曲江縣猺族人七月十五日祭祖,又祭狗頭王,以小男童及女童穿花衣歌舞酬神。歸善縣民以七月十四日為中元節。據傳因當年元兵南下,為了避兵災,故提早一天過節。澄海縣中元節祭祖先及灶神。德慶州中元以冬葉裹粉作餅,名為“架橋”,用以祭祖。古代的潮陽縣施孤時,有錢人家還會買下犁耙、水車,甚至窮人家的女孩,分別寫在紙片上,施食時也把紙片撒下。買不起農具或娶不起老婆的,可以憑單領取。

  廣西:桂林地區的人多以月十四為鬼節,整個節日應該是以七月七開始到七月十四晚上,其過程就是迎接祖先和送祖先,追祭祖先的過程;有的地方從七月七開始迎接祖先,有的是七月十三迎接祖先,但是七月七也是都要“恭飯”(就是祭祀);七月十四晚送別祖先,晚飯前祭祀后到晚上十點左右進行送祖先儀式,同時將寫有祖先名諱(關于寫多少代祖先各個家庭不一)的“錢包”及 擔夫、引路大王的“錢包”紙錢等物于路口燒去灑米水飯等儀式送別祖先;其過程繁雜嚴肅是當地儀式最為復雜的節日,是當地人相當重視的節日,其重視程度是除春節(當地觀念中元宵節也屬于春節,包括小年)外,是和中秋、清明、端午一樣重要的節日。陽山人以七月十四日為目連節,多殺鴨祭祖,當日路無行人,名為“躲鬼”。在廣西,中元節也稱“鴨子節”,人們認為亡靈可以站在鴨子上,通過鴨子的運載在陽間和陰間自由穿梭。另外也有的“燒包”習俗,一般是先祭祖,然后是給孤魂野鬼燒衣物。祭祖的酒菜是必須要放在扁平笸箕內,意為野鬼不得搶奪。

  云南省:騰越人祭祖后焚包,又用黃瓜一只,刻成船形,叫“黃瓜船”,與包一起焚化。

  湖南省:邵陽人于農歷七月十二前后“接老客”,于農歷七月十五晚焚化紙包、燒香拜祖,曰“送老客”。紙包內包有寸厚紙錢,紙包正面書祖上名諱,包好后須在背面書‘封’字。十五當晚,焚燒封包越多,火勢越大,表示家族越發興旺。

  湖北省:麻城人每逢農歷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團聚過節,焚燒紙錢祭拜逝去先人。祭祀當天,先獻上葷食與白酒,并“饅頭”飯,竹筷平攤于飯菜之間,燈火齊明,還要訴接祭之言。各家男丁親自在紙錢上打印制作紙錢,燒紙畢,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節日可以選擇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間的任一天進行。

  中國香港

  香港大多舉辦潮洲的盂蘭勝會,亦有地方舉辦中元建醮,離島坪洲便是其中一個地方舉辦中元建醮。坪洲中元建醮于每年農歷七月十二至十五日舉行,一連四日,最熱鬧的一天為七月十五日,當日的儀式包括走午朝、走龍船、放水陸燈、擺天席、爭奪祭品及化大士公。

  日本

  日本“盂蘭盆”節 (鬼節)巡游

  日本“盂蘭盆”節 (鬼節)巡游

  盂蘭盆節在飛鳥時代由隋唐時期的中國傳入日本,俗稱“お盆”(おぼん、發音:O-bon,盂蘭盆會簡稱)。在城市七月十三日至十六日,在農村八月十三日至十六日進行。十三日前掃墓,十三日接先人鬼魂,十六日送。也有送中元禮物的習慣,民俗上也會眾人聚集,跳一種名曰“盆踴”的舞蹈,專注于手部動作,類似于今日的Para Para。

  日本人對盂蘭盆節很重視,現已成為僅次于元旦的重要節日,企業、公司一般都會放假一周左右,稱為“盆休”,很多出門在外工作的日本人都在選擇利用這個假期返鄉團聚祭祖,此時像大都市(如東京、大阪等)街道多顯冷清,有點類似中國的清明節。

