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長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通用8篇)
最新家長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篇1
親愛的男子漢:
本來我準備稱你“孩子”的,想了半天覺得稱男子漢更妥帖,也許你聽說過青春期這個詞,在這里我要熱烈祝賀你,祝賀年輕的生命即將翻開最美的一頁,你將從這里開始成長,就像你期待的那樣。一個女孩對我說,成長的感覺就像一種很甜的味道,很幸福。那么,一個男孩的青春是怎樣的呢?它也許是另一種味道。
我們那個年代,父母管教很嚴,孩子們的叛逆只藏在心里,不敢寫在臉上的,因為孩子多,父母們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關注每個孩子的內心感受,孩子們如果沒注意反叛一下,必定是一棒子被打趴下的。就我個人來說就沒有青春期反叛記憶的,這該是個多么遺憾的事情。
什么是青春呢?如果你開始對最崇拜的父親的言論表示懷疑;如果你不再追逐偶像的行蹤開始關注自己是誰;如果你不想被父母再稱為孩子,你希望得到應有的尊重,決定自己管理自己;如果你覺得體內涌動著力量想去改變世界造福世界的時候,這就是青春的感覺。這個時期有成長的喜悅,也有青青的酸澀,它很矛盾是嗎?這就是青春的味道。
這個時期你作為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開始尋求自我實現,父母開始有些不適應了,十幾年來早已習慣這個小生命在自己的眼前轉來轉去,對這莫名的反抗掙脫、振翅單飛感到手足無措,心中定有些擔心和不舍的,生怕一松手你就會跌跤似的,雖然父母心里明白哪個孩子的成長不是從錯誤中開始呢!這個時候會出現一些問題,會有激烈的沖突。如果你有興趣,可以把這個時期豐富細膩的內心感受做個簡單的記錄,如果沒時間,就請父母幫忙記記,那是青春期的紀念,是我們走向成人的第一步。
與青春期的孩子交流成了父母的必修課,在這個實踐課中,做父母的都是新手,我們需要互相適應,給父母一些時間好嗎?你如果有什么想法就告訴父母,特別是內心的苦惱,學習上和生活上的都行。有的時候父母也許會表現出急躁,但只要你提出來,父母一定會改的,只是你得答應幫助父母好嗎?不知你聽過這句話沒有,父母是和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不是圣人,他們也有很多不懂的,也會犯許多錯誤,如果在父母因為愛你犯些小錯誤的時候,你能原諒他們嗎?每當這個時候,你是不理他們?還是耐心地指出他們的問題一起解決呢,我想答案一定是后者。
如果在學習上有什么疑惑,在學習方法上有什么不適應,是否可以找個你愿意交流的人聊聊,別人的經驗拿來用比自己去一步步探索簡單的多。如果你愿意自己去摸索也很好,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著急,要時刻提醒自己不斷地努力。聽過那句話吧,努力不一定會成功,可是不努力卻永遠也不會成功。其實每個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活得快樂,活得自由,成功不成功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在這條成為男子漢的路上,一步一個腳印明明白白地走下去,用自己的大腦思考,用自己的雙手去擁抱自己的未來。
寫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最新家長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篇2
親愛的一能:
你好!很久沒有給你寫信了。上一次,應該還是去年暑假你去夏校時,給你寫的所謂的“錦囊”吧!
現在的交流方式真是快捷又多樣,但我還是偶爾會懷念起以前用書信交流的年代,不論是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還是同學、朋友、戀人之間的,甚至是未曾謀面的“筆友”之間的信,去選合適的信紙,字斟句酌,裝進一枚信封,認真地貼上郵票,浪漫而又有儀式感。你上一次寫信是在什么時候?我猜應該是剛入初中,寫給一年后自己的那次吧!當一年后的你讀到那封信時的感覺,一定也是難忘而奇妙的吧!
