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實施方案(精選3篇)
推進實施方案 篇1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堅持“以人為本”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為確保我鄉學校師生生命財產安全,保障教育事業健康發展,扎實開展學校防汛和安全工作整治,清查、整改各類安全隱患,杜絕和遏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為教育事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按照《臨沭縣教育局關于做好汛期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通知》(沭教安衛字[20____]12號)的精神要求,結合我鄉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二、整治重點
1、加強校舍安全管理。完善校舍安全預警機制,針對汛期到來后極易造成的基礎浸泡、下陷、墻體酥松、屋頂漏雨等不安全因素,各學校要對學校校舍設施進行全面排查,重點加強事故多發區域經常性安全檢查工作。
2、加強汛期游泳安全管理。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管理職能和學生家長監護人的監管職能,嚴格控制學生到校時間,全面了解學生課余時間活動情況。教育學生不準在無家長和老師帶領的情況下私自游泳,嚴禁到無安全設施、不熟悉的水域、水庫、池塘、江河和無救護人員的水域游泳,確保學生不發生游泳溺水事故。
3、深入開展學校安全教育活動。一是要按照《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在學科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滲透公共安全教育內容,或利用地方課程,采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系統掌握公共安全知識和技能。二是通過舉辦出行安全、食品安全、計劃免疫、預防流行病、防溺水,防雷電傷害等專題講座,讓師生掌握公共安全常識。三是通過開展防火、防震、防暴風雨、防溺水等應急演練,增強學生的避險自救能力。四是充分利用廣播、板報、墻報、宣傳欄、文化長廊等設施和班會、主題隊會、團隊活動等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日常安全教育。
4、加強防雷電傷害安全管理。學校建筑物應按照有關規定定期檢查維護。開展雨季雷電知識講座和防雷擊常識教育,教育學生雷雨時,不在大樹下避雨,不使用金屬桿雨傘,盡量不騎自行車,要遠離陽臺、金屬欄桿、金屬防盜網、電線等導體及建筑物外墻,不使用水龍頭、淋浴器,盡量不使用電話,同時,關閉電視機、電腦等用電設備。遇到雷雨天氣時,在室外活動師生應立即進入教室并關好門窗。
5、進一步加強值班值勤工作。汛期要完善學校領導帶班和教師輪流值班制度,在學校操場、樓梯、樓道口、廁所門口等學生活動頻繁,易造成擁擠的部位加強值班和巡查,確保不發生擁擠和事故;堅持門衛值班制度,建立并嚴格執行外來人員出入登記制度,未經允許,外來人員不得進入校園。上學、放學時間安排值班人員輪流值勤,確保不發生交通事故。
推進實施方案 篇2
為貫徹落實市教育局《全市教育系統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實施方案》和區安委會《惠山區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行動實施方案》精神,全面排查整治幼兒園存在的安全事故隱患和薄弱環節,有效防范和杜絕安全事件發生,保障師幼生命和幼兒園財產安全,為創建“平安校園”奠定堅實基礎,結合本園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組織領導
為確保排查理治工作取得實效,成立幼兒園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工作目標
結合幼兒園實際,積極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活動,認真落實安全監管責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做到明確工作目標,強化責任意識,加強措施手段;通過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隱患,將各類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師幼生命財產安全,促進全園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三、排查和治理重點
結合教育局工作方案要求和我園實際,此次排查整治重點如下:
1、責任制落實情況。制定各級安全管理責任制,層層簽訂安全責任書;建立安全工作會議、安全隱患臺帳制度;認真填寫安全檢查記錄;嚴格執行定期安全檢查、事故責任追究制度。
2、消防安全。主要排查消防設施設備達標情況和安全運行狀態,包括消防器材、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日常工作狀態情況。
3、用電、戶外活動安全。主要排查燃氣、用電、戶外玩具等設施的使用、維護情況及教室存在的安全隱患情況。
4、校園安全。對規定范圍內周邊環境進行摸底排查。
5、教育安全。排查安全教育課程計劃、課時、教學內容的落實情況;開學初、放假前進行安全教育的情況。
6、車輛安全。園門口禁止停放車輛,保證園門交通暢通。在入園、離園時間段有行政執勤老師配合保安一起執勤,確保幼兒來園、離園安全。外出集體活動嚴格執行教育局相關規定,手續齊全。
7、飲食安全。排查食堂設施設備,做到及時維修;食堂從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上崗;食堂有衛生許可證和定點采購、索證、留驗制度;進貨渠道合法,臺賬內容齊全。
四、工作原則
(一)堅持單位自查和區督導檢查相結合,以單位自查為主,按照市教育局、區安委會的要求,全面落實學校安全主體責任,認真進行全面自查,全面排查本單位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隱患和問題,認真制定整改措施。確保安全隱患整改到位。
