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縣文明和諧單位申報材料
新二中工程于2oo6年5月動工,XX年9月竣工,并于當月實現了學校的整體搬遷。該工程總投資7000余萬元。校園建設分兩期進行,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的全部建設,建有一、二號教學樓、辦公實驗樓、多功能報告廳、學生公寓、餐廳及弧形連廊、鐘塔,一期工程總投資4945萬元。二期工程將建有400米環形道標準塑膠運動風雨操場、體育看臺等,用地28500平方米,需投資960萬元。現在新建校已按“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要求”配置了圖書、儀器、文體器材、課桌凳、辦公用具等現代化教學配套設施,投資1350.5萬元。新校規模由原先的24個初中教學班擴大為42個初中教學班,可安置在校生2300余人,近期住宿生1000人左右。新建的學生公寓和后勤服務中心,大量安置了原在城內賃房讀書學生的食宿,大大減輕了農民負擔,使農民的孩子可以享受到和城市一樣的優質教育。
三、著眼重點,解決熱點,讓政策保障教育均衡發展
人民生活富裕了,對孩子受教育的要求也提高了,孩子在學校能不能受到一樣的看待,一樣的教育就成了他們對當前學校辦學滿意不滿意的標準。
(一)實行均衡教育發展的關鍵,是給家長和學生以公平教育的環境
我們認真執行省、市、縣規范辦學要求,堅決貫徹上級招生精神,招生編班、教師搭配實行全程性“陽光作業”,著實解決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二是學生座位調配實行前后和左右每周一輪換制度,不搞特殊座位。三是家長會讓家長發言,為學校發展和班級建設建言獻策,共同參與教育教學管理。通過以上做法,在校內努力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和公平競爭。
(二)三項承諾,建立新型師生平等關系
學校的首要任務是育人,而育人的關鍵在教師,只有建設一支思想道德合格、業務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才是質量致勝的根本保證。為此學校根據《晉中市規范教師辦學行為十不準》,結合工作實際,讓全校教師達成了“三條規定”和“一個制度”協議。三條規定,即:1、校園內嚴禁打麻將、打撲克和下象棋等變相賭博活動;2、不得向學生收費或指定學生到指定地點購買圖書資料;3、不得向學生開展以贏利為目的補課。凡違反上述規定的教師,一經查實、取證,情況屬實,本人聘書就地解除。一個制度,即:所有教職工進入校園后,無論騎自行車還是騎摩托,都要下車,推車步行到指定車棚存放。由于要求學生做到的教職工首先做到了。教師在學生眼里的新形象樹立起來了,公平、公正、和諧的育人氛圍形成了。
(三)經費保障,讓錢真正花在學生身上
我們嚴格執行寄宿生伙食補貼政策,實行全程“陽光作業”, 讓國家的伙食補助真正花在貧困學生身上。為讓惠民政策家喻戶曉,學校將楊縣長的《告學生家長書》人手一份發到學生手中,將國家住宿生補助標準公示,讓每一位住宿生都有權享受到國家的溫暖,讓政策保護寄宿生。從XX年至XX年春,學校積極響應黨的好政策,依章辦事,將列年學生免教科書費如期、如數發放到學生手中。共免教科書費:234720.84元。
四、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均衡教育
近年來,學校緊緊圍繞縣教育局“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工作要求,堅持在教學過程中實現教育教學工作的均衡發展。一是每年年初訂定教師考評細則時,從學生綜合能力和諧發展著手,在教育導向上引領教師的教學行為,讓整體配套和協調發展,成為教師的自覺行動。形成一個班級的教師就是一個團隊,一個年級的教師就是一個團體,一個學校就是一個團結協作集體的教學氛圍。二是堅持抓好教情、學情分析跟蹤。課堂小結進行質量分析,剖析教情學情,落實優中差,實施分層優化,因才施教,求得分析中的提高。年級分析會上,班與班進行比較,與兄弟校進行比較。學科分析會上,同年級同學科教師進行比較。及時信息反饋,扶弱補差,齊頭并進。三是抓緊抓實常規教學的“備、講、批、輔、查”,從教師平時習慣入手,促進教師良好教學習慣養成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高,使他們嚴謹治教,學高為師,行為世范。四是著眼學生全面發展,堅持主副科并進,突破“重成績提高,輕視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舊有課程模式。對副課教師的工作量,課時,器材場地配備做到有關標準要求。現在我校班班有多媒體教學設施,與教育網互聯,學生不僅能學到信息技術教育的相關知識,而且能通過教育網查找、下載學習中所需的有關信息。音體美特長生活動堅持開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