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補救的技巧、步驟與過程管理
gronroos在XX年出版的《服務營銷與管理》一書中,提出了所謂“使員工具有解決問題能力”的概念,將其視為授權取得成功的先決條件。授權給一線員工使他們有一定程度的自主解決顧客問題的權限。授權可以增加員工的責任感提高其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迅速、及時地解決顧客問題。
在企業整個服務補救過程中,組織學習是極其重要的,企業應該通過組織學習在服務方式、內容、范圍等各個方面全面地、不斷地進行創新。企業應將服務補救與組織學習結合起來,向全體員工灌輸“從服務補救中學習”的觀念,把這種觀念融入到企業文化中去。
譚老師有一次看到《激勵》雜志(incentive)報導,利茲飯店以卓越的服務聞名全球,該飯店員工為了讓顧客滿意,可以做出令人超乎想象的努力。例如,他們提供員工「服務滿意程度表」,表上列出皺眉臉、不悅臉與生氣臉。當顧客向某位員工抱怨時,該員工可以先評估顧客不滿的程度,然后從工具箱里拿出折價券送給顧客,解決當下很糟的情況。
譬如,對于一個皺眉的顧客,員工可以拿午餐折價券,來補償他長久等候的不滿;而一個不悅臉顧客,員工可以贈予電影票或麥當勞午餐券;而生氣臉的顧客,則可以得到一張二十美元沃爾瑪百貨的折價券。這些彌補服務的舉動,并不需要主管的同意,員工可以依問題輕重選擇彌補方法。
比如,譚小芳老師建議:我們的旅行社、風景區的管理層可以設計一個「游客服務滿意程度表」,不是原來硬邦邦、冷冰冰的表格和大量的文字說明,那樣只能讓游客認為你在敷衍和應付他們——表上只需列出皺眉臉、不悅臉與生氣臉。授權我們的導游以及營銷人員可以先評估游客不滿的程度,然后拿出折價券、優惠卡、門票或者哪怕一副風景區的宣傳撲克送給顧客,解決當下很糟的情況。
總之,譚老師希望各位通過培訓和學習,真正把服務補救工作做好,真正提高顧客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