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杰出青年先進事跡申報材料
四、深化改革 謀求發展 開創嶄新局面
自2000年7月至今,先后擔任計算機系副主任、主任、計算機學院院長。面對高等教育的激烈競爭,抓住高等教育快速發展的契機,提出 “建設國內知名、省屬一流的計算機學院”的目標。組織學習高等教育理論和高等教育管理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深化內部改革,短短4年間,計算機學院迅速壯大,教師人數從23人到55人,其中引進教授2名、博士3名;本科專業從1個到3個,學生人數從400余人到1234人;“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獲得了批準;縱向科研課題從無到有,科研經費翻了兩番。短短4年間,不僅很快開創了學院工作的局面,而且使得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整體工作踏上了新的臺階。
從負責專業教學的組織、科研管理、實驗室建設、研究生教學和學科建設等工作到主持全面行政工作,投入了極大的精力和熱情,身先士卒、科學管理、熱情服務,以堅定不移的工作原則、堅持耐久的深入調查、堅決縝密的工作作風、堅韌不跋的工作精神,受到領導、同事和教師們的一致好評。
在學科建設方面,以機器人足球技術研究在國內形成的良好影響為背景,從凝練學科方向、加強隊伍建設、促進科研工作的宏觀決策,到召開研討會議、組織申報材料等事無巨細,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在評審過程中獲得了專家的好評,并建成“計算機應用技術”學校重點學科,成功獲得了“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學位點的批準,同時也獲得了學校重點扶持學科“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的碩士點立項,成為武漢化工學院新興學科方向的代表。
在專業建設方面,深入調研、全面分析,以湖北省經濟建設中的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師資引進與培養為基礎、培植專業方向、改善實驗條件,通過向教育部專業評審委員會專家的學習和自身的不斷努力,成功申報了湖北省第一批“網絡工程”專業。
在此期間,不斷鉆研高等教育管理規律,逐步摸索了適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的專業教學體制,形成了人才培養的特色;不斷促進科研工作的開展、加強科研工作的管理并為課題組做好服務,使學院縱向課題取得零的突破之后,又在水平上不斷提高,成果上日益豐富;在有限的投入下高質量的完成專業實驗室的建設,同時保證了全校計算機課的教學;經常深入調查,將學生工作與教學、科研等工作緊密聯系,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和良好學風的形成。朝著“建設國內知名、省屬一流的計算機學院”的目標快速前進。
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獎勵。被評為學校的先進工作者1次、優秀共產黨員1次。2001年4月,在武漢化工學院第六屆優秀青年的評選中名列十佳之首,并當選為第十屆湖北省青年聯合會委員。2001年7月,被評為湖北省高校系統優秀共產黨員。2002年9月,榮獲武漢市杰出青年科技創新獎。2004年當選“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