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電話禮儀(精選7篇)
小學生電話禮儀 篇1
1.接聽時間:當聽到電話響鈴時,請不要太晚接聽,鈴聲是三聲聯機;不要讓別人拿起電話。電話響了大約3秒鐘。如果你長時間沒有接聽電話,或者等待對方不禮貌,另一方在等待時會非常焦慮,你的單位會給他留下不好的印象。
2,拿起電話:先告訴對方他不找,然后問對方是誰。
3.如果有局外人與您交談,您也應該拿起電話。當你接聽電話時,你必須解釋誰在那里,建議對方不能說深層次的問題,然后建議讓對方選擇時間給他打電話。
4,對方撥錯電話:遇到錯誤的電話:先提示對方撥錯,然后可以重復自己的號碼。
5,記錄:始終牢記5W1H技能,所謂5W1H指1當2時誰3誰在哪里4什么5為什么6為什么6如何進行。這些信息在工作中非常重要。撥打電話和接聽電話同樣重要。電話記錄既簡單又完整,具體取決于5WIH技能。
小學生電話禮儀 篇2
一、電話鈴響兩遍就接,不要拖時間。
拿起呼筒第一句話先說“您好”。
如果電話鈴響過四遍后,拿起聽筒應向對方說:“對不起,讓您久等了”,這是禮貌的表示,可消除久等心情的不快。
如果電話內容比較重要,應做好電話記錄,包括單位名稱、來電話人姓名、談話內容,通話日期、時期和對方電話號碼等。
二、電話的開頭語會直接影響顧客對你的態度、看法。
通電話時要注意盡量使用禮貌用詞,如“您好”、“請”、“謝謝”、“麻煩您”等等。
打電話時,姿勢要端正,說話態度要和藹,語言要清晰,即不裝腔作勢,也不嬌聲嬌氣。
這樣說出的話哪怕只是簡單的問候,也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只要臉上帶著微笑,自然會把這種美好的、明朗的表情傳給對方。
特別是早上第一次打電話,雙方彼此親切悅耳的招呼聲,會使人心情開朗,也會給人留下有禮貌的印象。
電話接通后,主動問好,并問明對方單位或姓名,得到肯定答復后報上自己的單位、姓名。
不要讓接話人猜自己是誰(尤其是長時間沒見的朋友、同事),以使對方感到為難。
三、打電話時,應禮貌地詢問:“現在說話方便嗎”?要考慮對方的時間。
一般往家中打電話,以晚餐以后或休息日下午為好,往辦公室打電話,以上午十點左右或下午上班以后為好,因為這些時間比較空閑,適宜談生意。
四、打電話、接電話時,如果對方沒有離開,不要和他人談笑,也不要用手后住聽筒與他人談話,如果不得已,要向對方道歉,請其稍候,或者過一會兒再與對方通電話。
五、對方要找的人不在時,不要隨便傳話以免不必要的麻煩,如必要,可記下其電話、姓名、以回電話。
六、要學會配合別人談話。
我們接電話時為了表示認真聽對方說話,應不斷地說:“是,是”、“好,好吧”等,一定要用得恰到好處,否則會適得其反。
要根據對方的身份、年齡、場合等具體情況,應付方式各異。
七、掛電話前的禮貌也不應忽視。
掛電話前,向對方說聲:“請您多多指教”、“抱歉,在百忙中打擾您”等等,會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八、辦公場合盡量不要打私人電話,若在辦公室里接到私人電話時,盡量縮短通話時間,以免影響其他人工作和損害自身的職業形象。
小學生電話禮儀 篇3
首先,打電話禮儀
1,時間選擇:和私人電話選擇有效時間,晚上10點以后,早上7點之前不要打電話,吃飯時不要打電話,請不要打電話給假期。
2,空間選擇:私人電話較好在家里玩,在單位工作電話。不要使用單位電話談私事,不要在公共場所打電話。
3,快樂的心情:打電話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好心情,所以即使對方看不到你,也會以愉快的語氣感染你,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因為面部表情會影響聲音的變化,所以即使在手機上,我也要看看我的心態來處理它。
你打電話的時候一定不要抽煙,喝茶或吃零食。即使是懶惰的姿勢也可以被另一方聽到。如果你在彎腰時躺在椅子上,另一方的聲音是懶惰和懶散的。如果你坐直,聲音會很甜,充滿活力。因此,當你打電話時,即使你看不到對方,你應該把自己看作是在前面,并盡可能地注意你的姿勢。
5,通話時長:不宜短。長話短說,胡說八道。把最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并在開始時介紹自己。
6,錯誤的電話主動道歉,發短信的祝福較好帶簽名。
小學生電話禮儀 篇4
在接電話時切忌使用“說!”“講!”。
說講是一種命令式的方式,即難讓人接受,又不禮貌。
有的人在接聽電話時,一接起電話馬上說:“說”或“講”, 或者多加一兩個字“聽到,說!”
