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企業五星級站庫申報材料
二、科學管理,規范操作,爭取效益最大化
1、加強生產管理,認真落實“1112管理法”。
稠油熱采注汽是關鍵,為確保注夠汽、注好汽、注出優質汽,我們依照“超前組織,正點運行,平穩操作,安全生產”十六字方針組織生產的同時,還提出“每天早上干部碰頭,總結前一天工作情況,安排當天生產任務;每天對所承包的設備區域按照”十字作業“內容維護保養一次;每天下午16點前把當日重點工作的進展情況和第二天要做的重點工作向值班人員匯報;每兩天對鍋爐水質、干度等質量參數進行抽檢”的“1112”管理法,通過認真落實,保證了生產組織有條不紊,設備處于最佳運行狀態,使注汽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最佳注采需求。
2、樹立“121”成本管理理念,推行“六系統”成本管理,嚴把成本出口關。
“121”管理理念即:一個結合,年度總成本與總注汽量結合,隨時關注成本變化;兩個轉變:管理由單一追求注汽任務的完成轉變為追求經濟效益。成本控制由節約減費轉變為最大限度提高成本使用效益;一個目標:實現效益最大化。
“六系統”即:成本指標系統,實行全面成本管理,隊負責綜合性的指標控制和班組、崗位小指標的分解。分解的小指標要保證整體指標的完成,形成一個“個人保班組,班組保全隊”的格局。成本責任系統:有了成本指標,把指標層次分解落實到班組和崗位,形成一個責任成本網絡,做到層層有人負責,班組長和崗位個人都要對責任成本的完成承擔責任。成本執行系統:成本指標分解下達以后,各班組和個人要認真執行,嚴格控制,保證完成成本指標。成本協調系統:在成本指標執行過程中,發生偏差,或涉及到幾個班組的經濟責任時,隊上及時組織協調解決。成本信息系統:就是及時對成本信息(材料、原料消耗等)進行收集、分析,為成本決策和控制提供依據。成本檢查系統:成本指標的完成情況要定期檢查,并按照獎懲制度,嚴格兌現。通過推行“六系統”管理,兩年來成本指標都控制在下達指標之內。
3、夯實基礎,創新制度,抓好設備管理。
作為注汽隊設備管理是關鍵,只有基礎工作扎實,才能創出高水平,進而實現高效益;谶@種認識,我們對設備管理工作始終注重固本強基,堅持把夯實基礎工作當作大事來抓。
(1)、建立科學嚴密的管理體系,所有設備都承包到責任人,尤其對重點設備,不但設備管理組長親自管理,全員都要參與管理。以此提高設備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責任心,保證設備管理目標任務的落實。同時創新實行設備區域承包制度,即對設備周圍相應的區域負責,時刻要關注設備周圍的設備及自然環境對該設備的影響,使所有設備都處于一個完整的管理系統之中。
(2)、推進制度化建設,有效規范操作者行為,對設備實行“一臺一策”,即對不同的設備抓住不同的管理特點,實行相應的操作方法和維護保養方法。同時對設備維修人員也實行責任連帶制度,敦促維修人員變以搶修為主為以預防檢修為主。保證設備平穩運行,保證設備維護保養到位。
(3)、建立健全設備基礎資料和各種臺帳,引入設備管理數據庫系統,全程跟蹤設備從投產-運行-維護-報廢的生命周期,根據不同時期的不同運行狀況,采取不同的有針對性地維護保養,最大限度地維護使用好設備,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