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課間實施方案(精選6篇)
大課間實施方案 篇1
指導思想:為更好地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落實“陽光體育運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人才,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新課程理念。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為學生每天能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學生健康發展,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教師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變原有單一集體活動形式為年級、班級、項目、場地等多種活動形式并舉。進一步豐富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內容。提倡自制器材和開發利用體育資源,在大課間活動中體現合作、自主、探究的教學理念。以大課間為輻射點,促進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體現良好的校風、校紀和學生的精神面貌,帶動校園文化的建設。使學生能在大自然中、在陽光下、在操場上體驗活動的樂趣,調動師生積極向上的熱情,展現良好的精神面貌,推動學校教育的良性發展,為學校增添活力。同時也為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與發展,融育智、育德于健體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一、組織機構
(一)領導小組
組長:歐加剛
副組長:李昌曉
成員:各年級組長以及體育老師
職責:負責組織領導“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實施、指導、檢查和評比工作,保證“大課間體育活動”正常有序開展。
(二)工作小組
組長:李昌曉
副組長:蘇守玨劉軍
組員:仲兆倉秦泗軍仲崇柱吳軍王桂芹房芳于宗義
職責:負責“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具體實施,包括擬定方案、編排動作、制作音樂、組織訓練等。
二、管理責任制
1、領導負責制:
成立由校長任組長、主管體育領導任副組長;校長、行政領導到操場親自參與活動,同時了解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提高全體師生對大課間活動的重視程度。
2、體育老師負責制:
(1)負責安排、音樂選擇和制作;(2)負責班級活動場所及進退場的安排;(3)組織大課間活動的全過程;(4)負責普及項目培訓。
3、班主任負責制:
要想提高大課間的質量,就必須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作用,因為班主任是凝聚力的核心,有相當強的感召力和約束力,而這些都是由班主任的特殊身份決定的。班主任的主要責任是組織本班學生按時、按要求出操,培養學生體育興趣;正確引導并以身作則;指導學生活動,在大課間活動中負責本班二路縱隊的組織。(每日對班主任的檢查將納入月工作考核)
4、跟班教師負責制:
科任老師必須按照學校的規定,利用每日晨練的時間認真組織學生做操;配合班主任組織本班學生按時認真參加大課間活動;在大課間活動中負責本班二路縱隊的組織。(每日對跟班老師的檢查將納入月工作考核,跟班具體安排待定)
5、少先大隊部負責制:
負責組織評比(1)檢查出操人數;(2)檢查進退場秩序是否整齊,是否有說笑、混亂現象;(3)檢查出操速度;(4)檢查出操質量;(5)檢查每班所帶器材情況;(6)檢查活動是否積極主動;(7)檢查班主任是否跟班,是否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
6、指導老師職責:
(1)要加強安全教育,并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識。
(2)按《大課間活動方案》準備活動器材,做好安全檢查工作。
(3)檢查學生衣著,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
(4)活動時,要做好組織及安全防護工作,防止傷害事故發生。
(5)如有意外傷害事故,要嚴格按照《傷害突出事件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6)及時做好活動記錄,隨時接受各級督查。
(7)和學生一起參與活動,不能做與活動無關的事情。
三、活動原則
1、全員參與、安全第一原則。師生全員參加,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全體健身的目的。嚴密場地、器材管理,落實值周、班主任職責,強化活動過程管理,制定安全預案,全方位貫徹“安全第一”原則。在整個活動中,指導老師除教給學生科學的鍛煉方法外,必須注重學生活動安全,特別是學生在使用體育器材時,必須在老師親自指導下合理使用,杜絕一切哪怕是微小的體育傷害事故。