(二)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檢查、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避免出現管理缺漏現象,對監管責任不落實導致的安全事故,依法追究其管理責任。
(三)堅持檢查、整改、復查原則,切實消除隱患。對檢查中發現的不能立即整改的隱患和問題,制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及時復查,切實消除隱患。按照“誰檢查、誰負責,誰驗收、誰負責”的原則,對因檢查不全面、不徹底或不及時進行復查驗收而導致事故的,依法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五、工作步驟
此次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自20____年8月下旬開始,至20____年10月底結束,分三個階段進行。
(一)動員部署階段(8月25日前)
1、制定方案,組織幼兒園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
2、做好宣傳工作。采取多種形式,及時將市局關于開展排查整治工作的意見和要求傳達到師幼中去,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排查整治工作的緊迫感和自覺性。同時加強安全培訓,使師幼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識和方法,提高防危避險的能力。
3、每周進行一次學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并按規定及時上報。
(二)自查整改階段(8月25—9月20)
1、依據制定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方案,組織人員對本單位的安全工作進行認真自查,及時發現各種安全隱患。對檢查出的安全隱患和問題及時整改,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制定好防范措施,專人負責,并及時上報教育局,確保不發生事故。做好工作檔案,對發現的隱患建檔,進行臺帳式管理。
2、迎接教育局督導組來園對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進行專門檢查,對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一盯到底,直至整改完成。
(三)督導檢查階段(9月21—10月31日)。
認真迎接督查檢查組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完善,使隱患排查整改過程形成制度并搞好落實,建立正常的安全管理秩序。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排查整治階段是中心環節,我園將嚴格落實安全檢查責任制,檢查人員要認真、細致,高度負責,客服麻痹大意思想和僥幸心理。園領導親自負責活動的動員、指導、督辦工作,聽取活動進展情況。領導小組定期研究校園安全工作,結合社會形勢、地理特點、氣候特征等,對可能出現的學校安全事件作出分析判斷,制定工作預案,有針對性地解決相關問題。
(二)周密部署,科學安排。學校將精心謀劃,科學安排,完成各階段的規定動作,整改到位,驗收到位。
(三)嚴格整治,保證質量。對發現的問題和隱患及時整治是此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抓實抓好,確保質量。行動結束后,學園將對行動開展情況進行總結,并將此項工作納入目標管理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
推進實施方案 篇3
為加快消除農村公路安全隱患,改善農村交通通行安全條件,保障廣大農民群眾安全出行,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國發〔20xx〕30號)、省政府辦公廳《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閩政辦〔20xx〕137號)有關部署和《福建省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實施管理辦法》、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年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實施方案》,我市決定于20xx-20xx年實施“年千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20xx-20xx年,用3年時間全面完成建制村通客車公路安保工程,通過對事故多發點隱患整治完善提升已實施安保工程路段,全面提升農村客運安全通行條件。
二、實施目標
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4800公里,其中,縣道1200公里,鄉村道3600公里。具體年度目標為:
(一)20xx年: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1590公里,其中,縣道790公里,鄉村道800公里,完成8個未通客車建制村公路安保工程,縣道安保工程實施率從33%提升至78%。
(二)20xx年: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1750公里,縣道安保工程實施率達100%。
(三)20xx年:實施農村公路安保工程1460公里,完成剩余的已通客車建制村公路安保工程及事故多發路段隱患整治。
三、實施內容
(一)在急彎、陡坡及事故多發路段加設警告或視線誘導標志和路面標線;(二)在視距不良的回頭彎、急彎等危險路段加設凸面反光鏡;(三)在長下坡危險路段和支路口加設減速設施;(四)在路側有懸崖、深谷、深溝、江河湖泊等險要路段加設路側安全護欄或鋼筋砼防撞墻;(五)在沿線村莊、平面交叉等設置指路標志等;(六)路基寬3.5米的通行路段強化安保設施設置;(七)視距不良的急彎,改善線形,拓寬道路,增加視距。
四、實施步驟及要求
(一)全面及時排查
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路部門按照省政府《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部署,參與縣級人民政府組織的農村公路安全隱患路段聯合排查。
(二)科學制定計劃