  朝鮮

  朝鮮半島的中元節又稱“百中節”、“百種節”、“亡魂節”等,是朝鮮的一個傳統節日,來自中國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盂蘭盆節,然后發展出朝鮮族特色。相對于中國、日本的中元節較著重于祭祖及普渡,朝鮮的中元節則保留較多秋季農夫慶豐收的原意,祭祖、祀亡魂等儀式則其次。

  新加坡

  在新加坡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除了上述的祭祖普渡等傳統習俗之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福建人(閩南人)稱之為“七月歌臺”或簡稱“歌臺”。這些歌臺一般上是在空地上搭建臨時舞臺,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并在臺下觀眾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歌臺表演通常安排于夜晚時分,臺上表演包括詼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歷七月都有表演。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中元節

  馬來西亞中元節

  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地區中,中元節也稱盂蘭勝會或慶贊中元除了祭祖普渡表演各籍貫的傳統習俗戲劇外,還有一項特別的表演活動以娛樂鬼魂,當地人建立了星加坡華人相似的歌臺文化,一般跟新加坡大同小異就是在廟或盂蘭勝會前空地上搭建臨時舞臺,加上音響設備以及燈光等裝飾,并在臺下觀眾席擺放一排排的椅子,而第一排的椅子通常是空置預留給“好兄弟”(鬼魂)的,有時還會放上啤酒等飲料,花生、毛豆等零食。歌臺表演通常安排于夜間八點至午夜十二點,臺上表演五花八門包括詼諧短劇、魔術、勁歌熱舞等,而且整個農歷七月都有表演。

  作為傳統節日的慶祝活動,歌臺表演常因過于喧嘩遭到部分周圍居民的投訴而遭到警方警告。此外,歌臺上常出現的一些橋段如愛說黃色笑話的主持人、穿著暴露的女表演者,等都讓星馬兩地許多人對七月歌臺產生誤解。但這幾年馬來西亞慶贊中元理事會已經禁止表演歌手穿著暴露的服裝以及控制歌臺音量以免產生誤會與摩擦。

  此外在檳城大山腳伯公埕有尊北馬最大紙扎大士爺 ,大士爺高達26尺8吋,慶贊中元已成為北馬區年度盛事,每年中元節期間,就有很多游客涌入大山腳,主要是膜拜北馬最大尊的大士爺。這座體積龐大的大士爺是豎立在大山腳市區的埠眾盂蘭勝會大士爺殿內。這尊氣勢非凡的大士爺金身,也吸引了不少外國游客前來參觀。

中元節禁忌:民間禁忌

  在我國古代,7月15是中元節,俗稱鬼節。相傳在這一天鬼門關大開,死去的人會來到人間游蕩,因此活著的人在這一天要準備一些祭品拜祭冤魂。而自宋代延續至今,不同地方的中元節已然不再是統一的在7月15這一天,而是在7月11到7月15。而不同的地方卻有著相同的鬼節禁忌。

  1.床頭掛風鈴

  風鈴的聲音很特別,很多人都喜歡,而貴兄弟同樣喜歡這樣的聲音。傳說如果在床頭掛風鈴的話,很容易招來好兄弟,而順道的,他看到熟睡的你會做出些什么來都是情不自禁。

  2.夜游

  八字輕的人在鬼節這一天千萬不要夜游,因為這一天鬼門關大開,幽魂孤鬼都出來游蕩,如果讓他看到了陰氣沉重的你,說不定會把你誤認為是同伴,將你邀請回家做客。

  3.非特定場合燒冥紙

  冥紙是燒給好兄弟的,金紙是燒給神的,在鬼節這一天大多數人們都會提前為路過的好兄弟燒些紙錢,然后等到隔天再來收拾殘局。因此,燒冥紙的結果只會招來更多的好兄弟,通常都會同意時間同一地點,千萬不可以在非特定場合時間燒冥紙。

  4.偷吃祭品

  在鬼節這一天人們會為鬼兄弟準備一些祭品,因此這些是屬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5.晚上曬衣服

  在鬼節當天晚上最好不要在外面晾衣服,因為當好兄弟覺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會借去穿,順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6.喊名字

  如果不得已在鬼節當天晚上還在外面的朋友要小心了,夜游的時候千萬不要叫出名字,盡量都以代號相稱,以免被好兄弟記住你的名字

  7.游泳

  鬼節這一天忌下水,此時好兄弟會和你玩鬼抬腳的游戲,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8.亂看