你最近正在讀的《傅雷家書》,我也很愛讀。也會被傅雷先生寫給傅聰的一封封家書中的真誠和情懷以及朱梅馥女士在家書中細致入微的母愛而深深打動。聯想起當年來北京求學,距今快有26年了吧!當時打電話雖然已不是太奢侈的事,但每周末去郵局要排長長的隊,如果恰好碰上前面有“煲電話粥”的,等上一個上午也是常有的事,況且當時的長途電話費對于學生來說,也不便宜呢!于是,我和父母之間最常用的溝通方式也是通信。正像傅雷夫婦一樣,我的父母,也會分別給我寫信,有時會放在同一個信封中寄過來,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前后隔上幾天再分別寄過來,我想我當時一定是流露出喜歡收信的心情了。姥姥的字灑脫剛勁,信的內容卻跟全天下的母親一樣,會問我吃的可好,穿的可暖,還會在端午節前隨信寄來編好的五彩線,囑咐我要在那天戴在手腕上;姥爺的字行云流水,信的內容總是跟學習相關,會問到學習上有何困難,教導我如何與同學相處也會提起自己的工作。跟大多數在外的孩子一樣,我在信中通常也是報喜不報憂,說一些“都挺好”的套話,而且通常給父母統一回信“親愛的爸爸媽媽:……”然后會描述一下當時北京的天氣,當時的學習狀況和學校里的一些趣事。看到傅雷在家書中那么急切地想要了解更多的孩子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的細節,我不禁對當時自己的“懶惰”而感到慚愧。再聯想到你每次出門在外時,每每接到一通電話,都恨不得要提前列一份清單問你這問你那的情形,只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一點,恐怕要等你為人父時才能體會到了。
上周,你寫的《傅雷家書》的讀后隨筆,當時我沒有讀,小美老師批閱后推薦打電子版時,我才細細地讀了。不得不說:一能,你最近的文筆越來越好,思想也較以前有了明顯的深度,爸爸讀了,也是贊不絕口呢!我們喜歡讀你的小文,甚至感慨著:我們在像你這般年紀時,無論是文章的立意,還是措辭,或是開頭結尾都不及你的精彩。
但是最觸動我的還是你對父愛母愛的看法。你說并不同意“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的說法,反而你覺得母愛如山,是因為你認為母愛一直都在,不會因為什么而改變;而父愛如水,有時微泛漣漪,有時驚濤駭浪。我所理解的,是現在的你,正處于青春期,跟小時候要仰望偉岸的父親不同,現在你個子長高,力氣變大,對父親的崇拜已慢慢轉化成偶爾也會質疑。而母愛,確實一直都在,在細微的生活中,在每一餐飯中,在每天接送你上下學的路上,甚至在每一句嘮叨中。說到這里,我想跟你聊聊“責任”這個有點大的話題。
在你即將上小學時,媽媽帶你提前半年回到北京,當時爸爸需要繼續留在三亞工作。讓你在北京上學,這是爸爸媽媽早已達成共識的規劃。那段日子,我們“相依為命”共同經過了那么多快樂的時光,那時,雖然媽媽也在工作,但是合作伙伴也都遷就著暫時獨自照顧你的我,遠在三亞的爸爸也只能透過媽媽每天曬的飯菜和分享的你的有趣日常來隔屏親近你!再后來,爸爸回到我們身邊,你們有共同的話題:足球。也或許是受爸爸的'影響,足球成為你一生的熱愛。爸爸也在盡力彌補著那些他沒有近距離伴隨你成長的遺憾:他去給你們的足球比賽擔任攝影師兼場外指導,他去看你參演的戲劇,參加學校的親子運動會……再后來,由于媽媽的工作受國際大環境影響,變得有些雞肋,恰逢讓人焦頭爛額的小升初,于是媽媽做出了暫時放棄工作的決定。畢竟媽媽自詡還是很擅長也愿意專職照顧你。于是“全職”媽媽的我,也已“全職”陪你走過了近兩年的時間。雖然,我不想承認我生活的重心是你,可事實上,又怎么不是呢?早上五點起床,給你準備愛心早餐,六點叫你起床,在你吃早餐時,幫你洗眼鏡,放好牙套,擦鞋子,六點半開車送你到學校。回家的路上有時回去買菜,到家后收拾屋子、洗衣服。閑下來也會在相關公眾號上瀏覽跟你學習有關的內容,或是緊盯班群,隨著學跡365的軌跡變化或焦慮或欣喜,傍晚,琢磨好晚上的菜單,盡量提前把食材處理好,計劃著你放學的時間,穿過擁擠的車流去接你,有時遇上你臨時有安排,或是一時腳癢要去踢會兒球,等到華燈初上的情況也是有的。