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誕節由來和習俗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它是圣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圣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圣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只襪子,等候圣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后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圣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圣誕習俗數量眾多,包括世俗,宗教,國家,圣誕相關,國與國之間差別很大。大部分人熟悉的圣誕符號及活動,如圣誕樹,圣誕火腿,圣誕柴,冬青,槲寄生以及互贈禮物等。
自從圣誕慶祝習俗在北歐流行后,結合著北半球冬季的圣誕裝飾和圣誕老人神話出現了。
圣誕樹
圣誕樹:在西方國家里,圣誕節也是一個家庭團聚和喜慶的節日,通常會在家里陳設一棵圣誕樹(christmas tree)。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圣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圣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圣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征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圣誕禮物。圣誕之夜,人們圍著圣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圣誕卡:圣誕卡(圣誕卡片)在美國和歐洲很流行,也是為維持遠方親朋好友關系的方式之一。許多家庭隨賀卡帶上年度家庭合照或家庭新聞,新聞一般包括家庭成員在過去一年的優點特長等內容。
圣誕襪: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圣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圣誕帽: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里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圣誕帽。
圣誕前夜:圣誕夜(silent night / christmas eve),又稱平安夜,即圣誕前夕(12月24日),在大部分基督教社會是圣誕節慶祝節日之一。但現在,由于中西文化的融合,已成為世界性的一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