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實施方案(精選5篇)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 篇1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進依法治教工作,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xx省教育廳印發的《xx省中小學依法治校實施方案》的精神,樹立依法治校的先進典型,提高教育系統依法治教的水平,現決定在全市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含民辦學校)開展創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動。
一、指導思想
開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是建立現代學校制度,構建和諧學校,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要措施。通過開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增強學校校長、教師、學生的法治觀念,提高學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辦學的能力,提高學校依法決策、民主管理和監督的水平,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環境,維護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合法權益,保證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
二、組織領導
為加強創建對依法治校示范校工作的領導,市教育局成立依法治校示范校考評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德育工作處,具體負責指導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工作,組織專家對申報學校進行考評等工作。
各區教育局和學校也應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加強對依法治校工作的領導。
三、考評內容
(一)管理制度完善健全情況。依法制定學校章程,經教育行政部門審定并遵照章程實施辦學活動。依法制定教育教學、財務、教師、學生、后勤、安全等各項管理制度,內容合法、公正、公開,并得到切實有效執行。
(二)校內管理體制完善情況。各級各類學校依法建立相應的管理體制。校長、學校黨群組織、學術組織健全、職責明確,依法發揮相應的作用。
(三)辦學活動依法規范情況。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依法實施辦學活動。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依法保障教育教學管理秩序,有良好的校風。學校教師、學生無嚴重違紀和刑事犯罪行為。教育教學質量良好。
(四)民主管理機制健全情況。依法建立學校工會和教職工代表大會并發揮積極作用。實行校務公開,校內監督機制完備。中小學建立學校與社區、家長聯系制度,定期聽取社區、家長對學校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五)教師權益受到保障情況。依法聘任教師;依法提供相應工作條件,保障教師實施教育教學活動和開展教學、科學研究、參加進修培訓等權利。依法保障教職工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和相關的福利待遇。保障教師通過校內民主管理機制參與學校管理。建立和實行校內教師申訴制度。
(六)學生權益得到尊重和維護情況。依法維護學生受教育權,尊重學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保障學生參加教育教學計劃安排的各項活動,無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及侮辱、歧視學生的現象。按照國家規定向學生收取費用,無亂收費現象。建立學生安全和傷害事故的應急處理程序和報告制度,依法妥善處理學生傷害事故。建立和實行校內學生申訴制度,維護學生合法權益。
(七)法制宣傳教育成效。認真貫徹國家和教育系統普法規劃,把法制教育作為學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建立普法責任制,做到有措施、有落實、有總結。按照規定開設法制課,做到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學校領導、教師、學生法律素質明顯提高。學校形成學法、用法、依法辦事的良好風氣。
(八)依法治校工作機制健全情況。學校黨政領導重視依法治校工作,制定依法治校實施方案,定期研究依法治校工作。學校有專門機構或者領導負責依法治校工作。
四、考評標準
為保證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質量,促進建立現代學校制度,市教育局結合我市中小學依法治校工作的實際情況,按照“統一標準、寬嚴適當、分項測評、綜合考評”的原則,把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基本標準具體化,制定“xx市中小學依法治校示范校考評標準”(以下簡稱《考評標準》),作為學校自評申報、區教育局初評推薦、市教育局考評確定依法治校示范校的依據。
《考評標準》設置的一級指標有10項,即領導依法辦學、學校章程與管理制度符合規定、辦學行為規范、安全管理規范、法制教育制度落實、民主管理制度落實、教師權益得到保障、學生權益得到保障、學校權益得到維護、依法治校成效顯著。一級指標劃分成若干個2級指標,形成完整的考評指標體系。
《考評標準》目標價值是:形成學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辦學、依法接受監督的現代學校制度,增強被考評學校領導、教職員工、學生的依法治校的理念,推動學校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環境,維護學生、教師和學校的合法權益,保證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落實。
按照《考評標準》