然后,我們要穿過更擁擠的車流,平均用時一小時以上,才能到家,在車上,大多數時候,你會疲憊地睡著,或者抓緊時間刷你的“懂球帝”,到家后,又是一陣緊張的鍋碗瓢盆交響曲,飯后,你伏案與作業“戰斗”,我會翻看一下你的書本、試卷,問你有沒有需要幫助的地方,有時也會在旁邊讀書,你洗漱時,我會找出你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鞋子,大概計劃一下第二天的早餐內容,等你睡下,我的一天也就落幕了。這就是媽媽的日常;平凡瑣碎又沒有新意,就連偶爾出去約個會,也是跟你的學伴媽媽,一起交流彼此孩子的學習狀況,制定更優化的規劃,吐槽一下各自的娃,擁抱安慰后再雄心滿滿地繼續前行。但是,我一點兒也不覺得煩。因為,我知道,這是現階段的我的責任所在。爸爸攬下了咱們全家經濟來源的重任,他也許沒辦法每天和我們一起共進晚餐,也許因為工作的壓力而變得大腹便便,甚至有點兒“油膩”,他也許無法順利切入到我們的日程中來,為此,他有時也會有孤獨的感覺,但他知道這是現階段的他的責任所在。再說到你,越來越長大的你,是不是也感到學習的壓力越來越大,自己可以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少,甚至理發、看電影也要擠時間才能成行?在學校里,你是否也為如何平衡課內效率與活動之間的關系而煩惱?是不是也會由于知識點難度的增加而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也會由于哪次限時沒有考好而立下雄心壯志,但沒過兩天,又會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孩子,你所經歷的一切,在我們年少時,也曾如此相似地發生過。這正是成長的過程,而勇敢地面對和智慧地解決這些問題,正是你的責任所在。
只要你愿意,你的父母,你的師長,愿意時時聆聽,給予你最無私的幫助。借這次特別有意義的作業,再次寫信給你。而你,喜歡這樣的交流方式嗎?
只要你愿意,我可以一直寫下去。
祝好!愿你不負春光!
寫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最新家長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篇3
親愛的女兒:
花開花又落,轉眼就初三了,還有四個月的時間,你將迎來自己的中考了。
雖是中考,但也是人的一生中留下重要印記的時刻!它既是對你三年來所學知識的綜合測試,也是你三年播種、辛勤耕作收獲成果的時候。真的希望你能有一個好的收成!作為爸爸媽媽,時時刻刻都在心里為你祈禱、祝福!
有位偉人曾說過,文武之道,一張一馳。其實,學習也是同樣的道理,該學習的時候一定要認真和用心地學,該休息該玩耍的時候也要去玩。因為只有健康的體魄,才能更好地學習,我們做父母的可不希望你成為“書呆子”喲。我們知道你不愛運動,但這不利于形體的發展,所以希望你找時間去運動,只要你能控制好尺度!另外,做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方法和竅門,希望你能正確掌握學習的方法,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和效能!一張羅盤,無論多么精確,也不可能手捧著它就到達遠洋彼岸;一幅圖紙,無論多么宏偉,也不可能眼看著它就筑起高樓大廈;一本秘笈,也不可能口誦著它就練就蓋世神功。沒有行動,羅及此刻,我對你更多的是心疼與不忍,甚至想讓你放棄。和你我一樣,你身邊的每一個人,包括那些所謂的優秀的人,他們和我們的心路歷程是一樣的,有時壓力可能更大,你說不是嗎?
上次考試完后,你哭了。長這么大,那種哭,我是第一次看到。我能感受到你哭聲中的辛酸與壓力,同樣感受到你的堅強與不服。從小學到初中,你始終站在前沿,一下子掉了下來,那種痛苦是不言而喻的。看著你的樣子,我心如刀絞。哭出來了,可能就是一種釋放與釋懷,能讓你更加清醒,更加堅定,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件好事,你說不是嗎?
