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驚蟄時節鍛煉的注意事項
鍛煉有助于我們提高自身身體素質,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很大好處的,但是鍛煉要因時制宜,驚蟄時節鍛煉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第一范文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有用。
驚蟄時節鍛煉注意事項
鍛煉也要注意保暖
驚蟄時節早晚氣溫溫差大,乍暖還寒時候很容易導致生病,所以鍛煉也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關節的保暖很重要,這樣才能使自己不受風寒。
太陽出來后再外出鍛煉
驚蟄時節早晨霧氣都比較大,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由于早上的氣溫還是普遍偏低的,所以要早練的人最好等太陽出來后霧氣消散,溫度上升后再外出鍛煉。
運動強度要適量
由于冬季剛過,由于長時間不鍛煉,開始鍛煉的時候要適度,不要一下子要求自己的運動量達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慢慢加強運動量就好。
驚蟄養生知識
驚蟄節氣前后,冷暖空氣交替開始頻繁,冷空氣尚顯余威,有時還會長驅直入;暖空氣與時俱進,勢力漸強。南方陰雨開始增多,北方干燥多風。有諺語說:“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等,可見初春乍暖還寒,氣溫忽高忽低,是驚蟄期間的天氣特點。
驚蟄節氣雖已回暖,但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驚蟄后的天氣明顯變暖,不但各種動物開始活動,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各種傳染病也開始流行。所以人們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留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驚蟄后,人們常感到困乏無力、昏沉欲睡,早晨醒來也較遲,民間稱之為“春困”。這是因為春回大地,天氣漸暖,人體皮膚的血管和毛孔也逐漸舒張,需要的血液供應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但由于人體內血液的總量是相對穩定的,供應外周的血量增多,供給大腦的血液就會相對減少,所以容易出現“春困”。《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便志生。
”意思是說,春天萬物復蘇,應該早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
傳統醫學認為,春屬木,入味為酸,對應五臟為肝,順應自然界生長生發之規律,春季容易肝風、肝火妄動,易引起心腦血管病及高血壓病。
因此,驚蟄季節要少吃酸,還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利水祛濕、健脾補益作用的湯水或食療粥來增強體質,如大棗粥、山藥粥、莧菜頭云苓鯽魚湯等。
驚蟄養生粥
1、豬肝瘦肉枸杞葉粥
做法:大米150克,豬肝100克,瘦肉200克,枸杞葉150克,姜絲3g。枸杞葉擇洗干凈,豬肝、瘦肉切片,瘦肉用少許生粉腌制5分鐘;大米淘洗干凈,鍋中加入1500ml清水,用大火燒開后,加幾滴色拉油,倒入大米,沸騰后改用小火熬制20分鐘。改大火放入姜絲、豬肝、瘦肉,再倒入枸杞葉,煮滾兩分鐘,加入鹽和雞精調味即可。
功效:枸杞補養肝腎、益精明目。豬肝有護肝、養血、明目的作用。瘦豬肉有滋陰養血、潤燥生津的作用。本粥養肝陰,清肝熱。用于肝陰不足,癥見視物不清,或風熱目赤、眼澀流淚,亦可用于夜盲癥、眼結膜炎、視力減退等屬肝陰不足、肝經有熱者。
2、淡菜粳米粥
做法:淡菜50克,粳米150克。將淡菜洗凈,粳米除去雜質,洗凈。將淡菜、粳米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開,然后改用文火熬煮30~40分鐘,待粥熟后即成。
功效:淡菜是補肝腎、益精血、消癭瘤的重要食物。淡菜與粳米做粥以粳米補中益氣、健脾益胃之功,加以淡菜補肝益腎之力,故可補五臟,適宜春季養生食用。
3、生姜粥
做法:鮮生姜6克,紅棗2枚,粳米(或糯米)100克。將生姜洗凈,切片,紅棗洗凈,粳米(或糯米)淘洗干凈,一同放入鍋內,加水,置于大火上燒沸,再改用小火煮熟即成。
功效:這道粥暖脾胃,散風寒。但生姜不能用食過多,以免口干、喉痛、便秘等癥出現。另外外感風熱、暑熱實邪、陰虛內熱者忌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