  俗話說人不犯鬼鬼不犯人,他們難得出來一趟自然是興奮異常的。好兄弟喜歡躲起來嚇人,萬一亂看被嚇到了,就是他們入侵你最好的時候。

  9.榕樹放在家門口

  在八卦靈異學中,榕樹是聚陰的植物,同時也是好兄弟的最愛,除非你希望好兄弟來家里坐坐,最好不要再家門口擺放榕樹。

  10.熬夜

  人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尤其是在中元節這一天。

  11.靠墻

  好兄弟平時喜歡依附在冰涼的墻上休息,此舉很容易引起鬼上身

  12.撿路邊的錢

  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13.輕易的回頭

  當這一天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好兄弟。

  14.不能隨地勾肩搭背

  人的身上有3把火,頭頂一把,左右肩膀各一把,只要滅了其中1把,就容易被好兄弟上身。

  15.拖鞋頭朝床的方向

  好兄弟會看鞋頭的方向來判斷生人在哪里,如果鞋頭朝床頭擺,那麼好兄弟就會上床和你一起睡。

  16.筷子插在飯中央

  這是祭拜的模式,就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此舉只會招來好兄弟來與你分享食物,在這一天尤其忌諱。

  17.一個人

  一個人容易引起好兄弟的覬覦,因為他會覺得你跟他一樣都是獨自一個,如果可以做伴的話會更好。

  18.晚上拍照

  此舉動容易將靈界的朋友一起拍進來,然后帶回家,鬼節這一天在家對著鏡子自拍更是危險,因為鬼兄弟很有可能會從鏡子里面出來。

  19.玩碟仙

  平常時刻玩碟仙就很容易發生事情,更何況在這鬼節時分。

  20.拖鞋整齊的放床邊

  在外旅行時,拖鞋整齊的放在床邊,會招來靈界朋友的好奇,造成鬼壓床,而在鬼節這一天更是如此。

  21.吹口哨

  口哨與鈴鐺的聲音對于鬼兄弟來說是同樣的聲音,聽到這樣的聲音他們通常都會認為是他的伙伴在召喚自己。而如果最后他看到的人是完全陌生的你,則很容易動怒,而后……

  22.忌披頭散發睡覺

  鬼月時,到處都是在外游蕩的孤魂野鬼,如果披頭散發,小心被它們誤認為同類,硬要叫你起來聊天。

  23.生理期的禁忌

  民間認為婦女同胞在生理期間身體不潔,諸如動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場觀看,以免觸犯神靈,導致不幸,或使得工事無法順利進行。

  姑且不論這種說法有無根據,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間真的會因為身體狀況導致自身磁場不穩定,容易受到其他強大磁場的影響,所以還是要多謹慎。

  24.忌說鬼字

  中元普渡這一天,鬼魂幾乎傾巢而出,無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會的現場,肯定是「鬼」滿為患。

  所以在中元普渡時,最好謹言慎行,除了忌說「鬼」字之外,也別口不擇言胡亂說話,小心鬼魂就在你身邊!

  25.亂踩冥紙

  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在焚燒時,鬼魂們會聚集在旁邊搶拾,如果你在焚燒冥紙的時候亂踩亂跳,難保不會阻礙到它們的行動,鬼魂們生氣之余,自然會對你不利。

中元節的祭品習俗

  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國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稱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賜福日,中元為地官赦罪日,下元為水官解厄日。所以會在中元時普渡孤魂野鬼。

  中元節——農歷7月15日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在南方,亦稱“鬼節”。節日這天,人們帶上祭品,到墳上去祭奠祖先,與清明節上墳相似。在封建時代,地方官府還命令寺廟的和尚道士設孤魂道場,以祭奠陣亡的軍士,中元節時,人們要焚燒大量的紙錢。

  佛教

  徒慶祝中元節的儀式稱為“盂蘭盆會”,慶祝中元節不僅是為了拜祭死去的親人,對佛教徒來說,這也是紀念目蓮的日子,藉以表揚他的孝道。

  目蓮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根據《大藏經》的記載,目蓮在陰間地府經歷千辛萬苦后,見到他死去的母親劉氏四娘受一群餓鬼折磨,目蓮用缽盆裝菜飯給她吃,菜飯卻被餓鬼奪走。目蓮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蓮的孝心感動,授予盂蘭盆經。目蓮按照指示,于七月十五日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挨餓的母親終于得到食物。為了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蘭盆會”。