2、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本著由小到大科學運動規律安排運動量。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從實際出發,以全面落實教學計劃,又不增加學業負擔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課間的課程計劃和內容,將藝術、體育、特色創建融為一體,寓教于樂,寓練于樂。
3、普及與提高相結合原則。活動開展面向全體學生以增強學生體質,體現學生特長為根據,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根據學生的特長,通過相應的訓練,使愛好成為特長。活動注重學生個體特長的形成,又要注重班級特色、年級特色的形成。
4、因地制宜原則。根據我校場小,在校學生多,人均占地面積不足的特點,采取以年級為單位,室內、室外分組活動的形式。室外以學校快樂體育訓練為主,群體競賽為輔;室內以班級特色創建為主,室內游戲、室內體育活動為輔。
四、活動保障
1、認真學習,轉變觀念,達成共識以貫徹新課程理念為主旨,組織老師認真學習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制的意見》和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學生發展之需,使廣大老師深刻體會到:擁有健康才能擁有明天,熱愛鍛煉就是熱愛生命,在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提高質量的工作中,注入快樂體育的全新理念,確立合作、競爭、快樂、主動、健康發展的體育工作觀。
2、加強領導,保證時間,形成制度
以將快樂體育、趣味體育引入體育活動為主旨,強化活動的領導與管理,并建立“日志周評月結”制度,在活動的內容與形式、過程與評價上形成有效管理,充分挖掘校內外各種體育課程資源,不斷豐富和發展活動的內涵,不斷提升活動水平。
3、全員參與,注重評價,強化激勵
堅持學生全員參與,學校黨政工作團結一,緊密合作,教職工全員協作,作為學期考核評價的一項重內容,納入領導、班主任、老師、學生系列考評中,以唯學校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有效開展。
4、活動安全要求與注意事項
(1)穿運動鞋參加活動,衣著寬松,盡可能穿運動服裝,不能裝帶各類堅硬、鋒利的物品,重大集會活動要統一校服;
(2)在指定位置進行規定項目活動,不能擅自進行其他項目活動,更不能亂竄亂跑;
(3)要根據身體情況開展活動,如有身體不適或受傷應立即告知老師;
(4)活動時,同學間要互相協作、謙讓,互相幫助,共同做好安全保護工作,不能互相吵鬧、爭執甚至打架。
6、突發性傷害事件處理辦法
(1)傷情發生后,在場教師必須第一時間對傷者進行處理,了解傷者情況、判斷傷情,傷害嚴重必須立即通知學校領導,并及時送醫院觀察治療或打120急救。
(2)及時通知家長或監護人,妥善做好溝通、安慰工作。
(3)保護現場,了解事故發生經過,調查事故原因,作好有關記錄并保護現場,采集有關證據,以利于對事故做到事實清楚,責任明確。
(4)重大的傷害事故要及時上報贛榆縣教育局。
五、活動評價方法
班級評價:主要評價各班活動的參與面(要求參與面達100%)及班級文體特色的形成。其中,學生參與面40%,特色形成60%。分數與良好班集體掛鉤。
教師評價:主要評價教師組織參加、協調指導學生參與文體活動的表現。其中參與情況60%,協調指導的效果40%。
六、實施內容與形式
“大課間體育活動”在每天上午第二節課后進行,時間為27分鐘。晴天采用集體廣播操、年級特色項目和分班活動相結合的形式,以音樂為背景串聯活動全過程。開展班級體育活動有較大的難度,本學期是以學校開展的各項比賽為導向,在鼓勵學生自主參與各種活動的同時,可根據各項比賽在大課間期間指令性的開展活動,分班自主活動場地具體安排見附表。陰雨天班主任組織在室內活動,先做室內操,再安排室內游戲活動。
大課間室外活動流程:眼操→入場(閃閃紅星)→整隊口令→七彩陽光廣播操→過渡音樂(校園多美好)→兔子舞→過渡音樂(校園多美好)→阿瓦人民唱新歌→過渡音樂(校園多美好)→手語操(感恩的心)→整隊口令→退場(大風車),整個流程時間為27分鐘(含眼操4'40″)。
在音樂聲中,聆聽老師溫馨提示,有序地離開操場,以良好的狀態投入大課間的學習與鍛煉中去。
七、實施時間與步驟
第一階段:分項排練
1、大課間活動體育隊形排練——責任人:班主任和本班體育教師
訓練時間:(第一周)全校各班開始進行大課間活動體育隊形的排練。班主任老師和體育老師全程參與訓練。
全校集訓時間:(第二周至第八周)每天早操、課間時間,全校各班按“大課間活動體育隊形”分年級集訓武術特色項目。責任人:班主任和全體體育教師。
2、年級自主游戲編排和訓練——責任人:全體體育和班主任。
訓練時間:(第四周至第六周)各體育教師利用體育課時間,為所任班級學生編排和訓練好一個游戲活動。
全校集訓時間:(第四周至第六周)每天大課間時間。責任人:班主任和全體體育老師。
第二階段:整體通排
全校集訓時間:(第九周至第十周)每天早操、課間時間,全校正式開始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整體通排訓練。責任人:班主任和全體體育教師。
第三階段:總結評比
第十二周至第十四周開展全校大課間體操比賽,對獲等級獎的班級進行物質和精神雙重獎勵。(比賽通知另發)
大課間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認真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響應“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大力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把學校體育工作作為全民健身運動的重點,切實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質,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二、活動口號