人們常說,大智若愚,厚積薄發,在你身上不就是這樣嗎!女兒,不要懷疑自己,深厚的功底就是最好的實力,這一點你要深信不疑。有的人可能會曇花一現,走到最后的'永遠是有實力的人。有時不要過分在一些難題偏題上耽誤時間,那些不是重點,不要因此影響了自己。我和你說的,一定要自己掌控好自己的時間,那樣才能自己有反思的時間……
在我內心深處,我一直把你看作自己的影子,你永遠是我的驕傲!努力吧,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只要有信心,調整好心態,在你身上一直會有奇跡!
寫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最新家長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篇4
親愛的孩子:
你好!
此刻你已經睡著了,我想,也許你正在夢里想到了什么。我知道,白天醒的時候,你是不快樂的,所以,也許你的夢里也充滿了憂傷與不快。看著你,爸爸心好痛。
女兒,考試的成績出來后,你遭遇了對自己的重新估價,小小的年紀,便初嘗失敗的苦澀,我知道你很看重,但是不理想的成績打擊了你的信心和熱情,那種剛進初中時豪邁的笑容,那分蕩漾在臉上自信的神情,已經看不見了。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父母心中最好的孩子,我的女兒,爸爸今天還是要特別對你說,你真的是爸爸見過的孩子中最聰明,最誠實、最有禮貌的孩子,我的女兒是不會那么輕易服輸的。
現在,你在學習上遇到了一些困難,爸爸覺得,這完全不算什么。事實上,你過去的成長經歷已經證明:任何人都不會天生比你聰明多少,只要自己充滿信心,就一定會將想做的事情做好;就算是一下子不能達到自己理想的境界,但是自己努力了,就一定在進步。有朝一日,一定會向全世界展示你的聰明才智!人最怕的'就是對自己失去了信心,那么就真的不會進步了。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甜,成功只會光顧那些永不放棄的人。
爸爸覺得我的女兒有骨氣,一定會成為讓爸爸為之驕傲的女孩。在這個世界上,別人不會因為種種客觀的原因,給你特殊的照顧,和別人在公平的競爭中,只有硬本事才能取勝,才能開創自己美好的一片天地。爸爸不怪你,不要有壓力,更不能灰心,要抓緊一分一秒的時間刻苦努力。爸爸現在并不考慮你的成績,而是你的思想,心理和身體。
最后,爸爸就像寫作文一樣,想要寫一句點題的話了,那就是:女兒,你一定是最棒的!如果你能更自信些,更快樂些,爸爸也會更開心!
寫信人:
20xx年x月x日
最新家長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篇5
孩子:
給你寫這封信是醞釀已久的事了,可就是沒想到是在我們剛剛為孩子的事爭吵后寫它,你冷靜一下,我也通過這種無聲的語言讓自己平靜一下,思考一下。
其實我自己也明白一定會與你在孩子的教育上有分歧,有爭吵,可請你相信,我有我的原則,必須堅持,所以電話中對提高了聲音,請你諒解。
今天我是以一個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給你寫信的,九九,12歲的孩子,身體發育已相對成熟,隨著身體的發育心理也跟著發育,而這個孩子是個早熟的孩子,她的一些思想甚至有些趨于成人化,而且,升入初中已經兩個月了,她其實并沒有進入到學習的狀態,或者換另一種方式說,她目前還沒有表現出將心思的大部分放在學習上的狀態,這是需要引導,疏導的,有一段時間,作為孩子因為不能適應,肯定有所抗拒,但只要過了這個時期,管理好,幫她一起收心,會有所成效的。
