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精選22篇)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
周末到了,我來到了頤和園。漫步園中,我體會到了它作為皇家園林的厚重的歷史與美感。
頤和園位于北京西側,占地面積2.9平方公里,湖泊面積占總體面積的四分之三。園內有各式各樣的建筑和橋梁,無比和諧的美景讓它在1998年就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并在世界頗負盛名,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身在園外,你便能看到萬壽山腰上高高聳立的塔形建筑——佛香閣。它南朝昆明湖,背靠智慧海,以八根巨大的鐵梨木擎天柱為中心,結構十分巧妙,有眾星拱月之勢。它還有八個面和四個重檐,4米高的巨塔中沒有一根釘子,構造相當復雜,是古建筑中的精品。在綠樹成蔭的萬壽山上,紅墻黃瓦顯得華麗又不失美感,讓人嘆為觀止。
湖的另一面就是創下多項世界紀錄的長廊。它全長728米,猶如一條彩虹,把多種多樣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水連在一起。更特別的是在它的每一根橫梁和支柱上,畫著惟妙惟肖的彩色油畫,講述了四大名著上的經典故事和民間流傳的奇妙傳說,它們構成了五彩的長廊和夢幻的色彩。
長廊的地板也很不簡單,它們是工匠們從太湖湖底打撈上來凝練燒制而成。由于沙子被挑選、沉淀了好幾次,所以他們到現在還泛著金黑色的光芒,質地也十分細膩,看不到一點破損。十七孔橋、鍍金銅牛……頤和園的各種珍寶與建筑至今仍然美麗動人,為我們展示中國的燦爛文化和變化萬千的歷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2
長城,一個時代的烙印;長城,一個民族的象征;長城,一個文明的瑰寶;長城,一個智慧的結晶。
舉世聞名的長城長度超過了21196.184米,它被稱為“萬里長城”可謂是名副其實,長城是公元前1057年開始修建,延續修筑了近20__年,長城是世界上修筑時間最長,工程量最大的建筑,1987年申遺成功,它用于防御外族入侵,保護中原經濟發展。
長城并不是一道單獨的城墻,而是由許多防御工程組合而成的。如敵樓、烽火臺、關城、衛所......
墻身是主要部分,平均高7.8米,緊要的地方較高,一般的地方較低。墻身也是防御敵人的主要部分,一般寬6.5米到7.8米之間,墻身是由外檐墻和內檐墻構成,內填泥土碎石,城墻上也有防御敵人的設備,如垛子、城臺、瞭望口等,這些設備都為士兵的戰斗和觀察情況做了一定的輔助。
遠望長城,氣勢磅礴,蜿蜒萬里,四周是危峰兀立,高聳雄偉的青山,長城猶如一條巨龍,盤繞于峰巒之間,可謂是“長城地勢險,萬里與云平”。曾有一位宇航員說,在太空中遠望地球,最明顯的建筑物便是長城了。
站在這用巨大條石鋪成的地面上,我不禁感受到人們建造長城的不易,我仿佛看到了烽火臺上,狼煙四起的場景。
萬里長城是座不朽的奇跡,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的象征,也是中華人民英勇不屈的體現。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3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距離北京城約50千米,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
