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三查三保”活動實施方案
4.排查化解困難行業和企業經營風險。開展穩增長、調結構、防風險促發展活動,分行業、分企業排查問題,切實幫助企業解決一批難點問題,尤其要搞好產銷對接、資金融通等服務,防止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和大規模裁員現象。適時出臺政策措施,支持企業精深加工項目建設,促進骨干企業兼并重組。
5.排查化解企業信用風險。加強對部分重點產業和企業資金鏈、擔保鏈斷裂的監測預警、協調處置,防止因銀行抽貸、斷貸引發企業停產、破產,防止因企業大面積違約還款而出現傳導性、群發性區域風險,造成金融機構集中收貸的連鎖反應。結合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強化金融業對守信者的激勵作用和對失信者的約束作用,提升銀企互信水平。對非正常抽貸、壓貸、斷貸的銀行,依法依規及時查處,嚴肅追責;對惡意逃廢銀行債務的企業,依法依規懲處打擊,最大限度維護金融債權。
(三)查保障民生、服務群眾和社會穩定情況,著力化解各類社會矛盾,確保大局和諧穩定。
各單位各部門要站穩群眾立場,心系群眾冷暖,維護群眾利益,圍繞省委、省政府在保障民生、服務群眾和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出臺的政策,查落實措施、推動力度和實際成效。近期重點抓好9個方面排查工作。
1.排查解決就業方面突出問題。查防止產能過剩行業群體性失業、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情況,鼓勵企業盡量穩崗不裁員,少裁員,防止就業出現大的波動;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出合的支持就業創業政策情況,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2.排查解決教育領域突出問題。對部分地方因管理不善造成學生因利益受損而不滿、部分地方教師的工資待遇未落實造成的集體上訪、招生考試弄虛作假、違規謀利等問題,分類梳理,吃透情況,逐步化解。嚴格落實責任,堅持依法治考,嚴厲打擊舞弊行為。
3.排查解決環保領域熱點問題。全面深入排查大氣、淡水、土壤、固體廢棄物、噪音、輻射等環境風險隱患,加強日常管理、執法監督、部門聯動、司法聯動、執法能力等方面建設,依法查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確保環境安全。
4.排查解決公共衛生領域隱患問題。針對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夏季食物中毒易發多發問題,深入排查公共衛生隱患,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
5.排查解決信訪領域突出問題。查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特定群體穩控化解工作牽頭責任單位的通知》情況,梳理涉軍、涉艾等特定群體串聯引發的信訪問題;梳理因土地征用、房屋征收,非法集資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引發的信訪問題,依法合理加以化解。推進信訪積案、老案化解,對今年前5個月群眾赴京來省上訪重點案件進行督導化解,加強基層基礎,強化源頭治理,把更多不穩定因素吸附在基層,消除在當地。
6.排查解決民族宗教領域不穩定因素。分析研判民族宗教領域維穩形勢,形成預警信息。認真排查化解涉及民族宗教領域的不安定因素,及時發現、妥善處理可能引發不穩定事件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7.排查解決社會治安防控措施落實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圍繞社會穩定、刑事犯罪、公共安全等問題加強分析研判,查找社會治安防控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一步推進技防體系建設,開展群防群治,強化特殊人員管理,嚴防發生重大惡性刑事案件和暴恐案件。
8.排查解決完善醫藥衛生服務,社會保障體系等民生保障措施方面存在問題。查低保發放、新農合、大病醫療救助、城市“三無”人員救助和農村“五保”供養、基本養老保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健全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確保各項民生保障措施落到實處。
9.排查解決基層四項基礎制度建設和特殊困難群體幫扶方面突出問題。查基層四項基礎制度建立情況、運行中存在的問題等,更好地聯系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糾紛。查落實幫扶救助貧困群眾、殘疾人、農村“三留守”人員和下崗職工等各類特殊困難群體相關政策情況,推動完善配套措施,加大執行力度,確保他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除以上25個方面的重點排查任務外,各單位各部門要從實際出發,把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考慮周全,把各類可能存在的隱患排查到位,確保無遺漏無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