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和公路部門根據分年度實施目標,按“先急后緩、先重點后一般、先縣道后鄉村道”原則,制定“年千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具體實施計劃,分步開展事故多發點安全隱患整治。暫時無法整治的危險路段應先行增設固定式警告、指示等標志。
(三)嚴格實施標準
農村公路安全設施設置應達到福建省地方標準《農村公路工程建設標準》(DB35/T740-20xx)要求,優先實施《福建省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實施指南(試行)》一類指標路段,并分步完善達到交通部頒《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規范》(JTG D81-20xx)、《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實施技術指南》要求。
(四)規范建設程序,加強監督管理
1、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年千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按照“統籌規劃、綜合治理、分級負責、縣為主體”管理機制實施,由我局總體監督管理,各縣(市、區)交通主管部門及公路部門分別為本轄區群養、專養道路安保工程的監管責任單位,公路管養單位為安保工程的建設主體,具體負責安保工程的組織實施及日后運營養護工作。
鼓勵以縣為單位,實行“代建制”,將項目統一委托有經驗和實力的單位承擔建設主體,以更好地保證工程質量。
2、科學設計,嚴格審批。“年千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項目采用一階段施工圖設計, 設計應由具有丙級以上(含丙級)資質的公路設計從業單位承擔。設計單位應加強現場調研和資料收集,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選擇工程措施。安保工程設計需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安監、公安交警、交通(或公路)、農機等部門審查后,按道路管養性質,分別由縣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或公路部門審批,并報市交通運輸局核備。審批內容應明確工程的起迄點、實施里程、工程內容及工程量、工程造價等。經批復的安保工程,其建設規模、技術標準不得隨意變更,若確需變更的應報原審批單位批準。
3、加強監督,嚴格驗收。安保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實行屬地管理,由項目所在地交通、公路主管負責安保項目的質量監督,市交通質監站負責技術指導。各縣級交通、公路主管部門應健全“年千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質量管控體系,落實質量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把好關鍵工序、關鍵部位、主要材料關,重點加大臨水臨崖、護欄、防撞墻等的質量安全管控,質量不達標的及時整改。安保工程完工后,應由縣級人民政府牽頭安監、公安交警、交通(或公路)、農機等部門,按照相關規定聯合驗收。對已驗收的農村公路安保工程,由省公路局組織有關單位并會同市交通運輸局進行抽查核驗。省、市抽驗中如有發現報批工程量和實際建設項目不符,并造成全市省補資金被扣的,市交通運輸局將相應扣回被扣省補資金。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協作。各地交通運輸、公路主管部門要積極主動向當地政府匯報,將“年千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列入縣級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并加強與公安交警、安監、農機等部門溝通協作,做好聯合排查、方案審定、驗收等工作銜接,加強工作組織,合力推進實施。
(二)資金保障和資金管理。
1、市級補助
(1)補助范圍:20xx-20xx年實施“年千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通建制村以上道路。
(2)補助標準:鄉村道5000元/公里,縣道10000元/公里
2、資金來源
20xx-20xx年省級下達我市的農村公路養護分成資金統籌用于農村公路安保工程,不再另行安排和分配。
3、資金管理
(1)省級補助資金和市級資金由南平市交通運輸局和各縣(市、區)交通運輸、公路主管部門負責監督使用。
省級補助資金撥付按照省廳管理規定執行。
市級資金:安保工程設計批復完成后,先行撥付市級補助資金的50%,經省、市交通運輸部門驗收合格后,撥付剩余的市級補助資金。
安保工程資金除省市補助外,其余不足部分由縣(市、區)、鄉人民政府負責籌集。
(2)安保工程資金要嚴格執行國家財政、財務管理的有關規定,實行專款專用,嚴禁截留、擠占、挪用和超范圍使用,要自覺接受審計部門和各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的審計監督,對未能做到專款專用,弄虛作假的,由南平市交通運輸局收回省級、市級補助資金。
(三)績效考核及獎懲辦法。南平市交通運輸局將“年千公里農村公路安保工程”納入各縣(市、區)交通運輸部門年度績效考核,并實行獎懲制度。
(四)總結經驗,及時推廣。省廳已制定出臺《福建省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實施技術指南》,指導規范農村公路安保工程實施。我局將積極推進農村公路安保工程示范路建設,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先進做法和經驗。
(五)加大宣傳力度。積極開展農村道路安全宣傳教育,普及農村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增強公眾交通安全意識,營造更加安全、通暢的農村交通社會環境,從源頭上降低事故可能,實現長效發展。
(六)建立長效機制。一是新建、改建、擴建農村公路應嚴格按技術規范落實安保工程的設計、施工、驗收“三同時”制度,并逐步建立新改建路段運營前安全通行條件專項評估機制;二是結合道路安全綜合整治,對已實施安保工程路段進行完善提升,逐步按技術標準設齊、設全安保設施;三是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責任,加強安保設施日常管養和維修,維護良好使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