設置的指標,經過學校自評和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初評,受評學校按照獲得的分數可以分成a、b、c、d四個等級。a級:總評100-90分,具備市級依法治校示范校候選資格;b級:89-80分,具備區級依法治校示范校候選資格。c級79-70分,具備申報創建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資格;d級69分以下,還需要進一步努力才能具備申報創建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資格。
五、考評程序
1、具備申報條件的學校,按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基本標準和《考評標準》,進行逐項自查自評,自評得分在b級以上的,可向區教育局申報。
2、區教育局嚴格按照《考評標準》對申報學校組織初評,對初評得分在b級以上的,擇優向市教育局推薦3-5所學校。推薦材料應包括:
(1)學校自評報告、申報表和考評得分表(按《考評標準》學校自評與區評得分);
(2)區教育局的推薦報告,包括區教育局的初評意見,申報學校依法治校的主要成績和經驗,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整改意見(一式2份)。
3、具備申報條件的市屬學校,按照依法治校示范校的基本標準和《考評標準》,進行逐項自查自評,自評得分為a級的,可向市教育局申報。
申報材料包括:學校自評報告、申報表和評估得分表(一式2份)。
4、區教育局、市屬學校于20xx年10月底前分別向市教育局報送推薦材料和申報材料。市教育局于20xx年11月底前組織專家組分組按照《考評標準》對申報學校進行復評。
5、經專家組評估達到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標準的學校,由市教育局命名,授予“xx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稱號,20xx年首批評定20所左右。
6、在評定的“xx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中,市教育局擇優若干所學校向省教育廳推薦申報xx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六、考評辦法
1、查閱近三年來學校依法治校有關資料。
2、召開學校教職工、學生、學生家長等有關人員參加的座談會。
3、設計依法治校有關問題的問卷進行調查并予以統計。
4、考評時,考評組對二級指標分值可以進行細化,按照不同的二級指標分值要求。
七、有關要求
1、教育行政部門要將推進依法治校工作列入加強教育法制建設,大力推進依法治教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廣泛宣傳開展依法治校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對依法治校工作和創建依法治校示范學校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具體指導,及時總結和推廣依法治校的成功經驗,切實發揮示范學校的帶頭作用,以點帶面,逐步推廣,推動依法治校工作的全面開展,普遍提高學校依法辦學水平。
2、申報學校要認真學習《若干意見》、《通知》、《xx省中小學依法治校實施方案》和《考評標準》,成立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創建活動總體規劃、活動方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工作制度,采取多種形式開展針對性、實效性強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創建活動。
3、申報學校應按依法治校示范校《考評標準》的基本要求準備20xx年1月以來的相關資料。
4、凡申報學校或者具備授予市級以上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經市教育局調查屬實的,取消申報資格或依法治校示范校資格:
(1)學校級教職工在履行職務過程中職務犯罪的;
(2)學校管理制度與依法治校基本要求相違背,辦學活動、管理秩序混亂造成較大影響,或者受到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批評的;
(3)發生嚴重侵害教師、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在校內或者校外造成較大影響的;
(4)發生應當由學校負主要責任的重大安全和學生傷害事故的;
(5)以虛假材料或者不正當手段獲得依法治校示范校稱號的。
5、市級依法治校示范校每兩年評定一次;同時對已評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進行復查,復查不合格的,限期整改,經整改仍達不到合格標準的,取消“xx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稱號;復查合格的,繼續保留“xx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稱號;對特別突出的市級依法治校示范校,市教育局將向省教育廳推薦申報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6、在依法治校示范校的推薦考評中要堅持標準,寧缺毋濫。
7、各區教育局可按“xx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的考評內容和《考評標準》,評定本區依法治校示范校。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創建“平安校園”為基本標準,堅持抓早、抓好原則,把法制教育作為德育的主要內容,真正納入學校德育工作軌道,在全校深入開展學法、懂法、守法的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形成人人自覺遵紀守法的新局面。
二、任務目標
1、法制教育、政治思想教育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有機結合起來做到法制教育制度化、規范化。
2、加強內部法制法機構建設,從嚴治、依法治校。
3、有計劃、有目標、有內容、有重點,形式多樣的對學生進行有關法律常識和法規教育。
4、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使學生受教育率達百分之百。
5、學校無嚴重違紀現象發生,杜絕違法犯罪事件出現。
6、進一步鞏固創建“綜合治理模范校”所取得的成績。
