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縣文明和諧單位申報材料
五、示范引領,促成城鄉教育一體化,整體提升全縣初中教育辦學水平
遷入新校區,學校立足于全縣人民給二中提供的新的發展平臺,積極發揮學校在全縣初中基礎教育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大力促進城鄉教育一體化進程。1、每年派出優秀骨干教師到鄉下中學支教,完成一學年480學時的支教任務。讓他們在支教中把自己的知識奉獻給鄉下學生,把自己的先進方法和先進經驗傳遞給鄉下同仁,同時使自己在鄉下得到鍛煉,學習鄉下教師艱苦執教的奉獻精神,促進自己教育教學水平、工作思想水平的提高和育人觀念的更新。2、鑒于學校已具備了教學設施設備,校園環境美化綠化一流的條件,積極配合上級部門主辦各級各類專題報告研討會,以加大學校開放辦學力度,促進學校各項工作深入開展。通過開放辦學,不僅讓二中師生學到了社會知識,了解了政策,引進了外面的先進管理和教學經驗,更讓社會認識了二中,了解了二中,真正讓二中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進入新校園,可以說學生享受到的是與城里孩子一樣的辦學條件,接受的是全縣最好的師資教育。學校投資實施遠程教育建設工程,為學生提供網絡條件下的學習環境,學生足不出教室就可以享受到全國名校、名師的課堂教學。
進入新校園,給農村孩子爭取了更多的學習時間、創設了多元化的學習空間,既提高了寄宿生的學習和生存能力,又培養了他們團結、競爭意識。
進入新校園,完善的配套服務設施和高質量的教育教學,使廣大群眾逐步改變了“出家門進校門”的傳統觀念,科學調整布局,實行集中辦學,寄宿制管理,縮小農村與城市學校辦學條件的差距,在教學管理上讓一大批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享受到了城鎮學校的管理水平,讓他們與城里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促進了義務教育快速、全面、均衡發展,使教育公平的實現成為可能,合民情、順民意。
我們深切地感悟到,農村教育只有科學調整布局,堅持集中辦學,才能徹底消除危房,實現城鄉教育的均衡化發展,只有均衡化發展,才是教育的大發展,才可能實現教育公平,讓人民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