這種行為在公司、企業內部也許還可以理解,由于某種原因工作繁忙,時間緊張,沒有太多的時間應對電話,希望對方直截了當,別浪費時間。
但這種硬邦邦的電話接聽方式顯得過于粗魯無禮,有一種盛氣凌人的氣勢,好像是擺架子。
給人的感覺是“有什么話快說,老子沒空和你在電話里啰嗦!
有的人對這樣的電話應答方式也懶得再“說”,干脆一聲不吭將電話掛了。
本來還想聯系一些業務或者提供一些信息,一聽他這口氣就不舒服,說了等于白說,這種人懶得理他。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別人以禮相待,有誰愿意同不懂得禮貌的人打交道呢?所以,我們在接聽電話時,一定要注意應有的禮貌。
小學生電話禮儀 篇5
1.如果你想暗示對方結束通話:你可以重復這一點。
2.先掛電話的人:狀態較高的人先掛起。如果長者先掛,當他們尋求幫助時,他們會被要求先掛。
3,不要用手機傳遞重要信息,重要信息較好采訪。
4.不要在醫院或機場使用手機,以免影響機場和醫院的電子設備。
5.當您致電時,請注意,在某些地方,不允許使用手機。例如,禁止加油站,餐館,酒吧,劇院,電影院和火車行李站使用移動電話。
6.不使用手機時,請鎖定手機按鈕以防止意外撥打特殊電話號碼,如119,110,120。
7,不是所有人,不要借用別人的手機。
8,手機音調的音調較好是上升,讓你快樂,溫柔,禮貌,沒有特別的東西較好較好省略,直接打個招呼。
9.在公共場合,移動電話處于振動狀態,您不應該公開呼叫。不要通過電話拍攝他人。
10.如果是固定電話,請放下電話,否則聲音肯定會抹去你面前的好照片。
11.如果你按免提,你必須告訴對方。
12,手機較好放在公文包里。
小學生電話禮儀 篇6
摘 要:當前,我國小學生的人際關系存在不少問題,如何解決小學生的人際關系障礙已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我們應該從學生、家長和社會這三方面入手來解決這一難題,尤其注意加強對小學生的教育和訓練,增強小學生與人交往的意識,培養小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和良好的交流品質,拓寬小學生人際關系交往的途徑等。
關鍵詞:小學生 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障礙
心理學家們今年來研究發現:一個人一天中約有60%―80%的時間花在與親人、朋友溝通上,通過研究一萬個成功者的家庭案例發現,一個人的“智慧、專門技術”和“經驗”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85%取決于良好的人際關系溝通能力。很多事實表明,小學生的人際關系狀況往往決定他們以后的發展,目前,小學生的人際關系出現許多問題,最為突出的是小學生的人際關系障礙。改善小學生的人際關系,引導學生克服人際關系障礙,對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心理健康都有重大意義。[1]
一、小學生人際關系的發展過程
小學時期是兒童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是兒童開始學校生活的第一個階段,是兒童學習掌握各種基本技能,掌握人類科學文化的最基本的知識,并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的時期,小學也是兒童個性發展的重要時期。艾里克森認為,小學階段是關于自我生長的決定性階段。兒童開始進入學校學習,第一次接受學習賦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會任務。為了完成這些任務,小學生必須勤奮學習,同時他們又害怕失敗,這種勤奮感和自卑感的矛盾便構成了這一階段的危機。[2]
二、小學生的人際關系障礙
《知心姐姐》雜志社曾在北京、上海、吉林、遼寧、河南等19個省市、自治區進行的針對中小學生及其父母最關注的一些問題調查,受到有關人際關系的有效答卷共5782份。以“我的苦惱”為主題的調查結果顯示: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已成為孩子第二大苦惱。以“心理健康問題”為主題的調查結果顯示:輔導孩子處理人際關系,也成了父母在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時,排在第二位的重要內容。[3]
引發中小學生苦惱的因素(因有少量同學同時寫了不同類型的苦惱,所以百分比合計總數大于100%):學習與考試引發的焦慮(72.26%)、人際關系處理不好(21.42%)、生活條件和環境差(10.03%)、有不良習慣(8.05%)、自我形象與自我感覺差(3.67%)、自主行為受利限制(2.66%)。
由此可見,小學生的人際關系障礙(人際關系處理不好)已成為小學生及其家長十分關注的問題。[4]
三、小學生人際關系障礙的表現及其原因分析
1.小學生人際關系障礙的典型表現:
1.1被動。主要表現為:小學生做事缺乏主動性、缺乏熱情。許多事情都要在別人的督促下才能完成,有時需要多次督促。另外,小學生在人際關系中處于被動,還表現在他們一味地遷就別人,附和別人,甚至追隨別人,以至于失去自我,失去個性。最常見的就是“隨大流”“攀比”。[5]