7、法制教育要以政治課、思想品德課中的.法律內容為主,分層次、有重點進行實施。
三、具體內容及周次安排(詳見學期重點規范檢查表)
四、方法步驟
1、加強領導,狠抓落實。成立學校普法教育領導機構,職貴明確,分工到人,確實把工作落到實處。構建家校網絡,集教育之全力為法制教育服務。
2、通過班隊會、班主任工作例會等行之有效的形式,初步樹立法律意識,了解和掌握有關法律常規條款,如《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常規。
3、為法制副校長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進一步發揮學校法制副校長的教育作用。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我校與白云警務區的共建共教關系,聘請有關干警為學校普法教育校外員輔導員,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培訓。
4、營造法制教育的氛圍,并針對學校存在的問題、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結合早會、隊會及時開展教育。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落實到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做到依法治教,努力實現由提高法律意識向提高法律素質的轉變,實現教育管理和學校辦學從主要運用行政手段向主要依靠法律手段方向的轉變,以教育部及各級關于加強學校法制教育工作文件精神為指針。
二、目標與任務:
1、通過在我校廣泛深入地開展法制教育活動,尤其是使學生掌握應當懂得的基本法律常識,明確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明確法律法規與道德的關系,明確罪與非罪的界限,明確違法與守法的區別,使學生從小養成自覺地學法、用法、守法、護法的良好品質。
2、為了進一步把我校法制教育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我校一如既往地在廣大師生中進行法制教育,并把普法教育,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作為創建文明學校,培養文明之花的重要工作來抓。
三、具體措施和實施辦法:
1、領導機構:
組長(校長):魏剛
副組長(副校長):肖澤
成員(各班主任):江
2、學習內容:
①行為規范教育。
本年我校法制教育可先從《守則》和《規范》為切入口,通過《守則》和《規范》的學習,養成良好的守紀習慣,要求各個學生能背記,能對照,會執行,同時利用黑板報、宣傳櫥窗等宣傳陣地進行有關學校課間、午間紀律、*紀律、兩操紀律、放學排隊紀律、杜絕花零錢買零食紀律等各項規定的宣傳。守紀是守法的最基礎的環節。
②法律常識教育。
對學生進行與之密切相關的有關法律常識的教育,包括《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等。要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和責任以及自己所擁有的權利。
③遵守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德的養成教育。
通過法律常識的教育,接下來就可以明確地向學生指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知道法律、法規有法律的約束力和強制力,要學會對自己行為的控制。
④樹立自尊、自律、自強意識。
要讓學生知道自尊、自律、自強的含義。自尊是指自己要尊重自己,不許別人侮辱自己,自己也不必向別人卑躬屈膝;自律是指自己要管好自己,自強是指自己要有一種奮發向上的態度。
⑤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
辨別是非能力是一個判斷對錯、合法違法等情況的基本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是一個人不接受外來的不良影響,進行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會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影響,必須要通過多方的比較、判斷、分析等訓練,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3、把法制教育納入教學計劃。
將法制教育納入教學計劃,真正做到計劃、教材、課時、師資、考試五落實。同時做到五結合:即法制教育與思想相結合;條文灌輸與形象教育相結合;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思想教育與行為訓練相結合;面上教育與重點教育相結合。組織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學法的積極性。
4、每學期第九周定為法制教育周。
①、請鎮派出所工作人員到學校上法制教育課。
②、學生通過聽法制教育課,一、二年級的學生人人講心得體會,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每人都要寫心得體會。
③、各班班主任在班隊活動的單周要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活動。
④、每學期定期出版兩期法制墻報,定期張貼法制畫刊。
⑤、結合法制教育內容,開展“做一個合格小公民”、“法在我心中”、“遠離毒品、珍愛生命”、“少年法庭”等主題班、隊活動,使法制教育進一步形象生動化。
6、把法制教育納入班級管理。
①、面向全體學生,制定各種條例。
②、把普法教育列入“三好學生”評比活動。要求學生人人遵發守紀。
③、學生中有違法亂紀行為的不得參加三好學生、文明學生、優秀少先隊員評比。
④、成立學生家長代表、學生代表、值周教師組成的文明監督員,監督師生對法律的貫徹落實情況,及時查漏補缺。
⑤、利用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學生法律素質為目標,深入開展法制教育,大力推進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與法治實踐相結合、與科技文化教育相結合、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不斷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和自我保護意識,大力營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努力開創我校學法制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活動目標