你總是會認為我只是給你講一些大道理,毫無實用價值,甚至我想你可能都會對我說“站著說話不腰疼”。我想即便討人厭,會因為這些話讓你不舒服,我也要說出來,因為,第一,我相對于外人還是比較了解這個孩子;第二,我了解你(當然,我這樣說也許不會得到這種認同);第三,即便現在的教育環境,無論是學校的還是家庭的',都比以前發生了一些改變,但我認為只要家長用心,可以去規避一些負面的影響;第四,我站在觀察者的角度,拋開一切的私人關系和情感去思考,去分析,去和一個家長溝通,所以,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首先,我要給你說的是學校,你從中也了解到現在的孩子自我,耍酷,追求個性張揚,一中雖然是個好學校,但是學生早戀的現象如同其他學校更為普遍,而學校在這方面的管理是不到位的,學生的除學習以外的活動也很多元化(包括初一孩子就開始相約去KTV,K歌),是有這樣的現象,但也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學校那忽視的東西,家庭應該補充,不是時刻監控孩子在做什么,但至少要了解和孩子接觸的一兩個孩子的基本情況,從而在你需要的時候可以方便地獲取有效的信息。
第二,家庭教育,你說你也從其他家長那里交流過孩子,他們給你的回答也都是差不多,但此時我想我們來思考另一個問題,你所交流的這些家長,無論是現實中的還是網絡中的,他們的孩子表現怎樣呢,也是叛逆性強,不愛學習的孩子,還是另一群表現更為妥帖一些的孩子的家長呢,如果是前者,我認為那種溝通是片面的,是不準確的,還有相當一部分后者,他們也許更值得去交流,去學習,九九在入學后的六年中,正是性格養成的階段,坦白講,是有家庭教育的一些缺失,而現在還來得及。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干預會越來越難。但是讓人苦惱的是,這個角色除孩子的父母,無人能替代,所以,這個孩子現在一定得引起家庭的足夠重視。首先,是孩子的母親,要身體力行地去給孩子做榜樣,建立你們之間的信任關系,才能有進一步的溝通,比如我給你說過的她學習的時候你看書或者做工作的部分,而不是其他,只要能堅持一個學期,效果都是明顯的,第二,建立一種共同協作的關系,引導她,參與到你們可以共同去做的事情中,比如共同做飯,共同看一個電視或電影,共同做簡單的家務,共同去逛街或超市采購,而這些恰恰不是別的,都是生活的點滴,是你所理解或時常也不屑去關注的“雞毛蒜皮”的事,生活本就如此,一個孩子她能接觸的生活更是這些;第三,在孩子面前,收斂自己的脾氣,不是對孩子,還有其他人,當著孩子的面,不能輕易發火,即便已經很憤怒,也要讓孩子看到,感受到你的寬容與對尊重;第四,這個可能對你來說有點過分,也是一種犧牲,請你收起你的吉他和麥,即便你也確實很久沒有再觸碰他們,即便它們是你宣泄內心苦悶與煩躁的一種方式,但也請你在真正理解,想通之后,將它們封存,因為這些都是默默中為孩子做的犧牲,你曾對孩子說,你會轉變一種方式,而這些都是你的改變,可以不用告訴她,但讓她感受到,體會到。
我很明白自己對你說了什么,甚至可以形容上述的就像一種苦行僧的生活,可是,我想絕大多數的母親都是如此,在面對孩子時,寧愿犧牲到自己的生命去換取孩子的幸福,而現在卻也并沒有嚴重到那個程度,只是,建議你犧牲,不,應該是重新選擇一種可以幫助孩子,幫助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孩子未來的成長順暢了,你也就省心了,感到更幸福了,否則,所有一切都無從談起。
第三個方面,就是孩子本人了,前面我也說了九九屬于早熟類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家里更應該重視,青少年時期的女孩子本身比男孩子就更新里想的多一些,心思多一些,首先要想盡任何辦法了解他的內心,其實,我可以感受到她內心是孤獨的,她也渴望被理解與尊重,她渴望被重視,但這種重視跟全家圍著她一個人轉的寵愛是有本質上區別的,她拒絕跟大人溝通,說話的語氣不好,表現出的使性子,實際上是在宣泄長久以來不滿的一種方式,一旦這種方式成為她跟大人的一種習慣性交流方式,作為家長,肯定是再也“管不住”孩子的,甚至可能會經常被她說的無言以對,孩子畢竟是孩子,再“青春期”,再“叛逆期”都可能被理解為我們教育系統失敗的“理由與借口”,當國家該做的沒做好,學校與老師該做的沒做好,家長該做的沒做好,就各自開始找理由和借口來推脫自己的責任,