周口店遺址在1961年的時候被公布為世界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周口店遺址共發現不同時期的各類化石和文化遺物,27處地點出土人類化石200余件,石器10萬多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遺址以及上百種動物化石等,是人類化石寶庫和古人類學,環境學,考古學,古生物學,地層學,年代學,以及熔巖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基地。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頭蓋骨6具,頭骨碎片12件,下頜骨15件,牙齒157枚,以及斷裂的股骨、頸骨等,分屬40多個男女老少個體。
發現的第一地點,南北寬2~40米不等,厚40厘米,共分13層。這足以看出這個溶洞地形很陡峭,再想一想,一個溶洞的一層就相當于半個操場那么大,而且還是13層,真是個大溶洞。
第一地點位于周口店遺址內,東端原是一個天然石巖溶洞,俗稱“猿人洞”,位于龍骨山的東北坡,是北京猿人頭蓋骨的出土點,東南為華北大平原,西北為山地,周口店附近山地多為石灰巖,在水力作用下,形成了許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
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見證了亞洲大陸從更新世時代到舊石器時代的人類群落,說明了人類的演化過程,成為了人類一次重要的發現。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4
長城,中國最具有象征性的文物,是中國人勞動與智慧的結晶。它像一條巨龍伏于遼闊的土地上。城長現今總長約2萬千米,因此被譽為“萬里長城”。我國著名詩人陸游,也曾這樣說過:“千金募戰士,萬里筑長城”。
萬里長城建于兩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統一天下時,將所有的長城連在一起,今后又經歷了多年的修筑。長城是中華人民的“血肉之軀”,他連接著人民的精神。
長城建于山嶺最高處,沿著山脊把連綿不斷的山脈突現出來。在萬里長城上,有幾百座雄關、隘口,成千上萬處烽火臺,使高低不一的山顯得巍峨雄奇。這巨大的藝術品是多么的雄偉啊!據說在建筑長城的時候秦始皇動用了上千百萬的勞動力,每天都會有人死傷,況且當時連機器都沒有,再加上山的高處地勢險峻,所以這也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
關于長城還有個感人的故事:在建筑長城的時候,所有的年輕人都被捉去修筑長城,在范喜良和孟姜女結婚的時候,范喜良就被迫捉去修筑長城。后來,孟姜女就連夜趕到了長城,可誰知,范喜良已經死去了。她跪在長城前,哭了一天又一天,不知道哭了多久,居然把長城哭倒了一段,露出的是范喜良的尸首。
長城,是世界上“舉世無雙”、“獨一無二”的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5
說起西安,大家肯定就會想起兵馬俑。今年暑假,我就去西安,參觀了舉世無雙的秦兵馬俑。
出發的路上,導游給我們講解了許多關于秦兵馬俑的精彩故事,我都聽得入迷了!秦兵馬俑一定很好看!我這么想著,滿懷著期待。
下了車,從遠處看就知道它有多么雄偉:即使看不見俑坑,但是可以看見用來保護俑坑的建筑與地上的博物館,這四棟建筑仿古,古典之中含著幾分雄偉,夾在驪山與渭河之間,顯得十分壯觀。
我們走進了青銅馬車博物館。里面的青銅馬車據導游說,是由專家一個碎片一個碎片拼起來的。聽到這,我不禁由衷贊嘆專家的耐心與心靈手巧。再一看那青銅馬車,雖然只有正常馬車的一半大小,但雕刻的卻栩栩如生:駕車的人神態逼真,睜大了兩眼,似乎在注視前方的道路。而駕車的馬,肌肉豐滿,一看就知道是一匹千里馬;真是雕刻的栩栩如生!
走進一號坑,里面人山人海,有中國的,也有外國的。不過都是來參觀秦兵馬俑的。我到坑邊一看,哇!好多兵馬俑啊!只見他們排列整齊,方方正正,排成一個大方陣,只是中間有一條一條的石墻。由此可見秦朝的陣法是多么井井有條。而里面的兵馬俑更是神態逼真:有的劍眉怒張,似乎馬上就要上戰場了;有的雙目微閉,好像正在休息;有的挺著個“將軍肚”,雙眉緊鎖,正在想計策;有的……真是形態萬千。據說有名人找到了和他一樣的兵馬俑呢!