我運動我健康我快樂
三、學習內容
1、眼保健操
2、廣播操
3、校園集體舞
4、隊形隊列
四、實施目標
1.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充分認識陽光體育運動對學生強身健體、陶冶情操、啟迪智慧,以及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堅強和有愛精神,弘揚民族精神的積極作用。
2、開展陽光大課間體育運動與體育課教學相結合,通過體育教學,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陽光體育運動,增強學校體育工作的活力和吸引力。
3、開展陽光大課間體育運動與課外體育活動相結合,保證學生在每天都能到室外去,保證學生每天能有一小時的體育鍛煉時間。
4、建立評比表彰制度,對在陽光大課間體育運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班級給予表彰獎勵,以喚起全體老師對學生體質健康的廣泛關注,支持陽光大課間體育運動的開展。
五、活動安排
1、活動時間
上午:第二節下課10:00——10:30
下午:第二節下課15:40——16:00
2、活動方法
大課間活動由各年級班主任和副班主任組織,在做眼保健操、廣播操和校園集體舞時,每班要保證有兩名領操員領做,在做隊形隊列運動時,每班要有一名領隊員,并喊出本班的口號,班級的紀律和隊形由每班的班主任在前面組織紀律,副班主任在后面組織紀律。
六、落實情況
學校制定考核表,由校少先隊大隊委每天考核,周五匯總,評出本周的“優秀體育班級”并頒發流動紅旗。
大課間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根據“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實施計劃的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落實“生命和諧”教育理念和陽光體育行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的人才。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牢固樹立終身體育的新課程理念,把開展大課間活動作為重要途徑,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在大課間活動中體現出合作、民主、探究的教學理念,以大課間為輻射點,促進體育課堂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切實加強體育工作,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
二:活動主題
我運動我健康我參與我快樂
三、活動要求
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學校有評價
四、活動目標
1、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形成健康意識和終身體育觀,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
2、讓學生有選擇地參與、學習、享受體育,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
3、改革學校課間操,優化課間操的時間、空間、形式、內容和結構,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覺鍛煉。
4、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和諧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
5、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
五、活動原則
1.教育性原則。充分發揮大課間活動對學生進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視活動過程的教育。
2.科學性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堅持從學校實際出發,科學合理的安排大課間的課程計劃和活動內容。
3.全體性原則。大課間活動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人人參與大課間活動。
4.因地制宜原則。因為場地的限制,分區域,分年級進行活動。
5.安全第一原則。要加強安全教育,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
六、活動實施措施
1.時間保障。學校作息時間明確規定大課間活動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40—10:10,早操不包含在大課間活動中,下午4:30--5:20。任何老師不得擠占大課間活動時間,若遇陰雨天就改在室內進行,如:棋類活動,智力游戲等活動。