于是,“青春期”和“叛逆期”就堂而皇之的成為每個人口中的“所以然”,可是為什么不想想自己,我們沒有經歷過十幾歲嗎,我們沒有違背過大人嗎,肯定會有,沒有哪個人一生下來就愛好學習,誰都想享受玩的快樂,所以,這個年齡的孩子你強她就弱,你弱她就強,而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樹立界限,讓明白哪些是哪個階段該做的和不該做的,如果她說周圍的孩子都那樣,你要讓他知道,有100人,其他99個人都那樣,我也不會讓你那么做,因為那樣是錯誤的,不管別人的孩子怎樣,但我不希望我家的孩子犯那樣的錯。
沒有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的性格,生活背景,家庭文化都不同,因此,看似大致相同的問題,解決的辦法是不一樣的,但是絕不能因為這種錯誤現象的部分存在,就可以有理由覺得其他孩子都則還有,就先看你發展,關鍵作為家長要想,你也希望你的孩子這樣嗎?如果不,就趕緊行動起來,停留在語言上的“沒辦法”和“那能怎么辦”是家長的問題所在了,九九現在對待家里人的語言方式,其實可以說成是不尊重,我知道我這么說會讓你難過或者生氣,如你每次都給我她對待你時,表現出的一種厭煩,但是坦白說,這個孩子已然不是一個五歲以前童言無忌的年齡,希望這個引起你的認真的思考與重視。
確實也如你所說,育人道理沒有人不懂得,可是怎樣做才是家長理解這些大道理的程度,你經常會質問我“你說該怎樣做?”這幾年我說的其實并不少,可是發生上次事以前,你可能真的沒有認真的想過這個教育孩子的問題,所以,現在的你我不知道用“一頭霧水“去形容是否準確,我跟你同齡的人交流孩子的問題,他們每個人都讓我先勸你,今天對你所說的有些言重了,會讓你心里很不舒服,但是都是我的心里話,這些你也是不可能在電話里讓我“啰嗦”完的,所以,選擇這種方式告訴你,并且,整封信的你都只是一個家長,而我也只是個老師,九九的班主任是個86年的孩子,我教過的學生也就是那么大,對他們的一部分我是有些了解的,孩子是自己的,沒有一個老師會因為一個學生的成長而讓自己如同家長般苦惱,只要不給他惹事,不會讓他因為學生晉不了職稱,發不了獎金,他就不會多去在意這個孩子是否是健康積極的成長,不會管孩子是否能考上高中等等。
我明白你的難處,我也幫助你做不了什么,甚至,今天對你說的這些可能使你……請你理解我心急如焚的感受,也許有些是口不擇言,但是不說,將來我一定會后悔的,你也一樣,孩子的事沒有小事,多看看此類的書,通過自己的思考去找尋一條解決問題的適用性方法,這個世界沒有人可以給你一個完全準確的答案,只能靠自己去琢磨,很艱難,但必須去做,否則,后悔的是家長,傷害的是孩子。
寫信人:
20xx年x月x日
最新家長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篇6
親愛的孩子:
你即將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這是媽媽給你的第一封信。第一次做媽媽的我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會,但我還是很希望做一個合格的偉大的賢才的母親。
孩子,你的到來絕對是個天大的意外。我和你的父親在這方面是做了雙重措施的,這也沒能阻擋了你迫不及待來見我們的腳步。本來我是打算晚兩年或是更多年,再換句話說,骨子里根本是不想要小孩的。你的突然到來徹底打破了我的所有夢想,也擾亂了我們對新婚生活原本的美妙的規劃。我們有點措手不及。
我和你父親的結合是白手起家,除了一張維持生計的工資卡,一無所有,再養一個孩子,壓力可想而知。起初,我對你的到來很是氣憤,甚至有點厭惡,并且不停地與你父親爭吵,還提到了離婚。盡管如此,我始終沒有放棄要生下你的念頭,倒是你的父親有點不想過早讓你出來。但這不你的父親不愛你,他只是有點手足無措了。其實他自己的骨子里還是個沒有長大的孩子。
在我懷孕第周的時候,我的大舅媽,也就是你的舅姥姥帶我去縣做了檢查,告訴我們,你是個男孩,發育正常,就是個子小。當時得到這一消息,跟著的其他家人都很高興,只是我沒有想象中的興奮,可能與我喜歡女孩的情結吧。