有些俑沒了頭,導游說,是因為頭找不到了或無法完整的接上。
秦兵馬俑果然名不虛傳,不愧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6
我們現在游覽的是北京的故宮。故宮是明清兩朝皇帝的宮殿。是我國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景點之一。
大家看這邊,這就是我們的目的地了——故宮。請大家下車參觀吧!瞧,故宮多么宏偉壯觀阿!它是由23萬民工和軍工,經過了14年的時間才建成的這規模宏大的宮殿。它是東方最早的宮殿,有9999間屋子。是世界上最大的宮殿群。
宮殿所在地區稱皇城。東西寬2500米。南北長2700米,皇城由高大堅固的城磚砌成的,四面都有門:東——東華門;西——西安門;南——天安門;北——地安門。皇城內包含了宮苑(北海、中海、南海)。太廟、社稷壇以及皇家所建寺觀等建筑。非常壯觀。
宮城世稱紫禁城。在皇城里,南北長約960米,東西約760米,矩形平面。宮城四周是用磚頭砌的城墻,死角還有美麗的角樓,城墻也是四面開門的。東——東華門;西——西華門;北——神武門;南——午門。午門建在高俊雄偉的城座上,下面是午門了,氣象威猛森嚴,是頒詔的地方。
紫禁城里,大致分內延和外朝兩個區。外朝是皇帝處理國事的地方,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個大殿。每個都筑在潔白的白玉臺基上,可想而知,有多么珍貴呀!
整個宮城最北一區是皇家花園——頤花園。園中有欽安殿。這里有蒼松翠柏,名花異草,怪石伏立,泉水噴珠,是故宮中最親切自然之處。故宮的美景多得很!我說也說不盡,還是請大家自己細細游覽吧!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7
世界上有八大奇跡,又宏偉壯觀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又神奇的巴比倫空中花園,但我最喜歡的還是龐大的秦始皇兵馬俑。
最大的兵馬俑非秦始皇兵馬俑不可,我們最早發現的一號坑,東西長二百三十米,南北寬六十二米,大約深五米。一號俑坑的左右兩旁也有兩個兵馬俑坑,就是我們的二,三號坑。這三秦始皇兵馬俑被公認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兵馬俑個個栩栩如生,一行行,一列列的兵馬俑陣勢磅薄,有的身穿戰袍,手持弓弩,是百發百中的弓箭手;有的頭戴長冠,身穿戰袍,戰靴,手中握著寶劍,是沖鋒陷陣的士兵……除了樣貌,他們的神態也不盡相同。有的怒目圓睜,仿佛要更敵人決一死戰;有的顯得十分悠然自得,也許是剛剛獲得勝利,還沉靜在勝利的喜悅之中;有的眉頭皺成了疙瘩,也許是大敵臨前,有些不知所措;;有的低著頭,若有所思。大部分士兵肅然屹立,神態堅定又勇敢,好似整裝待發。
有一個俑,他十分與眾不同,這就是銅車馬。它寬7.8米,徑深8.8米,它的工藝之復雜,做工之精巧,體現了工匠們的高超技術,實在是巧妙之極!銅車馬上面還罩著一塊類似龜蓋狀的棚蓋,車主可以坐著,也可以躺下,非常寬敞,舒適……
這是秦始皇兵馬俑,以上所寫只是冰山一角,還有更多巧妙之處等著被人發現,我為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感到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8
你去過長城嗎?你領略過長城的雄偉嗎?我有幸去過長城,因為它是令人驕傲的世界文化遺產,是凝結著我們,祖先的汗水和智慧的建筑。
長城,它像一條巨大的龍一樣盤踞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長城,它像一只巨鷹一樣,展露著它雄偉的氣勢;長城,它像一頭雄獅一樣,屹立在中國幾千年內不倒。可見長城時,我心中油然而生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像是在自豪的什么。沒錯,肯定是自豪,自豪著我們的長城。
遠遠看去,長城盤踞在青山之上,早晨的白霧讓長城有了一絲神秘的感覺,讓人忍不住想去揭開它神秘的面紗。我的步伐緩慢了下來,像是不忍心去打擾那安逸的場面。近了又近了,我們漸漸的靠近了長城的腳下,仰望長城,似乎離它的歷史又邁出了一大步。
我們行駛于長城之上,從瞭望口向烽火臺望去。像是看見了白日里居住在那個獨體建筑的士兵正在警覺的巡邏;像是看見了夜晚中毒提建筑不斷的漂浮著的烽煙;像是看見了士兵們堅定的臉和挺拔的身體……烽火臺又稱狼煙臺秉夜臺,因為敵人多在夜晚攻打長城秉夜臺這個名字早已被世人遺忘,可在長城外的孤墳,像是在訴說這個不為人知的秘密。因為長城外的孤墳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一位傾國傾城的女子,速來受當時男子的歡迎,她剛及笄上門者便可排成一條長龍,她眼光極高,從中沒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卻對一個普通人心中暗許,幾個月后變成婚了,好景不長,戰國六年,她丈夫被強行帶走,孟姜女生怕丈夫吃不好,便日日去給丈夫送飯。今日后,她丈夫被崩塌的長墻壓死了,孟姜女日日來長城邊上哭泣,為丈夫守靈。
聽了這個故事,我內心感慨不斷,而此時陰云密布,不正像故事中孟姜女日日哭泣嗎?我一步步走下長城,眼睛卻從未離開那烽火臺……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9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當你登上長城時,才能感受到這句詩的深層含義。下面就讓我來帶著你們去長城參觀一下吧!