1.2攻擊。人際關系障礙中的攻擊性表現為說話刻薄,出口傷人,自以為是,侮辱或者非難他人,散布流言蜚語,妨礙他人做事。這類小學生的人際關系就十分緊張,很少有同學與之交往,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被一種強烈的孤獨感所圍困。所以在小學課堂上經常出現小學生刻意不回答本該回答或者可以回答的問題,這種現象也屬于“攻擊”范圍。
1.3固執。固執的小學生做事不聽從別人的勸阻,一意孤行明知自己錯了也仍舊堅持錯誤,不肯悔改。
1.4自我表現。自我表現的要害是以“我”為中心,對別人一概加以排斥,往往是“惟我獨尊”,其他都不在話下。自我表現的最終結果是導致日益嚴重的孤獨與痛苦。教師應正確看待這種現象。
2.小學生人際關系障礙的原因分析
2.1父母的溺愛,導致小學生不愿與人接觸,F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和長輩都是萬分疼愛。孩子們自然遇到事情就會以個人利益為先,容易跟同學產生矛盾。也有的家長保護欲過強怕孩子受傷阻礙孩子與外界的接觸,這樣孩子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少了,與人交往的范圍也就更狹窄了。[6]
2.2個性上的缺陷,阻礙了小學生人際關系的發展。很多孩子在跟外界接觸時會不由的表現出緊張害怕,甚至手足無措,語無倫次,害怕見人。還有的自傲、盛氣凌人,羨慕嫉妒其他孩子、任性等任何一種的個性缺陷都會成為人際關系障礙。
2.3生活上的挫折,成為小學生發展良好人際關系的阻力。例如:某次考試考得不好,受到老師嚴重的批評或同學間的矛盾等等,這些都會成為小學生發展良好人際關系的阻力。
2.4教育觀念的誤導,阻礙了小學生人際關系的發展。許多家長和老師注重學知識,學技能,疏忽對學習上的關心和引導。在這種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小學生也就局限于知識和技能方面的發展,而沒有很好地接受如何發展良好人際關系的教育和指導,從而阻礙了他們的人際關系發展。
四、解決小學生人際關系障礙的具體方法:
1.對小學生的教育和訓練
有一下幾種方式可以參考:增強小學生與人交往的意識;培養小學生爭取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培養小學生良好的交往品質;教給學生正確的途徑處理人際關系的技巧和自我調適的技巧;拓寬小學生人際交往的途徑等。
對小學生與人交往意識及處理人際關系能力的培養絕對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應引起每一位教師和家長的重視。
2.學校教育的完善。
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和訓練,還是與學生家長充分合作,主體都是學校,具體的執行者是教師,從這個意義上講,學校自身功能的完善對小學生發展的良好的人際關系,消除人際關系障礙具有根本性意義。
總之,學校教育一定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師要真正做到關注學生心靈,從多方面多角度關注學生成長,幫助學生消除人際關系障礙。
參考文獻:
[1]《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沃建中主編,科學出版社,20xx
[2]《當代青少年學生心理障礙與教育》,余基強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人際關系心理學》,鄭全全、俞國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4]《小學生人際交往障礙的原因及對策》,舟山市普陀區東港小學,李雪芬
[5]《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6]《加強人際交往,改善人際關系》
小學生電話禮儀 篇7
男生小東,11歲,小學五年級。該生的表現為:貪玩,學習興趣不高,和同學關系不好。最近,在他身上發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他竟欠了幾個同學的錢,共計348元!經查,原來他為了與同班幾個愛玩、會玩的同學一起玩,竟然提出玩一次給對方多少錢。到那天為止,他已付出了近400元。
在班里,他不學習,作業常不能完成,又以各種理由搪塞;在與同學交往中,愛講大話,情緒反復無常,常推卸責任;他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講信用;不注意個人衛生,身上總有一股說不清的臭味。他一度處于自卑、自棄的失助狀態中,淪為個別霸道學生的攻擊目標。
案例分析
當前,兒童青少年的交往問題開始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許多孩子由于家庭教育或是內心認知的一些誤區,不愿與人交往,缺乏交往技能。當他們意識到交友的需要時,所付出的代價卻是慘痛的。上述案例中的小東和徐梁就是如此情況。小東的同學關系處得不好,他不是從自我方面找原因,努力糾正自身的毛病,而是以消極的方式來應付,借用金錢等外在手段以排遣人際交往不順帶來的壓力。而徐梁則是由于從小在同伴交往中受到的挫折,所以才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排斥朋友。這些都是人際交往習得性失助感導致不正當的自我防衛機制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