  民間活動

  農歷七月常見的臺北中元普渡在諸多華人社會如中國大陸、香港、澳門與中國臺灣、新加坡等,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舊歷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游玩的眾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鐘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鐘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閩南人、中國臺灣人習俗在每一項供品插上一炷香與三角彩色紙旗,旗上以毛筆書寫「慶贊中元」、「廣施盂蘭」、「敬奉陰光」、「陰光普照」等字樣,并寫上自己的姓名,且祭拜亡靈之前,會先祭拜一位名為面燃大士的神只,俗稱「大士爺」(信徒多尊稱其為「普渡公」)。

  相傳舊歷七月,所有在陽世的亡靈,都歸「大士爺」管理。這位神只的來由有二說:一是他是觀音大士的化身,故稱「大士爺」。二是他原為諸鬼的首領,因受觀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門下,從此被稱作「大士爺」,成為護持中元普渡事項的神明。

  有的祭祀者為求隆重,會立大士爺的牌位或以紙扎出大士爺塑像,在祭祀期間,會將大士爺牌位或塑像放置供桌之前,以求祭祀順利。大士爺樣貌一般是:頂生二角、青面獠牙,高大威武,頭上還有一尊觀世音菩薩佛像,象征其代表慈悲的觀音大士。

  閩南人地區在中元節有一儀式稱為「搶孤」,將供品或旗子放置高柱上,將柱子涂滿油脂,令眾人同爬其柱,先得旗、物者勝。不但能取得獎品,且代表自己會得到神鬼的庇佑。不過這是一項危險性很高的活動,時有傷亡,在清朝,中國臺灣巡撫劉銘傳曾令禁止。今日在中國臺灣的頭城與恒春、香港福佬社群舉辦的盂蘭勝會依然有此儀式。

  民間傳統節日中元節流行網祭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俗稱鬼節,或者是老人們口中的“七月半”。中元節是中華民間特色的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祭祀逝去的親人,以體現中華民族的孝道精神,掃墓,祭拜祖先,燒冥錢元寶、紙衣蠟燭,鳴放鞭炮,還有放荷花燈,在之后全家吃個團圓飯,這些都是中元節必備的節目。現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大一部分人因為工作、學習等原因離祖先的墓地遠,不能趕回去祭拜。因此無法為故鄉的親人獻上自己的哀思而深表遺憾。

  隨著國家倡導綠色祭祀、環保祭祀、文明祭祀文明,于是網絡祭祀也就應需而生。所謂網絡祭祀也就是在網上創建網墓紀念館。只要鼠標輕輕一點,就能為先人設立墓碑紀念,為故人燒香、點燭、獻花、行禮等。除此之外還可以創建紀念館和屬于自己姓氏的宗祠堂。 這種祭祀方式既能避免出行的高峰,又可實現國家倡導的“綠色環保低碳生活”,最主要是可以為逝去的先人獻上自己的祭念以盡孝道。因此網絡祭祀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和歡迎。

  但持不同意見的人認為網絡祭祀雖然是新文明現象,但失去了傳統的祭祀方法有些接受不了。支持者認為網絡祭祀是傳統祭祀的方式的改進與分支,祭祀也是不斷發展和演變的,這是好的現象。

2020中元節的習俗是什么有哪些祭品 相關內容:
  • 山西過清明節的習俗是什么

    清明節不僅是傳統節日也是節氣,在這天山西的過節方式有什么特別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山西清明節習俗,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山西習俗山西舊有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土番)頭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的民謠,生動...

  • 重陽節飲食習俗是什么 各地傳統食物介紹

    重陽節是一個傳統節日,所以也會有傳統的飲食習俗,那么重陽節各地的飲食習俗有哪些呢?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重陽節各地的飲食習俗【河北省】:香河縣九月九日,有姻親關系的家庭會互相送禮,稱為追節。...

  • 感恩節節日習俗是什么

    感恩節節日習俗篇一感恩節慶祝活動初時感恩節沒有固定日期,由各州臨時決定,直到美國獨立后,感恩節才成為全國性的節日。每逢感恩節這一天,美國舉國上下熱鬧非常,基督徒按照習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禱,城市鄉鎮到處都有化裝*、戲劇表演或...