在公元前九世紀,為了防御匈奴的襲擊,秦始皇下令:蓋長城。于是,就開始了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為了建造長城,花費了近百萬勞動力,達到了總人口二十分之一。在建筑過程中沒有機械,全靠人力來完成。在那崇山峻嶺,懸崖峭壁上要想建長城,可以想象到人們當時的艱難。現在長城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永遠屹立在了中國北部和中部。
長城的長度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它全長8851.8千米,在秦漢及早期可達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它蜿蜒盤旋,如巨龍在騰飛。城墻是長城的主體部分,它在平原上高聳堅固,在崇山峻嶺則低矮狹窄,它有天然屏障山險墻、劈山墻。城墻平均高約七八米,底部厚約六七米,墻頂寬約四五米。外側一面設垛口墻,高2米左右,垛口墻的上部設有觀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可以觀看敵情,也可以射擊,還可以滾放擂石。
烽火臺是重要的傳遞軍情的地點,這里白天燃煙,夜間舉火,可以十分迅速地傳遞情報。
長城可以沿線經濟、農、牧民族的交易,讓外國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國,以長城要塞為根據地的絲綢之路在1987年被世界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你是中國人的驕傲,我為你感到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0
一提到“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你一定會想到長城、故宮、秦始皇陵兵馬俑……而我要介紹的,是承德的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和熱河行宮,是清朝歷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承德避暑山莊這項巨大的園林建筑,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建于一七零三年,耗時八十九年才完成。它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寺廟群組成,面積相當于頤和園的二十五倍大。承德避暑山莊還和頤和園、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呢!
要是去承德避暑山莊,那一定要在秋季。
秋季的避暑山莊是夢幻的,一片片樹葉飄飛到路邊和湖中,從湖岸眺望遠處的關帝廟,還能隱隱約約看見乾隆皇帝題寫的御匾“忠義伏魔”。關帝廟碑首有四條蟠龍,龍頭降于四角,每條龍都刻得栩栩如生,好像石碑中的龍就要騰空出世了。
我也曾去過一次避暑山莊,那是在冬天,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那條熱河。顧名思義,河水是熱的。冬天的時候,河面上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在河邊站立,如同在仙境一般。
不僅如此,避暑山莊的外圍也十分美觀。在避暑山莊的周圍有著許多廟宇,就像眾星捧月般托著避暑山莊。廟宇個個都姿態各異,人在避暑山莊,被這些廟宇包圍著,好像時空穿梭,一下子回到了清朝。
承德避暑山莊中的湖區也十分美麗。夜晚時,皎潔的月光傾瀉在湖面上,熠熠生輝。山莊內萬籟俱寂,時而有幾只鳥兒啼叫幾聲,倒有了一種“鳥鳴山更幽”的意境。
避暑山莊的美,美在恢弘的建筑,美在清爽的湖泊,美在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真不愧于“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之稱。