對學生要著重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觀念教育,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權利與義務意識、守法用法意識,進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提高學生明辨是非、自我保護能力,不斷提高廣大學生的'法律素質,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行為。
二、活動主題
做知法、守法楷模,建和諧、文明校園
三、活動形式
組織開展六個一活動:學校開設一場法制報告會、出一期法制教育專欄板報,召開一次班級法律主題班會、舉辦一次知識競賽,致學生家長一封信、開展一次比賽活動。
四、活動內容
重點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對學生進行法律啟蒙和法律常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分辨是非能力,養成遵紀守法習慣。
五、活動步驟
1、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學校要利用校園廣播、板報、升旗儀式、班隊會等宣傳教育陣地,加強學校法治文化建設,通過深入開展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法制教育宣傳月”活動,在校園中營造學法、用法的濃厚氛圍,對教師、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發揮學校法治文化建設在法制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具體要求:各班辦好一期法制教育黑板報、開好一次法制主題班會。
2、堅持發揮學校課堂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基礎性和主渠道作用。使法制教育成為學校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充分發揮《品德與生活》及《品德與社會》課在法制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在相關學科教學過程中根據青少年學生身心成長的特點和接受能力,滲透法制教育內容,把傳授知識和法紀教育融為一體,不斷提高法制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3、建立和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網絡。一是聘請學校兼職法制副校長,開展法制專題講座。二是通過開辦家長學校、向家長宣傳法律知識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長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更好地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
六、工作要求
1、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學校高度重視法制教育工作,成立法制教育組織領導機構。
2、認真總結,推廣經驗。學校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及時總結推廣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好經驗、好作法,認真解決工作開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提高我校學生法制教育工作的水平和實際效果。
3、注重實效,講求方法。學校將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把“法制教育”有機的融入形式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中,力爭在提高學生知法、守法、用法上有新提高。
法制教育實施方案 篇5
為深入貫徹落實邯鄲市教育局《關于開展師德師風教育與法制教育專項行動的通知》(邯教師﹝20xx﹞19號)要求,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廣大教職工師德水平和法制觀念,杜絕侵害學生合法權益事件的發生,加強和諧校園建設,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行動措施
1、進一步落實各項規定。各學校要全面認真落實《邯鄲市“三師”建設實施標準(試行)》和《邯鄲市教育局關于禁止公辦學校在職教師有償家教的管理辦法(試行)》,《邯鄲市中小學教師行為規范》和《邯鄲市教職工六條禁令》,規范教師道德行為,做到在教師個人行為上有對照,在學校管理上有規范,在評價考核上有依據。嚴厲查處道德敗壞、體罰侮辱學生和在職教師有償家教等違規違紀問題,情節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依法依歸給予調整教學崗位、黨紀政紀處分或撤銷教師資格、解聘、追究法律責任等處分。同時,對師德建設監督不力、查處不到位的學校領導和當地教育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追究責任。
2、加強教師普法工作。根據教育部《關于貫徹全國教育系統“六五”普法規劃進一步加強教師普法工作的通知》要求,將全區教師普法學習納入教師任職培訓、崗位培訓、繼續教育等課程體系中,組織廣大校長和教師認真學習憲法、刑法、未成年保護法等基本法律,學習保障和落實國家教育方針、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等內容的法律知識,學習維護和保障學校、教師和學生合法權益的法律規定。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廣大教師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樹立和自覺維護教師良好形象。
