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工程施工技術方案
5.4.2 施工前期準備
根據總體施工布置和本合同段橋梁工程設計的結構形式。其中包括地形、地貌、外部環境、水電設施、進場道路等,工程開工前對施工現場需進一步進行調查、核實。并結合我公司的實際技術能力,編制詳細的實施性施工技術方案、項目質量保證計劃和材料供應計劃,進一步明確工期進度計劃、工期控制點,以及關鍵工序控制和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報請監理工程師批準后認真組織實施。施工前期工作準備內容,主要有施工進場便道、臨時供水、供電、生產生活臨時用房的搭建、資料堆場的硬化處置、各種原材料的進場檢驗和試驗,以及進場設備的裝置和調式,為正式開工做好一切準備工作。
5.4.3 施工力量安排及施工任務劃分
根據總體施工安排。本著高質、高速圓滿完成本合同段橋梁工程的施工任務,以及本工程設置橋梁工程的結構設計特點。擬安排我公司具有較強施工能力和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橋梁工程隊承擔本合同段所有橋梁等結構物的施工建設任務。施工機械設備配備主要有強制式砼攪拌機、砼輸送泵、鉆孔樁機、汽車吊、預應力筋張拉及小型運輸、加工設備。
5.4.4 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藝流程
、 鉆孔灌注樁
其中橋墩 32 根,樁長 35 米,樁徑 1.5 米;橋臺 112 根,樁長 30 米,樁徑 1.2 米。根據設計圖紙和地質勘察資料,本工程樁基擬選用 gps-20 型孔底沖擊反循環鉆機鉆進成孔。鉆孔前,橋位處先進行平整場地,清除雜物,場地平整時應設置橫坡或縱坡 , 共設計鉆孔樁 144 根。本工程所有橋梁鉆孔樁均為摩擦樁。以利于排除地表水,尤其是橋墩處,需砍伐樹木、挖除樹根、清理淤泥,排水疏干、拋填片石砂礫等措施,必要時可在迎水面做 2m 寬擋水埝,高于施工水面 1.5m 按 0.5m 間距打設直徑 10cm 木樁,用草袋或水泥編織袋圍堰圍護,再用粘土分層填筑,樁位處的回填土中應不得含有草根、雜草、磚塊等,并用推土機、壓路機推平壓實,保證地基密實穩定,其地基承載力不小于 100kpa 以保證場地不致產生大的沉陷和水平位移。
后橋臺的順序進行施工。 鉆孔樁擬按照先橋墩。
1 施工順序
場地平整 → 定位放線 → 埋設護筒 → 鉆機裝置就位 → 鉆孔 → 清孔 → 鋼筋籠制作、吊裝就位 → 二次清孔 → 灌注砼
2 施工方法:
1 丈量放線:根據設計圖紙用全站儀現場進行樁位精確放樣,并用測距儀或鋼尺對樁中心縱、橫距離核實無誤后方可施工。樁中心位置釘以木樁,并設護樁,放線后由主管技術人員進行復核,施工中護樁要妥善看管,不得移位和丟失。
2 護筒制作及埋設:
并在外圍加強環箍,為增加剛度防止變形,可在護筒上、下端和中部的外側各焊一道加勁肋,護筒內徑比鉆孔樁設計直徑加大 20 30cm 護筒采用 5mm 厚鋼板彎制成型 , 拼縫和接頭不漏水。護筒的制作應有一定的強度和剛度。
護筒埋設采用挖埋法。護筒埋置深度應根據設計要求或樁位的水文地質情況確定,根據土質不同選擇不同的埋深。一般情況埋置深度宜為 2 4m 埋設深度到河床底原土面下 1.5m 處,特殊情況加深以保證鉆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順利進行,可用震動、重壓等措施使其達到標高,護筒頂面應高出水面 1.5m 或高出地面 0.3m 以上,以防雜物、地面水進入井孔內。就位后在四周底部分層回填素粘土并夯實,以防滲漏或防止孔內水頭太高,使護筒底形成反穿孔。
夯填土應均勻對稱。護筒埋設控制水平偏差小于 5cm 垂直度偏差小于 1% 防止護筒位移。
3 鉆孔泥漿
泥漿循環系統由泥漿池、沉淀池、循環槽和泥漿攪拌站組成。泥漿池容積應為樁孔容積的 3 4 倍以上。泥漿循環系統應布置在不影響施工的位置,22 場地,用于設置泥漿沉淀池和儲漿池,并用作臨時存放廢渣場地。
泥漿是粘土拌合物。靜水壓力高,由于比重大。泥漿可作用在井孔壁形成一層泥皮,阻隔孔內滲流,維護孔壁免于坍塌。鉆孔前應儲備足夠數量的優質膨潤土,接通水電管路,以保證正常施工。并根據地層、地質情況配制泥漿,合理調整泥漿的比重、粘度等技術參數。
鉆進至軟土層和液化砂土層時。并有效防止泥漿滲漏、防止孔壁坍塌。 可在泥漿中摻入 cmc 羥基纖維素、硝基腐植酸鈉鹽及純堿、 php 等制成優質泥漿加強護壁以增強排碴能力。
拌制泥漿用水應使用無污染的井水。施工中應注意防止污水滲入泥漿中,周漢河 1# 橋在橋墩樁位處有化工廠污水經過。防止破壞泥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