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創文明單位申報材料
3.特色專題彰顯個性發展。
繼續深入開展“手拉手”活動,擴大活動領域,營造良好活動氛圍。2011年5月12日是四川汶川發生8級大地震一周年,全校學生累計捐出13個愛心包裹,收到災區小朋友回寄的感謝信。
今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之際,我們丁所小學在鎮環境衛生辦公室關心指導下開展了“小手拉大手,大家齊動手,營造新環境,真情迎國慶”大隊主題實踐活動,向全校同學發出倡議,希望同學們勇于向不文明行為宣戰,自覺創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同學、影響班級、影響校園,影響父母、影響家庭、影響社會,為我鎮文明城鎮的創建,帶了好頭,為其他學校做了示范。
結合校“體育節”,舉行了主題為“強生健體,好好學習,報效祖國”全校廣播操比賽。通過認真訓練,積極準備,校廣播操比賽圓滿結束,同學們的做操質量有明顯提高,特別是一年級的新隊員也可以完整到位的做好廣播操了。校廣播操比賽的舉行同時迎合了全鎮廣播操比賽,通過努力我校榮獲全鎮小學組第二名。豐富多彩的體育節項目,讓孩子愛上運動,盡顯競技水平。
學習是快樂的,輕松的。為了讓學生體驗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我們開展了系列學科單項小型競賽:語文填空、數學口算、英語句型……讓所有的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學習的成就感。開展“我要大聲說英語”歡度圣誕節活動,引導學生們大聲說英語口語,唱英文兒歌,在熱情的說唱跳氛圍中,感受英語學習的樂趣。
一年來學校的德育工作,我們收獲的是喜悅。我們為學生的終身發展、為學生特長的展示,提供了足夠的空間和舞臺,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和社會的肯定。我們開展的“小手拉大手,大家齊動手,營造新環境,真情迎國慶”大隊主題實踐活動,在南通教育網上專題報道,縣教育新聞也報道播出,引起良好的社會反響。學生個體參加縣書畫競賽獲等級獎,參加科學學競賽獲二等獎,數篇習作在省市級刊物發表……展望今后,我們有信心,更有能力為每個學生打好人生的基石,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以教學質量為中心,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1、優化課堂教學,著力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改革是教學發展永恒的動力,提升教師教學水平是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主攻方向。本學期我們進一步聚焦課堂,加強課堂教學改革,抓好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加強課堂教學的研究和交流,確立“以人為本”的人才觀,積極創設多種教研途徑,扎實開展教研教改。建立完善的課堂教學優化機制,充分利用“課例研究”,探討新課程的教學新特點,新方法,新路子,新途徑,新模式。積極引導廣大教師把功夫用到課堂教學上,努力做到五個優化:即優化教學思想、優化課堂結構、優化教學方法、優化課堂的人際環境、優化師德影響,重視各種學科、各種課程的綜合發展,均衡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同時落實好骨干教師聽評課制度、青年教師匯報課制度、備課組內研究課制度,切實加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努力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2、發揮“教研”職能,研發打磨優質資源。
本學期繼續做好優質課、精品題的研發和打磨工作。各教研組、備課組充分發揮“教研”職能,以年級為單位,以課例為載體,認真開展優質課、精品題的研發和打磨活動。課前研究做到“三談”:(1)談教材,明確教材的教學重點,制定教學目標;(2)談學生,明確學生實際,制定難點;(3)談教法,詳細探討采用何種教學方法,以及教具的運用、板書的安排、練習的設計等等,通過相互的交流、提供個人經驗,優化組合成一份教學案。再進行課中研究,由執教者到班內試教,同時教研組組織本組老師聽課,對執教老師的課堂語言、教態等方面進行斟酌,增加教案的完整性,課堂教學的藝術性。課后,每位組員認真做好課堂評析,即對某一教育教學活動從背景、教學方式、效果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評價,并加強反饋交流,促成群體智力的互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