  • 廣東清明節的習俗是什么

    廣東地區清明習俗多樣,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風俗,那么廣東清明節有什么習俗呢?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閱讀。廣東清明節的習俗1、廣州:行清、吃蕎菜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

  • 潮汕元宵節習俗是什么

    元宵節雖然不放假,但元宵節也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潮汕的元宵節的習俗有哪些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有關元宵節的習俗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潮汕元宵節習俗蕩秋千潮人蕩秋千歷史悠久。...

  • 西寧人的清明節習俗是什么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八節之一,那么在西寧地區會有什么習俗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西寧人的清明節習俗,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西寧習俗西寧人過清明節,有些獨特的風俗。西寧人的清明節從春分過后就開始了,俗稱田社。...

  • 香港中元節的習俗是什么

    香港的中元節也就盂蘭節是比較著名的節日,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香港中元節的習俗,希望對你有所幫助!香港中元節的習俗香港是個華洋共處的多元文化社會,談起跟鬼相關的節慶,就有西方的萬圣節及中國的盂蘭節(又稱中元節)。...

  • 春節是哪一天?關于春節的來歷及習俗是什么?

    春節是哪一天20xx年春節時間:20xx年02月05日 星期二 (己亥年(鼠年)。春節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春節放假安排春節放假安排春節假期放假時間是從除夕到初六。即:2月4日至2月10日,共7天。...

  • 不同國家的中秋節的習俗是什么

    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來臨之際,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也在共享同一輪明月,共慶同一個節日。你知道不同國家的中秋節的習俗嗎?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就告訴你不同國家的中秋節的習俗,一起看看吧!不同國家的中秋節的習俗日本:日本版萬圣節月見小...

  • 山西大同的春節習俗是什么

    春節是中國及一些亞洲民族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因此春節的習俗也多種多樣。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山西大同春節習俗,歡迎大家閱讀。...

  • 北京春節的習俗是什么

    北京春節的習俗極其豐富,獨具特色,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北京春節的習俗,歡迎大家閱讀。北京春節的習俗北京春節的習俗1、臘月二十三:祭灶灶神,俗稱灶王爺。祭灶是舊歷到來的信號,老北京人稱過小年。...

  • 云南景頗族的春節習俗是什么

    景頗族人以驍勇膘悍、頑強剛毅著稱。他們十分重視本民族的團結。他們的春節習俗也與之有關,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云南景頗族春節習俗有什么,歡迎大家閱讀。云南景頗族的介紹主要聚居在德宏州。...

  • 東北人過春節的習俗是什么

    都說東北人春節過年是最講究的,要多熱鬧有多熱鬧,要多喜慶就有多喜慶。你知道東北人過春節的習俗嗎?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就告訴你東北人過春節的習俗,一起看看吧!東北人過春節的習俗年三十點長壽燈東北人在大年三十都要點長壽燈,徹夜通...

  • 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是什么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你知道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嗎?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第一范文網小編就給大家介紹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福建人過春節的習俗1、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

  • 元宵節的古老習俗是什么

    元宵節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每逢元宵節總會有不少的傳統習俗,這些傳統習俗成了維系人們情感的橋梁,那么元宵節的習俗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元宵節的一些習俗,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 節日習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国三级爽野战 | 欧美性色欧美a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十一区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 | 美女18禁大胸裸身网站 | 午夜免费大片 | 欧美又大又粗午夜剧场免费 |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 日本美女久久久 | aaaa视频| 青青偷拍视频 | 亚洲a区在线观看 | 中文屏幕乱码av | 欧美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蜜桃久久av| WWW国产内插视频 | 老头巨大挺进莹莹的体内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 一区美女 | 黄色毛片免费看 |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高潮 |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国产2021 | 欧美视频在线看 |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大地资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 午夜天堂av久久久噜噜噜 | 全部露出来毛走秀福利视频 | 国产做爰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欧洲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怡春院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 农村人伦一区二区三区的重点内容 |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 | 国产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av无码区 | 欧美精品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 | 亚欧美无遮挡HD高清在线视频 | 玩麻豆国产?片对白日逼视频 | 无码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 午夜精品久久久内射近拍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