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禮儀知識
家庭生活
韓國的傳統家庭通常是一家3~4代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大家族,因為喜歡家族人丁旺盛是當時韓國的風俗習慣。 但伴隨著20世紀6、70年代產業化、城市化
如今的韓國年輕人幾乎都從大家族的制度下解放出來,單獨建立自己的小家庭。現在韓國的家庭形態主要是以夫婦為中心的小家庭。 的飛速發展及人口控制政策的確立,大家族式的傳統文化逐漸消失。到1980年,平均每戶人家的子女數減少為1人或2人。
但重男輕女的思想至今仍有跡可尋,如長男為重、兒子為重。為了破除這種思想,政府立法規定男女在遺產繼承上享有平等的權利。
祭祖(拜祭先祖)
在韓國人的傳統信仰里,人死后是有靈魂存在的。因此,除先祖的忌辰外,每逢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慶日,子孫后代都會通過祭拜來召喚先祖的靈魂。韓國人相信憑借這種特殊的儀式能和逝去的親人再次相聚,并借此祈愿得到先祖在天之靈的庇佑。
暖炕(ondol)
韓國住宅設計最具代表性的特征是[Ondol]式的暖炕。原本是利用廚房或屋外設置的灶坑燒柴產生的熱氣通過房屋面下的管道而烘暖整個房間。
[Ondol]式的暖,冬暖夏涼,有益于健康。因此現代化城市的高級公寓區或建筑中,依然使用現代化暖氣設備傳熱的[Ondol]式的暖
韓國飲食文化
韓國歷史上曾是農業國,自古就以大米為主食。現在的韓國料理包括各種蔬菜和肉類、海鮮類等,而泡菜(發酵辣白菜)、海鮮醬(腌魚類)、大醬(發酵豆制品)等發酵食品則成為韓國最具代表性同時也具有豐富營養價值的食品。
韓國餐桌文化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料理一次上齊。根據傳統,小菜的數量依不同檔次從較低的3碟到為皇帝準備的12碟不等。而餐桌的擺放、布置也隨料理的種類有很大的不同。因韓國人對形式的重視,餐桌擺設禮儀也得到了極大的發展。此外,同鄰近的中國、日本相比,湯匙在韓國的使用頻率更高,尤其當餐桌上出現湯的時候。韓國冬天腌制泡菜的風俗,歷經多年一直保存至今。因冬季3~4個月間,大部分蔬菜難以耕種,泡菜腌制一般都在初冬進行。
韓國傳統服裝
韓服是從古代演變到現代的韓民族的傳統服裝。韓服的線條兼具曲線與直線之美,尤其是女式韓服的短上衣和長裙上薄下厚,端莊閑雅。如今,大部分國民是以習慣穿著洋裝西服,但是在春節秋夕(中秋節)等節慶日,或行婚禮時,仍有許多人喜愛穿傳統的民族服裝。女性的韓服是短上衣(jeogori)搭配優雅的長裙(chima);男性則是短褂搭配長褲,而以細帶(daenim)縛住寬大的褲腳。上衣,長裙的顏色五彩繽紛,有的甚至加刺明艷華麗的錦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