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教育實施方案(精選3篇)
誠信教育實施方案 篇1
第一條為了認真貫徹落實省教育廳、人行鄭州中心支行教貸[20__]179號文件精神,為切實加強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培養大學生的誠信意識,促進我校國家助學貸款良性發展,確保誠信教育面覆蓋到每一個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學生,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第二條利用省教育廳下發的誠信教育宣傳光盤,在我校廣泛宣傳國家助學貸款新政策、新模式和新的管理辦法,宣傳相關金融知識及征信知識。
第三條積極與學校宣傳部門聯系和溝通,充分利用宣傳專欄、校報等媒體進行大學生誠信教育宣傳。
第四條充分利用校園網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在校園網上開辟誠信教育宣傳專欄,將積累的資料撰寫成文進行發布在專欄上,將前期貸款學生的誠信事跡如積極還款、提前還款、按期還款、專程主動還款(畢業證已領過)等廣為宣傳,以期收到良好效果。
第五條主動和人行市中心支行加強溝通與協作,積極收集征信知識,把組織大學生觀看人行征信宣傳教育公益片等內容作為日常性宣傳教育。
第六條學貸中心要采取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同時要指導和協助各院系采用多種方式方法對本院系學生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如:組織講座、報告會、座談會等不同形式開展活動。
第七條建立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長效工作機制,將誠信教育、征信知識及相關金融知識的宣傳教育作為新生入校和畢業生離校教育的一項固定內容。
第八條在所有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大學生中,不定期組織開展誠信主題演講活動,通過活動進行誠信教育,并注意收集優秀的演講作品,在校園網專欄上及時發表,擴大影響。
第九條積極開展誠信教育短信征集活動。在對大學生廣泛宣傳的基礎上,動員大學生積極擬寫、上報誠信教育短信。學貸中心收集整理后將上報育廳,由教育廳組織專家進行評選。對獲獎作者給予一定形式的.獎勵。
第十條對所有申請國家助學貸款的大學生,尤其是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大學生,要堅持經常性的開展誠信教育,普及金融知識,增強信用意識。要把此項工作作為一項制度切實抓好。
誠信教育實施方案 篇2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當今社會需要大力弘揚的道德規范。從古至今,人們都把誠信視作修身養性、業立交友的根本。只有以誠待人,以信立業,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信賴,才能使人與人之間更加和諧相處,才能使社會處于良性的發展之中。由此可見,在全社會積極弘揚誠信精神,大力提倡誠信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基地,因此,誠信教育是學校道德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只有教育學生明禮誠信,實事求是,才能培養全面發展的棟梁之才。為了切實搞好此次的教育活動,將工作落實到實處,特制訂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公民道德實施綱要》,根據市教育局發出的關于在全市中小學開展“誠信、親情、生存”三項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進一步抓好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突出三項主題教育活動,倡導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以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二、活動領導
小組:
組長:林永三
副組長:陳英龍、郭忠宗
組員:高利三、陳守山、劉承新、尚峰、吳建南、朱守嶺、各班班主任
三、活動目標:
學誠信榜樣,做誠信少年。
四、活動組織:
在學校黨支部領導下,由校政教處、團委組織,充分利用板報、廣播、宣傳櫥窗等途徑,動員全體學生積極參與此項活動。
五、活動形式:
1、主題班會
2、故事、演講比賽
3、簽名活動
六、活動時間:
20xx年下學期
七、具體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宣傳“誠信”,啟動誠信教育活動。
1、團委利用宣傳窗進行以“誠信”為主題的'宣傳;
2、校領導國旗下講“誠信”,拉開誠信教育活動的序幕;
3、團委下發關于“誠信”主題活動的有關計劃。
第二階段:講誠信故事,學誠信榜樣。
通過收集、講述名人、普通人的誠信故事,以激勵自己,向榜樣學習。
1、宣傳、動員組織學生通過書籍、報刊、網絡等多種途徑收集有關“誠信”的故事。
2、班級開展關于以誠信故事為主題的班會,并推薦1-2名優秀誠信學生報校團委。
第三階段:論誠信自我,做誠信青少年
內容:以“什么是誠信”,開展全校性的大討論,從學生的立場,學生的視角來審視“什么是誠信”。誠信是作業不抄襲;誠信是考試不舞弊;誠信既是尊重他人又是對自己負責;誠信是不講假話等等。開展“一句話話誠信”征集活動。
具體要求:
1、以主題班會為載體,開展關于“什么是誠信”的討論,要求每位同學都要發言,每班做好發言紀錄、上交校團委,并在班里達成班級的“誠信公約”。
2、團委將各班的討論情況予以匯總,并列出具有代表性的誠信公約,予以公布。
3、班主任老師老師挑選出本班最具有代表性的“誠信公約”上交政教處,政教處制定學校誠信條約,予以公布。
4、號召全體學生遵守班級的誠信公約及學校的誠信條約,同時進行全校性的“做誠信青少年”的簽名活動。
第四階段:“做誠信青少年”活動落實階段