知道你的性別之后,我調整自己的思想狀態,開始思考給你取怎樣的.名字,運用怎么樣的培養的方式。在我看來,男孩與女孩有著截然相反的養育模式,這點從早期就應該提起注意的。
婚后的讓我有了更多的閑暇,除了一點一點盡可能齊全的給你準備來到這個世界可能用的生活用品,我大腦的更多精力在思考,怎樣能養出一個德才兼備的兒子。
媽媽
20xx年3月7日
最新家長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篇7
親愛的兒子:
有些話爸爸一直想跟你說,過去覺得你太小未必聽得懂,現在你12歲了,我們認為你該懂事了,想跟你說的時候,卻發現你已經聽不進家長的話了。
開學已經兩個月了,你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老師說,學生步入初中,要有個適應過程,這我們理解。作為家長,我不懷疑你的能力,知道你以后會趕上的,我和媽媽關心的是你的態度。以前爸爸看了你的數學測以后,總希望好好的給你講一講,而你卻認為沒有什么可聽的,認為你都會,錯了部是由于粗心大意和其他什么客觀原因造成的。盡管我講得認真,但是我看出來,你只顧生氣,根本就沒聽進去。這次測驗后,我又準備給你講,可當我看到你那不屑一顧的神情時,我知道還是什么也不說的好。
說心里話,我很傷心。爸爸是個普通工人,說不出太多的道理,但我做事一向是非分明,我很奇怪你主什么不像爸爸媽媽。我和你好好常常回憶起兒時的你,那時的你天真活潑,多可愛,我聽話,有時我們真不愿你長大。你現在為什么不像小時候那樣了?看來,對此爸爸媽媽是有很大責任的。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爸爸媽媽也不例外。出了錯首先要勇于承認,然后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幫助,這是改正錯誤的前提。而你既不承認錯誤,也不愿聽別人的批評,這是你接二連三出現錯誤的根本原因,成績不好,你心里煩,爸爸媽媽都理解,但你有了錯,做父母的必須給你指出來,否則就是害了你。當然,爸爸一氣這下說了讓你傷心的話,其實那不是我的心時話,在這里我向你道歉。兒,其實你明白,那不是我的心里話的,我不過是希望你能虛心聽取爸爸的意見。我常常想象你的校園生活,不知你和老師、同學是怎么相處的,會不會出現這類問題?甚至異想天開地建議學校定期舉辦家長和孩子同上一天課、同過一天校園生活的活動,爸爸媽媽想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想得更遠一點,將來有一天你會長大,將會步入社會,參加工作,你不虛心聽取建議,很難被社會群體接受,這正是爸爸媽媽最放心不下的問題。
這些道理,你現在未必能完全懂,不過我們相信你終究有一天能夠理解爸爸媽媽的用心,我們不能跟你一輩子,希望你快些成熟丐來,我們也就放心了。
寫信人:
20xx年xx月xx日
最新家長給初中孩子的一封信 篇8
兒子:
你即將進入初中學習。進入初中后你的人生角色就進行了轉換,從前我們對你要求不高的一些日常生活習慣我們都會從嚴要求你,尤其是學習的態度方面我們更會要求你進行全面的調整。在小學階段我們也許更多強調的以快樂學習為主,父母對你并沒有嚴格要求,依你的個性,你的生活習慣渡過小學階段。
看著你站在滑板上的身姿,看著你對游戲的著迷,看著你同小伙伴那種忘乎所以的游玩,我們都以欣賞的眼光看你。畢竟人生最好玩,最美好,最無憂無慮是在孩童階段。到了初中你已從孩童進入少年,這種角色的轉換說明你要從心里上對你自己的行為有所約束,玩將不再是你的首選項,要玩也要以鍛煉身體為目的,而要把大部份時間用在學習上。
作為父母我們能給你的就是良好的家庭環境,使你能一回家就感受得到家的溫暖,父母的疼愛,當然這種愛不是溺愛,是對你學習、生活能產生幫助的那種無私的愛;我們希望你能在這種其樂融融的家庭環境中屈壯成長。
寫信人:
20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