2.制度保障。為使大課間活動有章可循,杜絕活動開展隨意性,學校教務、學生科、體育組聯合制訂大課間活動,班主任、體育教師負起職責,建立領導督查制、班主任現場督促制、體育教師指導制、大課間活動評比制等制度。
3.人力、物力保障:學校要求師生全員參與大課間活動,活動中教師既是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又是學生的保護者,同時自己也是活動者,這既體現全員參與健身,又能融洽師生關系,有利于構建新型的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大課間活動器材除了學校提供外。更提倡每個班級自制自帶自備活動器材。各部主任協助體育組負責器材的發放、整理和保管。
4.安全保障。學校分部,分班級劃定活動區域,各班學生必須在指定活動范圍內活動,防止出現活動區域不明造成亂串、亂跑等混亂現象。
5.組織保障。學校加強了該項活動的領導,使大課間活動真正落到實處,促進該項活動高質量進行,學校成立了大課間活動領導小組。
七、組織領導
成立大課間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以學校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中層領導和部主任分部負責,正副班主任、任課教師精心組織,體育教師分工指導,人人參與、層層落實、齊抓共管的管理機制。
(一)領導小組
組長:建轉鋒
副組長:王景讓張永勝索曉輝
成員:中層領導、部主任、正副班主任
器材負責人:喬林威馬偉玲
音樂控制:楚玉乾
(二)大課間活動督導、指導小組
組長:索曉輝
副組長:馬偉玲
成員:喬林威楚玉乾張振武史耀武石金戈張君穎
八、活動流程
1、集合:50秒
2、出操:3分鐘
播放進行曲,以此作為開始活動的統一信號。各班按順序列隊到學校各區塊集中。要求做到靜、齊、快。排好隊列后,在原地整隊,橫、縱、斜都要求整齊。
3.廣播操:4分10秒
廣播操《時代在召喚》。這是原來都要做的廣播操,這也是固定的。該操以動作瀟灑、節奏明快、音樂強勁、動感強烈而體現時代特色。
4.分班活動:15分鐘(音樂)
班級特色體育。這部分內容有從學校提供的活動中自主選擇,學校根據不同專業學生專門設計許多體育活動項目,做到每部有內容,活動也有各班自主創編的,有來自民間體育的。體現了自主健體與創新的新課程理念,突出了學生自主活動、主動參與,使學生在合作交流的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學會鍛煉。當然,我們也可以結合學校的傳統項目來編排相關內容,以體現學校的特色。
5.放松操:2分鐘(音樂)
6.退場:5分鐘(音樂)
九:在人員安排方面,每班以班主任為主負責,并分配一個跟班老師,每個體育教師負責相應的部;在場地劃分方面,要講科學,充分考慮學生做操后的流動情況以及活動的項目,盡可能縮小集體活動與自主活動之間的范圍,盡可能減少學生無效的行走,因此,我們常把自主活動場地安排在普通教室的附近,同時還要考慮到樓層等因素。
十、大課間體育活動場地體育教師安排
微機部在培訓樓后(彭艷林)機電部在大操場籃球場(王博)
高考部在小操場(孫國興)幼師部在主教學樓前(郭曉靜)
十一、建立激勵機制
1.實行考核激勵:教務、學生科對各班大課間活動進行評比、表彰和獎勵,對把大課間活動開展情況作為評選先進集體、先進個人和優秀班集體評選的重要依據。
2.鼓勵活動創新:大課間活動除時間統一外,學校鼓勵班主任協同任課老師發揮資源優勢和自身特長,在活動形式和內容上進行開發和創新,打造班級特色,豐富大課間活動內容。
十二:活動注意事項
a)大課間活動時間不得以任何理由擠占或早退。
b)室外活動時間班主任、搭班教師必須管理到位。
c)由于我校學生人數多,戶外集體活動開展起來難度較大,為了能更好地開展體育大課間活動,活動前和活動中要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落實好安全防范措施。
d)活動全程有廣播音樂指揮。
e)廣播操結束,室外活動由班主任、搭班教師直接帶至活動場地進行活動。結束時,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不能亂跑。
f)體育教師進行巡視與指導,活動項目由體育組負責解釋說明。
大課間實施方案 篇4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落實宜興市教育局、宜興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關于開展“切實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專項督查的通知》文件精神,進一步樹立學校教育健康第一的思想,切實推進“陽光體育活動”,有效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豐富學生的體育活動,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和發展,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提高體育活動的質量。根據宜教督(20xx)6號和宜教普(20xx)5號文件精神,特制定本活動方案,以落實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活動目的
1、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并形成健康意識和終身體育觀,確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實處。
