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作文(通用8篇)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作文 篇1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長征,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 讀了毛主席的七律詩<<長征>>,我的腦海里會不斷地浮現紅軍戰士過雪山、草地那雄偉壯觀的場面,心里不停地稱贊他們的堅強意志,不禁思緒萬千,心潮澎湃。
在瀘定橋戰役中,敵人的槍彈瘋狂而殘忍,但戰士們并沒有因此害怕、退縮,鮮血染紅了一根根烏黑、冰冷的鐵鏈,他們仍是前進、前進……終于他們登上了對岸橋頭陣地,消滅了全部敵人。
在無邊的草地上,老班長----這位普通的紅軍戰士,雖然面臨絕境,卻用一個長滿紅繡的魚鉤,每天釣魚燒魚湯,維持著三個生病小戰士的生命。 在其他戰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時,他卻永遠倒下了!
……
長征中的感人故事數不勝數 。在現實生活中,我覺得也有許多類似長征的事情。比如學習就像長征,它并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困難是常有的事,但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要迎頭而上去克服它、解決它。決不能被困難嚇倒,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成功。生活也像長征,它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一次次的艱苦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長征”到今年已經是整整70年了,雖然離我們很遙遠,可是他們不怕犧牲,艱苦奮斗,積極向上的精神,堅韌的意志,卻永遠激勵著我,我要學習他們的品質,好好學習,去建設偉大的祖國。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作文 篇2
接過老兵的旗幟,傳遞長征精神
晚會現場邀請了多位親歷過長征的老紅軍,他們平均年齡過百歲,用雙腳踏出了偉大的長征路,秦華禮就是其中一位。晚會現場104歲的“紅色聽風者”秦華禮為我們上了一堂關于在長征中百折不撓的生動課程,他們白天行軍,晚上學習無線電,每天晚上都在滴滴答答的電報聲度過。前半生堅持通信建設,后半生堅持通信教育,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的通信事業。
晚會現場還邀請了多位像秦華禮一樣親歷過長征的老紅軍作為貴賓出席,講述他們在長征中的感人故事。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作文 篇3
每當我看見鮮艷的五星紅旗在陽光的照耀下,徐徐升起的時候,心里的那種無比自豪的感覺就會油然而生。回首往事,最讓我感嘆的就是那令人難以置信的長征。
長征,從 1934 年 10 月開始到 1936 年 10 月結束,時歷兩年,行程兩萬五千里,到如今,已經有七十一年的歷史了。在長征期間發生的戰役、故事,數不勝數,著名的戰役有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四渡赤水等。長征的故事有《馬背上的小紅軍》、《豐碑》、《金色的魚鉤》……
紅軍在漫長的征程中,以不屈不撓的精神,一面抵抗追兵,一面迎戰堵截的敵軍,多少幕刀光劍影、槍林彈雨,多少人前赴后繼,血流成河。他們是為了什么,是為了自己,為了家人?不,他們是為了人類的解放事業,是為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美滿的生活啊!
想起彭德懷率領的紅三軍團,他們肩負起了紅軍的殿后任務,在前方的軍團沒有東西吃,還可以吃野草,而他們卻什么也吃不到了。無奈之下,彭德懷只好將他自己最喜歡的坐騎——大黑騾子及其它五頭牲口全部槍殺充饑。雖然彭德懷很愛他的大黑騾子,但是他更愛他的戰士。為了贊揚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浴血奮戰的精神,毛澤東特別贈詩給彭德懷: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騁。誰敢橫刀立馬,惟我彭大將軍!
在波瀾壯闊的長征中,紅軍以氣吞山河的氣概、艱苦奮斗的精神、視死如歸的勇氣戰勝了重重困難,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
作為生在和平年代,成長在新世紀,享受幸福生活的我們,應該牢記歷史,勤奮讀書,努力培養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長征精神,立志成才報國!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作文 篇4
學習長征的感悟。。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長征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它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冊,萬古流芳,長征精神永流傳!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歷時13個月零2天,縱橫11個省份,長驅二萬五千里,途中總共爬過18座山脈,走過600里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渡過24條河流。紅四方面軍長征由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歷時長達18個月,轉戰數省,行程八千余里,進行過大小戰斗千百次。中國紅軍表現出來的精神值得世界各國軍人景仰和學習。可以說,紅軍在長征路上的經歷是悲慘的,但他們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卻是悲壯的。身后有飛機大炮追著,還要空著肚子,光著腳走過沒有路的“路”……這些在尋常看來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他們卻圓滿完成了。長征過程中的艱險、曲折與悲壯,深深的震撼著我的心靈,長征使我感受到了中國革命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更體會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用“長征”精神去征服學習和生活上的一座座高山、一條條大河,長大后為建設祖國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作文 篇5
20世紀三十年代,中國正處于內憂外患,獨裁統作的黑暗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同國民政府反動派進行了艱苦卓越的斗爭,紅軍的力量日夜強大,蔣委員長就對工農紅軍先后實行了圍剿,由于博古等人的錯誤決定,致使紅軍遭受巨大損失。為了粉碎敵人的陰謀,保存革命力量,決定了一個策略——長征。
長征是中國工農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的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從 1934年8月到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歷時兩年整,行程25000里,一共爬過18條山脈,渡過24條河流,經過12個省份,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等著名戰役仍讓人們傳頌。
長征,它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堅定之最的豐碑,長征的精神就是不怕困難,堅忍不拔的英雄主義精神,就是堅韌無畏,勇往直前,堅強不屈的民族精神。
今天,我們熟識了長征,弘揚長征精神,最好的行動就是好好學習,積累報效祖國的本錢,“落后就要挨打”。我國經過了兩千多年的半封建,半殖民的社會,國力大大減弱,倍受欺凌,八國聯軍“燒圓明園”“南京大屠殺”,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而我們有今天這樣的美好環境,怎能不好好學習呢?
