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課程開發文獻綜述范文
一、關于高職課程開發模式的綜述
當前國內外對高職課程開發模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課程開發模式,通過對這些開發模式的分析我們發現:
第一,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在課程開發模式上學科論取向依然濃厚,對職業論的取向仍然停留在表面,甚至是流于形式;第二,國內課程開發模式大都是對世界主要課程開發模式的簡單的演繹與“拿來”,也就是說當前我國的課程開發模式缺失本土特色,沒有一個清晰的指導課程開發的理念;第三,已有的課程開發模式理論和實踐是“兩層皮”,缺乏行之有效的聯系,理論與理論之間的假設經不起推敲,缺乏邏輯性,對新的理念的執行力不夠;第四,在這些課程開發模式中,具有專業和職業特色的課程稀少,仍不足以影響和改變高職課程的現狀。因此,如何構建適合當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需求的課程模式成為當務之急。
二、關于課程實施的綜述
關于課程的實施,一般而言,國內外存在三種取向,即課程實施的忠實取向、課程實施的相互適應取向和課程實施的創生取向。忠實取向者認為課程實施的過程就是忠實的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而相互適應取向則認為課程實施的過程是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情景中不斷調整,互相適應的過程,創生取向者則認為課程只是實施時的一個參考,不應該課程本身所束縛,而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和具體的情景進行創設,傾向于對師生所聯合創造的教育經驗及整個過程的學習,也就是說課程的真正開發者應該是教師和學生,而不是學科專家。
針對當前職業教育課程開發的9種模式,也出現了與之相對應的課程實施模式。但由于自身條件等原因,這些模式往往停留在理論探索,對于其具體運用的研究的文獻則很少。袁玲等通過探究發現實施工作導向課程體系對現有的職教師資是一種挑戰。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是按“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完整的工作過程進行的,在教學中根據工作任務的完成順序,將理論知識與技能、分析與決策、實施與評估、工作與環境融為一體,要實施這樣的教學必須是一個教師團隊共同完成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求學校教師必須有企業工作經歷和有教學經歷的企業技術人員共同參與。陳金偉通過在教學實踐中的體會,認為技工類職業院校應積極推行“mes”教學模式。葉四山等則以教育實踐為依據,指出應該整合不同教育方法,這樣更有利于cbe模式教學實效的取得。同時還分析了中國教育體制的弊端對cbe(等)教育實效的取得深層次的影響,并提出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雙元制”模式對中國的影響最大,對中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鑒。謝輝通過教學實踐認為課程改革中要借鑒tafe課程在培養方式、教學方式、課程安排等諸多方面的靈活性,為學生提供社會變革和職業轉變過程中所需的各種知識和技能。
蔣乃平、姜大源、石偉平、徐國慶等也對各自所研究課程開發模式下的課程實施情況進行了探索,并總結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和策略。
從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對課程實施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理論的推演,缺乏必要的實踐作支撐,缺少具體的實施路徑,所提取的課程實施僅僅局限于一種呼吁,一種理論化的訴求,而沒有具體到如何教,如何做。
三、關于教師勝任能力的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