1、由班級成立自查小組,對各班的誠信落實情況予以檢查。學校也成立專門小組予以不定期檢查,如最基本的誠信實踐,不抄作業、不亂扔果皮紙屑、不講粗話等。
2、九年級月考,七、八年級期中考試設立無人監考室,由各班部分優秀學生自主報名進入無人監考考場考試。
第五階段:進行階段性“誠信少年”評選、表彰活動。
每班評選1—2名誠信之星,予以表彰。
第六階段:繼續開展誠信教育實踐活動,20xx年誠信教育活動總結。
以“我身邊的誠信故事”為主題征文比賽,講述這半年來發生在我們周圍的誠信故事。
誠信教育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誠信”是道德之基石,是立人之根本,是小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的重要內容。誠信是人類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美德,世界各國均重視國民的誠信教育。中華民族有著數千年文明發展史,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自古以來看重誠信。《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明確提出我國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內容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隨著《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頒布,“誠信”已經逐步深入到我國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各個領域,成為衡量人們日常行為、道德素養的重要標準。
樹木之初重育苗,立人之始在于幼。誠信教育應從小抓起。因此,對小學生的誠信教育的實踐與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主要內容
1.在誠實教育方面:培養學生以誠待人,言行一致,不說謊話,自覺守紀,作業和考試求真求實,不抄襲,不作弊。
2在守信教育方面:培養學生守時、守信、有責任心,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誤,勇于承擔應有的責任,知錯就改。
3.在誠實守信教育的同時,還要加強遵守法紀法規,校紀校規和社會公德的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基本原則:
1、整合性原則:本課題以小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個別與集體跟蹤研究。結合學校開展的主題活動,將圍繞改革課堂教學,拓展校內活動,開辟社會大課堂這三條主線,通過各種活動的設計,達到研究目的。
2、主體性原則:本課題的實施需要教師的充分參與,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更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了解學生和反映學生的實際,重視學生的參與,給學生盡可能充分的表現和選擇的機會,還應特別注意學生參與活動的反饋意見和信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不斷修正和優化研究內容。
3、團結合作原則:育人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僅有學校教育是不夠的。學校與家庭、社會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家庭教育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素質的提高,決定著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在信息媒體日益發達的今天,社會環境對學生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教育實踐中,要注意利用一切有效資源開展教育。
四、實施方法:
1.實踐研究法:邊實踐邊研究,不斷完善。
2 .經驗總結法:從活動開展的大量實踐中,挖掘和總結科學有效的方法,及時推廣。
3.個案研究法:摸清學生的基本情況,抽取部分典型學生或班級作為個案,將課實施前后個案的誠信情況作比較。
4.文獻研究法:研究組成員通過中國期刊網查閱了20xx年以來國內主要教育雜志有關誠信教育等五十多篇文章,兩份關于中小學誠信教育的研究生論文,從而對于本課題國內的研究情況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對本課題中的“誠信”和“誠信教育”等有關概念進行
了必要的闡述與界定。
5 .調查研究法:本課題的調查對初小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的誠信現狀作了必要的調查與分析,并建立學生誠信檔案,為學校開展誠信教育實踐提供了基本依據。
6.行動研究法:在行動研究中,課題組組織學生課外綜合實踐活動,并開展誠信考試簽名儀式,設計了誠信專題教育活動,如誠信主題班會,誠信主題黑板報等,在課程實施中貫徹誠信教育思想的行動研究。
五、活動安排:
實驗周期定為6個月(20xx年12月至20xx年5月)。實驗過程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xx.12—20xx.2)準備階段。
課題醞釀,成立課題組,擬定研究方案,確立申報,邀請專家進行開題論證調查小學生“誠信”的現狀,分析原因,研究對策,制定課題實施方案,為開展研究作好準備。
第二階段(20xx.3—20xx.4)實施階段。制訂階段研究計劃,深入課題研究,開展豐富的誠信教育活動。在此基礎上圍繞課題研究進行經驗總結,撰寫專題論文。
第三階段(20xx.5—20xx.6)課題總結及成果鑒定階段。進行課題研究總結,將實踐探索從理論上加以升華,收集課題資料,對課題研究進行全面總結,撰寫實驗報告,邀請有關領導和專家對課題進行鑒定,撰寫結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