知識無窮盡,學海無涯,學習也是一個沒有銷煙的戰場,和長征一樣,如果你堅持不懈,就會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停止不前,那就會一無所獲。要以紅軍叔叔那種“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的英雄氣概為楷模,樹立信心,增強信心,堅持不懈地把學習搞上去。祖國建設日新月異,我國已進入了高科技時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當年的紅軍長征是為了解放人民而載入史冊,今天我們正為中國騰飛于世界而進行的“長征”,只要我們持之以恒,一絲不拘,那我們的“長征”會一樣精彩,一樣也會成為歷史上的豐碑。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作文 篇6
在戰爭中,一雙雙扯著親人衣襟的手,一雙雙渴望和平的眼睛,一聲聲哭泣號啕,一次次慘痛失敗,都向人們告戒著戰爭的危險性,戰爭好象是一包炸藥,隨時都可以爆發,可戰士門義無返顧地沖向沙場,因為,如果戰士門退卻了,他們的父母、兄弟、孩子、村民將陷入更深的苦難,如果他們退卻了,他們的餓同志已經流過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卻了,他們剛剛燃燒起的理想將隨著生命消失而破滅。
當年長征,條件極其艱苦,爬雪山,過草地,遇沼澤,還有敵人的阻擊,都危及著紅軍戰士的生命,考驗著他們的意志,最后,紅軍戰士終于戰勝了難以想象的險阻,他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全黨全民的堅強團結和軍民之間的大團結;靠的是紅軍戰士不屈不饒,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
有一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寧可犧牲自我,也要去保全集體的團結精神!
沐浴著新世紀的陽光,歷史的重任將落在我們這一代少年的肩上,作為21世紀的我,一個小學生,深深的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祖國的繁榮昌盛,都是無數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我們只有繼承和發揚這份精神,在學習上,不怕困難,永登高峰,使祖國更加強盛,才能無愧于革命先烈!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作文 篇7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我聽著這首歌,想起了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的過程中,不因為自然的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
長征,不光是靠自己的雙腳從漫漫征途中走過來的老一輩人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它不僅載入中國人民解放斗爭的史冊,在世界史中,它同樣也是永遠不可忘記的重要一筆。
長征的開始,是被國民政府逼迫的。國民政府以各種各樣的襲擊,使我們的紅軍傷亡慘重。紅軍在長征的途中,一路上要面對自然環境變化的考驗,更要防備國民黨和日本侵略者,使紅軍有了許多作戰經驗。特別是在面對著國民黨一次又一次的“圍剿”,紅軍立刻掉頭,于1935年3月21日至22日晨,神速地再次東渡赤水河。紅色政權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上,同國民黨政權對峙。他們強渡大渡河,粉碎前后夾擊合圍的陰謀;飛奪瀘定橋,實現勝利的第一天。
最后紅軍長征于1935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結束。紅軍長征的歷史事件,將會在中國歷史永遠保留著,中國紅軍以血肉之軀譜寫了人類歷史上無與倫比的英雄史詩:二萬五千里長征。它那傳奇式的犧牲和堅韌不拔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賴以成功的基礎,它激勵著一個有13億人口的中國朝著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未來前進。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舉世無雙的壯舉,它像一條永遠銘刻在地球上的紅飄帶,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象征。
為了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紅軍才有了“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氣概!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作文 篇8
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富強的強大精神力量。
講述長征精神要一代一代傳承,讓這段歷史薪火相傳。遵義是一片紅色的熱土,在長征精神中寫下了不朽的詩篇和壯烈的史歌。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我們不將這段光輝的歷史一代一代講下去,淡淡流走和被遺忘就是一筆巨大的精神損失。講述長征精神要原汁原味,尊重事實。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一定要把這段光輝燦爛的歲月講得清清楚楚,講得惟妙惟肖。
講述長征精神要點燃激情,知行合一。我們在告訴青少年是長征精神挽救了中國,是遵義會議確立實際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其中有一段耀眼的歷史就在我們的家鄉,這段輝煌的故事是我們遵義兒女用鮮血和智慧讓長征精神熠熠生輝。當我們激情昂揚地把一串串動人的故事告訴青少年時,我們大家的心中是不是都能激起一陣漣渏,我們的內心是不是都有一點點激動。此時此刻,這已經不是故事,這是我們心中的向往,這是我們對紅色內涵的真正感悟。在心曠神怡,慷慨激昂的同時,我們和青少年一起走到遵義會議會址、茍壩會議找鄉愁、土城戰役等等追尋這片紅色的記憶。這是給青少年上一堂別開生面的歷史課,是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成長注入活力,也是激發青少年愛國、愛家鄉的鮮活教材。長征精神在傳承中熠熠生輝,把長征故事和遵義故事用一顆紅心講下去,就會實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弘揚長征精神激勵中國少年強,讓這一精神支柱成為托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接力棒和“定海神針”。長征精神的主要內涵是: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勇于戰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其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和砥礪奮進去實現。“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梁啟超寫的《少年中國說》是鏘鏘有力的宣言,發人深省,催人奮進。傳承長征精神正是讓少年強,讓國強;讓少年雄于地球,讓國雄于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