2、通過體育活動,促進師生間、生生間的和諧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向上的學風。
3、通過體育活動,讓學生有選擇地參與、學習、享受體育,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
三、大課間體育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王榮清
副組長:毛國祥、邱洪祥
組員:黃華東、趙珍紅、蔣海清、談建強
四、大課間體育活動負責教師:
一年級:吳小仙、趙珍紅
二年級:潘惠芬、朱息妹
三年級(1)班:沈艷、黃繼英
三年級(2)班:潘菊英、潘福南
四年級(1)班:呂明蔚、邱洪祥
四年級(2)班:宗偉、曹雪花
五年級(1)班:李輝芳、毛國祥
五年級(2)班:黃華東、黃漢勤
五年級(3)班:周志娟、吳玲芳
六年級(1)班:史美春、吳秀春
六年級(2)班:沈彩娥、吳立新
六年級(3)班:萬春萍、潘軍
五、大課間體育活動內容
一、二年級:以游戲為主:
晴天:(捉迷藏、丟手帕、老鷹抓小雞等)在校園內進行
雨天:(講故事、猜謎語、背詩歌等)在教室里進行。
三、四年級:一部分可參考一、二年級游戲內容:另加
晴天:跑步、跳遠、拔河、踢毽、跳繩、徒手操、秧歌舞、武術、呼啦圈等。在校園內進行
雨天:(講故事、演小戲劇、過獨木橋、仰臥起座、夾彈子等)在教室里進行
五、六年級:
晴天:跑步、跳遠、跳高、壘球、籃球、乒乓球、跳繩、踢毽、拔河等。在校園內進行
雨天:(故事會和一些喜聞樂見、學生喜歡的,也可以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由學生自由組織、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在教室里進行
以上活動僅供參考,各班都可以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有序地開展形式多樣、學生喜歡的活動。
六、幾點說明:
1、大課間體育活動領導小組對本校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要加強領導,平時經常檢查督促,并組織有關活動方面的交流與評比,樹立先進,帶動全校,保證活動的順利開展。
2、大課間活動期間,有關負責的教師在活動中要認真負責,要重點抓安全教育,堅持不做和杜絕有危險性的行為和動作,始終樹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觀點。要帶領你所負責的學生,創造性地開展體育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體會到運動帶來的樂趣。
大課間實施方案 篇5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認真落實《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堅持一切從學生的終身發展需要出發,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錘煉學生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意志品格,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發展。
二、活動目標
1.開展大課間活動,改革學校課間操,優化課間操的時間、空間、形式、內容和結構,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覺鍛煉。
2.通過大課間活動,優化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設備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發揮其育人效益。
3.通過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促進師生間、學生間的和諧關系,提高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和交往能力,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三、活動原則
1、全員參與原則。師生全員參加,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全體健身的目的。
2、安全第一原則。嚴密場地、器材管理,落實行政值周、班主任、副班主任職責,強化活動過程管理,制訂安全預案,全方位貫徹“安全第一”原則。
3、因地制宜原則。根據我校場地小,在校學生多,人均占地面積不足的特點,采取以年級為單位,分小組活動的形式。
4、科學性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我校從實際出發,以全面落實教學計劃,又不增加學業負擔為前提,合理地安排大課間的課程計劃和內容,將體育融為一體。
四、活動安排
體育大課間活動安排在上午第一節課后,時間為30分鐘。
第一部分:整隊、進場 (3分鐘)第一節課鈴聲響后,同學們隨著音樂整齊的走出教室。
第二部分:自由活動----游戲(18分鐘),在正副班主任的帶領下來到操場做游戲,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活動或游戲(內容是可變的,班主任選擇后上報體育組,選用輕快、活潑的音樂)
第三部分:整隊----隨著音樂的節奏進入操場指定位置準備做操。(1.5分鐘)
