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有感
震撼 喜悅 沉重——赴重慶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有感
作者:符美珍
【內容摘要】
震撼——參加此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最深的心得,顛覆了原有觀念;喜悅——培訓的內容,最新理念;沉重——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內容、意義、方法;學校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學科滲透、團體輔導
回顧心理健康教育的歷史,絕大部分學校都簡單劃給了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級管理工作,由于缺乏理論支持和科學方法,還存在很多不足。通過這次培訓活動,一些學校的領導反響強烈,各校老師也深受啟發。大家都認為中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心理健康教育搞得好、落到實處,引導干預及時、方法正確,那么孩子們就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否則就可能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產生這樣那樣的心理或行為問題,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青少年一生的成長和發展。現將本次學習情況匯報如下:
【震 撼】
通過此次學習,心理健康教育的許多知識和教授們的很多觀念對于一張白紙樣的我們是有顛覆效果的,讓我非常震撼!
一、不要在稀里糊涂的狀態中教書了
傳統的應試教育陰影下的素質教育提倡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使青少年在片面的應試教育中產生了角色的片面性,誤認為自己就只是一個學生;加之家庭教育出現偏差,導致青少年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其實,科學文化素質、審美素質、思想道德素質、生理心理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的全面提高都要看是否能夠全面發揮人的心理潛能。因為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在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心理素質是人的各種素質的核心和動力。所以,心理健康教育關系到學生整個素質的提高,然而我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原來我在半夢半醒、稀里糊涂的狀態中教了十年書!
二、健康原來是這么回事
人們在為別人祝福時,經常會祝福他健康、快樂,許多人理解健康時,常常會認為它只是指身體的強健和沒有疾商,當然也包括參加學習前的我。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早在1948年有成立宣言中就明確指出:健康是指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美狀態,而不僅是沒有疾病和虛弱現象。一個人必須具備健康的身體和健全的個性,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健康原來是指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
三、心理健康教育能做什么
心理健康是指持續積極發展的心理狀況.,主體作出良好適應,能充分發揮身心潛能。說得通俗點,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種心理功能狀態。作為一個老師不僅要教學生學習,掌握知識,還要培養學生做一個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學生。有的學生離開家就感到害怕;見了生人就臉紅,不敢說話;遭受一點挫折就承受不了;每天一到學校就感到緊張、不自在,見到某些老師就感到害怕;一寫作業就心煩,一考試就心慌……這些現象都是適應水平偏低的表現。還有厭學、迷戀網絡、自殺等等都是較嚴重的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要調節學生心理機能;開發學生心理潛能,維護和增進學生心理健康;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成為和諧發展的人,完成自我實現。
四、育人者先育己
教師作為教育實施的主體,擔負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其自身的素質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當然,社會的力量也是舉足輕重的。而獲得來自社會的支持和認可,首先應獲得來自家長的支持和認可。教師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師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確理解學生的行為,更無法巧妙地處理學生問題,輕則影響師生關系,重則可能傷害學生心靈。因此,育人者先育己,為了更好地教育學生,教師自己首先必須是心理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