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體會: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做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師德師風體會: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做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教育是文明傳承的主渠道,是理想、價值與社會精神構建的主要驅(qū)動力,一個民族、一個社會,道德繼承、文化襲承、歷史傳承主要靠教育來實現(xiàn),這是教育的本質(zhì)特征。黨的教育方針明確提出,必須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與生產(chǎn)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這對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而言,使命光榮,責任重大。因此,只有“對黨忠誠,堅定理想,始終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yè),忠誠于人民教師的光榮職責”,我們才能不辱使命,不負眾望。否則,失去“忠誠”,背離了黨的教育方針,再好的教育手段、教育效果,都會得不償失,甚至走向反面。
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是黨的召喚,是人民群眾對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職業(yè)期許。“忠誠”源于真情,源于真信,源于真心。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源于對黨的宗旨的深刻了解,源于對教書育人使命的真正認同。“忠誠”不是附庸風雅的口號,不是抽象的道德,甚至也不只是一般的道德表現(xiàn),而是一種為了國家和民族利益堅貞不渝、甚至奉獻一切的信念和追求。
對黨的事業(yè)忠誠,需要培養(yǎng);對黨的事業(yè)忠誠,需要考驗。作為一名黨員教師,要應具有很強的觀察事物和獨立判斷能力。忠誠,是不屈的永恒的愛,是堅貞!忠誠,只能源于對黨、對中華民族歷史的深刻了解,只能源于對黨的思想理論體系完全的信服。
忠誠是成就事業(yè)的基礎,是事業(yè)取得成功的關鍵。擁有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意味著我們教師要出色地做好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要主動去做,努力去做,用心去做。“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我們要關懷每一個學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學生,讓每個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素質(zhì)獲得和諧發(fā)展,使他們打下扎實的基礎。我們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我們的關愛中健康茁壯地成長。
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書本知識,幫助學生去發(fā)現(xiàn)、獲取和運用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逐步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懷和健全的人格。要知道,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熱愛關心學生,這才是真摯的師愛,是教師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情感,展示了一個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對祖國對人民對黨的忠誠和熱愛。
對每一個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而言,只有做到了“忠誠”,才會有事業(yè)上的敬業(yè)精神,靜下心來去教書育人,做優(yōu)秀的人類靈魂工程師。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活水”從何而來,又源自于什么?這是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的問題。我想:教育的“活水”應來自于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要求教師具備忠誠的品德。忠誠是每一個人要具有的使命和責任,作為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更要對教育事業(yè)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因為只有責任和使命造就的忠誠,才是真正的忠誠。忠誠一旦在我們心中有了烙印,就會時刻指導我們的教育工作,促使我們在工作中全力以赴,沒有后顧之憂。
教師的責任是教好書育好人,需要有對教育的忠誠,因為忠誠是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活水”之源。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必須胸懷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用鄧--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堅持學習和實踐鍛煉,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分析各種矛盾和現(xiàn)象,增強處理各種問題的能力。同時,要努力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和業(yè)務技能,提高做好本職工作的本領,創(chuàng)造一流的業(yè)績。做一個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做一個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