第四部分:廣播操《初升的太陽》。(3.5分鐘)
第五部分:結束部分----整隊、退場(時間3分鐘)。同學們隨著音樂有秩序的走進教室。
五、組織機構
組長:張玉翠
副組長:張麗 鄭進聯 王玲玲
成員:各班主任
六、活動時間
上午:7:40預備
第一節8:00 ~~8:30 大課間8:30~~9:00
第二節9:00~~ 9:40 第三節9:50~~10:30
眼保健操10:30~ 10:35 第四節10:45~ 11:25
下午:1:55預備
第一節1:50~2:30第二節2:40~3:20
第三節3:30~4:10課外活動:4:20~4:50
七、制度建設
活動安全,注意事項:
1、穿運動鞋參加活動,衣著寬松,盡可能穿運動服裝,不能裝、帶各類堅硬、鋒利的物品;
2、在指定位置進行規定項目活動,不能擅自進行其他項目活動,更不能亂竄亂跑;
3、要根據身體情況開展活動,如有身體不適或受傷應立即告知老師;
4、活動時,同學間要互相協作、謙讓,互相幫助,共同做好安全保護工作,不能互相吵鬧、爭執甚至打架。
班主任職責:
1、要加強安全教育,并使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知識。
2、按《大課間活動方案》準備活動器材,做好安全檢查工作。
3、檢查學生衣著,了解學生的健康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
4、活動時,要做好組織及安全防護工作,防止傷害事故發生。
5、如有意外傷害事故,要嚴格按照《傷害突發事件處理辦法》進行處理。
6、及時做好活動記錄,隨時接受各級督查。
大課間輔導員老師職責:
1、室外體育活動,必須跟班到位,協助班主任組織大課間活動,并監督學生活動安全。
2、協助班主任做好突發事件的處理。
注:如遇雨天,大課間活動在室內舉行,活動的內容有:講故事、閱讀體育雜志、課外書籍、詩歌鑒賞、室內游戲等。
大課間實施方案 篇6
一、指導思想
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確保每位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為工作主線,本學期我校根據學生健康發展的需要和體育鍛煉的需求,結合學校的實際,系統地設計了能切實提高全體技能和鍛煉能力的鍛煉內容和方法體系,促使開展大課體育活動進一步規范化、常態化。并以大課間體育為輻射點,推動學校體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斷深化。
二、目標和原則
(一)目標
1.學校課間操,優化課間操的時間、空間、形式、內容和結構,使學生樂于參加,主動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覺的鍛煉。
2.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積極創新,力求以活動勵德,以活動輔智,以活動健體,以活動塑美,以活動促勞,促進學生五育全面和諧的發展。
3.優化學校體育場地設施設備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發揮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學校師生的綜合素質。
(二)原則
1.教育性原則。充分發揮大課間活動對學生進行五育教育的功能,重視活動過程的教育。
2.科學性原則。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我校從實際出發,采用大課間與短課時相結合的形式,合理的安排大課間的課程計劃和內容。
3.全體性原則。師生全員參加,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達到全體健身的目的。
三、組織機構
組長: 何健
副組長:湯梓順
體育指導: 向昌勇 陶柚名
四、比賽時間:
五、比賽地點:學校操場
六、參賽對象:一至六年級全體同學
七、比賽項目:規體育舞蹈 第九套體操 五步拳
八、項設置:
九:比賽要求:
1. 各班可選1名領操員。
2.領操員整隊:立正、向右看齊、向前看、稍息、立正、。
3.領操員報告:整隊完畢,領操員向后轉成立正姿勢,跑步到裁判臺前立定站好,向評委報告人數(“報告評委,年級班,原有人,參賽人,缺席人,報告完畢)之后,領操員再向后轉成立正姿勢,跑回隊中指揮比賽。
4.服裝整潔、飽滿、口令和動作一致、動作規范、節奏感強(領操員的要求也是如此)。
5.參賽項目每班只做一遍。
6.各班在籍學生全部參加(身體殘疾的除外)。
7.大會的統一指揮,各班按體育組指定坐好,保持衛生,秩序井然。
8.本次比賽各班主任承擔組織本班參賽的各項工作。
十.評分細則
(一)、進退場10分
1.進場要做到快、靜、齊,步伐一致、飽滿。
2.指揮員(領操員)口令清晰洪亮。
3.退場要、快、靜、齊。
(二)、隊列10分
1.進場后隊列成四橫隊散開。
2.口令和動作一致、動作規范、整齊。
(三)、操及規,五步拳60分
1.動作要求:準確、到位、舒展、大方、有力度
2.節奏感強及柔美
(四)、服裝10分
要求服裝統一。
(五)、出勤情況5分
學生無故缺席每人扣。
(六)、領操員 5分
要求同操的整體要求。
十一、工作人員安排
1.評委:
2.主持人:
3.場地劃分:體育組
4.音響:
5.臺布置:
十二、比賽要求
1.活動期間教師考勤按平常上課同等對待。
2.各班班主任負責組織學生進場出場,本班紀律,注意比賽期間學生安全。
3.各教師要盡職盡責完成學校所安排的工作,確保本次比賽順利進行。 十二、未盡事宜,由活動領導小組研究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