3、建立師德師風教育與法制教育工作機制。將師德師風教育與法制教育列為教師培養和職后培訓的重要環節。對學校班主任等德育工作者進行師德教育專題培訓。把師德教育與法制教育作為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的首要任務和重點內容。在加強和改進教師思想政治教育、職業理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的同時,重視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將師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納入到教師資格和準入制度中,作為中小學教師培養體系的一項重要內容。
4、樹立典型,正面引領。以慶祝教師節為契機,集中開展師德宣傳教育活動,重點宣傳優秀教師的先進事跡,大力表彰師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和感動邯鄲教育人物,堅持團結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樹立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先進典型,為師德師風建設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創新師德宣傳模式,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以及校園網等宣傳陣地,注重運用微博等新媒體,依托地方媒體、教育媒體、校內媒體開辟優秀師德典型專欄,組織專題訪談活動,打造立體宣傳格局。
5、加強監督,建立師德師風考核工作機制。建立師德評價制度,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重點實施師德過程性考核。市教育局將把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測評結果作為各教育行政部門政績考核、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作為教師評優評先、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進一步完善學生、家長和社會共同參與的師德和法制監督機制,把組織監督與群眾監督結合起來,建立學生、家長和社會評價制度。建立面向教師、家長、學生、社會的意見箱、投訴電話等監督舉報渠道和反饋平臺。
二、方法步驟
專項行動從20xx年6月開始,12月底結束,分四個階段。
(一)宣傳動員與培訓學習階段(6月下旬到8月)。
1、制定方案。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師德師風教育與法制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方案要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在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機制等方面有所改進和創新。要在針對性、時效性上下功夫,克服形式主義和一般性的號召,確保專項行動收到實效。
2、開展培訓。學校要有計劃有步驟地抓好學習教育活動,集中學習和個人學習相結合,學習《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保護法》、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邯鄲市中小學教師行為規范》、《邯鄲市教職工六條禁令》、邯鄲市教育局《“三師”建設實施標準(試行)》等有關法律法規和相關文件。提高教師的法律意識,增強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要求每名教職員工要撰寫20xx字以上的學習體會文章。
(二)開展師德學習反思周活動(8月下旬)。每位教師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對照相關材料,做好自查和反思,重點做到四查:一查是否存在不按要求完成任務、不認真備課上課、不認真批改作業和不認真輔導學生等損害學生利益等情況;二查是否上課留一手、下課亂補課、進行有償家教、私辦補習班等情況;三查是否存在亂收費,向學生和家長推銷或變相推銷商品和課外書刊、教輔資料等情況;四查是否存在以教謀私,接受學生或家長的宴請,向學生和家長索要或變相索要財物等情況。每位教師都要撰寫師德學習反思資料,并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著力解決師德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自身職業道德水平。各學校也要對本學校在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法制教育方面存在問題進行認真的梳理和反思,并撰寫本校的師德反思材料,重點查找本學校存在的法制觀念淡薄,教師體罰或變相體罰、侮辱傷害學生的現象。
(三)開展活動與表彰典型階段(9—10月)。
1、開展“三師標兵”評選活動,開展“尋找身邊最美教師”活動,大力宣傳優秀教師事跡。
2、開展教師師德和法律知識專題考試活動。
3、開展中小學師德論壇征文評選活動。
4、舉辦叢臺區班主任德育工作培訓會。
5、開展學生家長和社會評議教師活動。
(四)總結提高階段(11月—12月)。
學校要針對專項行動開展過程中暴露出的突出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和總結,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重點,落實整改責任和措施。對存在師德問題的教師,由學校黨組織對其進行誡勉談話;對嚴重違反師德規范的教師,嚴格按程序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年底,各學校要組織一次師德師風和法制教育專項活動,邀請部分學生及家長、黨政機關、社會各界人士參加,廣聽取意見,進行群眾滿意度測評,對師德師風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并上報。通過專項行動,要解決好師德師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力弘揚高尚師德,力行師德規范,使全體教師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理念,規范教育行為,提升教師的政治素質、職業道德水準和法制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