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領導班子申報材料
近年來,某縣財政局領導班子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積極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團結一心,全體財政干部眾志成城,大力組織財政收入,積極優化支出結構,不斷深化財政改革,努力深化財政監管水平。2011年,財政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 萬元,為年度預算的 %。全縣財政一般預算支出完成 萬元,為年度預算的 %,同比增長 %,增支 萬元。為服務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促進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狠抓自身建設,營造民主團結的領導班子
財政局一把手從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高度,切實負起“抓班子、帶隊伍、促發展”的第一責任和工作思路,班子成員積極參與,按照分工抓好各項工作的落實,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帶動隊伍建設,促進財政事業的發展。一是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對重大的工作部署和重大事項,均由有關股室和分管領導提出意見,提交局委會討論,不搞一言堂。二是領導成員之間經常做到換位思考,相互談心,交流觀點,溝通思想,工作中既有分工、又有配合、又相互學習、分工不分家、逐步形成科學、民主、集中、統一的決策機制。三是堅持民主生活會制度。嚴肅認真的征求意見,開好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消除誤解,取得共識,求真務實,切實提高民主生活會質量,增強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增強民主意識和班子團結,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四是把政務公開,依法行政,提到重要議事日程上,把年度工作目標、政府采購、干部使用、辦事程序和領導班子廉政建設等作為政務公開的重點,制定了辦事公開、首問負責等制度,通過制度上墻等方式,公開了各項辦事事宜和行為規范,增強了依法行政透明度。
二、堅持求真務實,全面完成財政工作任務
局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干部積極探索財政工作的規律,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要求和縣委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財政政策,狠抓財源項目建設,大力組織財政收入,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圓滿完成各項工作目標,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一是發揮財政職能,服務經濟發展。靈活運用財政政策、財政資金等手段,積極應對各種不利因素,大力支持我縣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了我縣財源建設。二是強化增收節支,推進各項事業科學發展。面對財政增收困難、收支矛盾突出的嚴峻形勢,局班子進一步完善收入調度機制,及時召開財稅聯系會,做好財政收入的跟蹤、分析和預測,認真解決影響我縣財政增收的因素,實現多方聯動,把握重點,確保收入穩步增長。與此相協調,按照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原則,妥善安排財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在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的同時,緊緊圍繞改善民生事業的目標,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加大對農業、教育、醫療衛生、城鄉社區、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民生領域的投入。2011年縣財政支出用于民生和社會事業的投入達 萬元,占一般預算支出的 %。三是切實支持改革創新。深化財政自身改革,繼續完善部門綜合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制度建設,不斷完善財政運行機制。調整完善 “鄉財縣管”管理,推行“村財縣管”管理,確保鄉鎮政權運轉的基本需要。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經營性資產接收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管好用好財政支持改革創新的資金,引導和帶動社會資金投入縣域經濟。
三、嚴肅崗位責任,服務全縣中心工作。每周三持之以恒的政治、理論學習,保障了我局領導班子的堅強戰斗力、凝聚力,提高了財政局領導班子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爭取工作的主動權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局班子在日常工作的基礎上,重點抓完善,抓提高,嚴肅領導班子成員的崗位責任,分別從不同的工作實踐,強化管理職責,創新體制機制,以各項財政改革的穩步推進,磨練、提高了領導班子成員的執政能力。一是部門預算統 “收支”。從核定人員編制、核定收入項目、核定收支數額入手,規范預算編制,在支出上,堅持人員經費全保,公用經費定額,嚴格按預算、按程序、按進度撥款。二是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工作有序推進。3個試點單位實行按預算項目申報計劃,按時間進度撥付資金,通過建立零余賬戶,緩解了財政資金調度緊張的壓力,避免了資金截留、挪用現象。三是認真落實縣委、縣政府分解的各項工作措施,全力支持為民辦實事工程。及時安排全縣重點重大工程項目地方配套資金,做好重大重點工程項目資金財務核算;支持農牧業基礎產業的發展,2011年投入支農支牧資金 萬元,其中地方安排 萬元,支持核桃、花椒種植、良種補貼、養殖補貼,促進農牧民增收;兌付各類惠農補貼 萬元,全面落實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及家電、汽車、摩托車下鄉財政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