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七進”活動實施方案
(8)實行法制宣傳教育工作臺帳制度,做好立卷歸檔工作。本機關制定的工作規劃、實施方案、年度計劃、工作總結等重要材料須報法制宣傳教育主管部門備案。
2、加強陣地建設
(1)充分運用網絡、報刊、法制宣傳欄、電子觸摸屏、電子顯示屏等傳媒和載體,建設機關法制學習資料信息平臺,積極組織征訂和學習普法教材和資料,為公務員學法提供條件,營造濃厚學法氛圍。
(2)開展“學法用法模范公務員”和“學法用法示范機關”建設和評選活動。積極參加全省百名“學法用法模范公務員”和百家“學法用法示范機關”評選活動。
(3)創新形式,落實載體,積極開展面向社會公眾和行政管理相對人的法制宣傳教育,積極推行黨務公開、政務公開,樹立機關的良好形象,提高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二)深入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努力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以貼近農民生產生活需要為出發點,緊緊圍繞黨和國家關于“三農”工作的方針政策及省、州關于新農村建設的目標任務,深入開展農村法制宣傳教育;要抓住村干部、進城務工人員、農戶法律明白人這三個重點,堅持傳播法律知識與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并重,堅持普遍宣傳與特殊宣傳并重,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法治實踐并重,積極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全面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
2、實施“八個一”工程:每個鄉鎮設立一個法制輔導站,每個村委會建立一個法律圖書室,有一支法制宣傳隊伍,有一個法制學校(夜校),有一個法制宣傳欄,每個居民小組有一名法制宣傳員,每戶有一個法律明白人,提供一本農村法律知識讀本。各地、各部門要加大向農村地區贈送普法資料的力度,力爭用五年的時間,在農村地區普遍建立起“農民法律圖書室”。縣級以上電視臺、農村廣播網、農民夜校要開辟學法專欄,定期向農民群眾普及法律知識。
3、加強對農村“兩委”干部的法律知識培訓和考核工作,培養農村基層兼職法制干部。普法期間,普遍輪訓農村“兩委”主要負責人,有針對性地組織對法律明白人和進城務工人員的法律知識培訓。
4、積極組織各類文藝團體深入農村田間地頭,演出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法制文藝節目;發揮法制宣傳志愿者和農村老年協會、婦女組織、民兵組織、共青團等群眾組織作用,在農村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教育活動,使廣大農民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學到法律知識。
5、深入開展法律服務進村入戶活動。進一步發揮法律工作者的作用,建立定點幫助制度,由律師事務所掛鉤鄉鎮法律援助工作站,開展基層法律服務工作人員培訓,提高法律服務水平。拓寬農村法律服務領域,組織律師參與“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和鄉(鎮)法律服務“結對幫扶”活動,充分發揮律師在農村法制宣傳、法律咨詢、農民維權、民主法制建設中的作用。
(三)深入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促進和諧社區建設
1、積極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加強社區建設,完善社區功能,建立健全社區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約等規章制度,提高社區法治化管理水平,保障居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2、從居民的生產生活需要出發,結合社區文化建設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區服務活動室、社區廣場等設施和窗口,充分調動社區內機關、團體、部隊、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力量,結合“一站式”服務開展豐富多彩的法制宣傳教育和法律咨詢服務活動。注重抓好青少年、農民工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