避暑勝地,當屬承德避暑山莊,只有身臨其境,方知有人間仙境。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1
八達嶺長城如同一條沉睡的金色巨龍,靜臥在崇山峻嶺之間,保護著祖國一片大好河山。這一塊塊古老的城磚就是龍身上一片片鱗甲,這一個個巨大的堡壘就是真龍身上的龍鰭。
長城位于中國北方地區,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程。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其中典故“烽火戲諸侯”就發生在那個時候。
傳說褒姒不愛笑,周幽王費盡心機想讓褒姒笑一笑,而褒姒卻始終不笑。周幽王為博得褒姒一笑,在沒有敵人來犯的時候卻點燃烽火,諸候看到警報,紛紛率兵馬到都城勤王,來到之后,才知是空跑了一場。這個情景終于引起褒姒開懷大笑。幽王為此數次點起烽火,結果就像狼來了的故事一樣,諸候不再帶兵前來了。
古代烽火臺也稱烽燧,如有有敵情,白天燃煙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是古代傳遞軍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烽燧串在長城上就像一顆顆明珠,一看到它就想起奧運的圣火傳遞。試想在當年發現敵情第一墩燃起煙火,然后第二墩,第三墩……這樣傳遞到蘭州傳到長安是多么的壯觀。在當年這又是多么先進的信息傳遞方式,真可謂是高科技。
這就是長城,是凝聚著古代人民勞動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我們中國人民的驕傲。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2
秋風習習,迎來了歡樂的國慶節。我也和外婆一起來到了有著“東方藝術明珠”之稱的世界文化遺產,四大石窟之一的大足石刻游覽。
穿過景區門前篆刻著“寶頂山”3個金色大字的牌坊,經過聚集人們美好心愿的“禮敬橋”,大足石刻博物館便映入眼簾。博物館里有著世界上許多石窟的照片和介紹,還展示了一些佛像的原件和復制品。通過博物館的介紹,我對石刻有了大致了解。
往前走,通過長長的一條樓梯,到達了寶頂山石刻的精華部分。在這長約500米的崖壁上,每一組雕刻都有一個故事。首先是地獄變相,上方雕刻的地藏王威武無比,最下方是傳說中的十八層地獄,都栩栩如生。沿著小路拾階而上,還經過了柳本尊行化圖、父母恩重經變相、牧牛圖、九龍浴太子、圓覺洞、六道輪回圖等。
繼續一路前行,就到達了釋迦涅槃勝跡圖,也就是最有名的臥佛。臥佛是大足石刻最大的刻像,有31米長,是一座半身像,非常壯觀。臥佛的右后方就是著名的觀音殿。這可是國內唯一擁有“千手”的佛像,總共有一千零七只手,每只手心中都有一只眼睛,每一只手的造型各不相同,代表觀音菩薩法力無邊,而一千只眼睛則代表明察秋毫。千手觀音全身金光閃閃,斑斕奪目,讓人嘆為觀止。
這凝聚著古人智慧結晶的大足石刻真是一本偉大的石刻“連環畫”!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3
國慶長假的第二天,雖然細雨綿綿,我要和爸爸媽媽去參觀大足石刻。
爸爸告訴我:這是重慶非常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許多外地游客來重慶非去不可的經典。這么有名的大足石刻,我居然沒有去過!我一下子就來了興致,上網查了查。
原來,很早以前,古印度的石窟藝術,翻越蒼山大漠、經西域傳入了中國,產生許多偉大的石窟作品,創造出來云岡、龍門、麥積山、大足這些偉大的石窟作品。其中,大足石刻是石窟藝術的頂峰。代表了石窟藝術的水平和境界。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長途汽車旅程,終于到了大足石刻景區。首先我們參觀了大足石刻博物館。這里展覽了從印度到阿富汗,從新疆到大足的許多精美的石窟藝術作品。特別吸引我的是,博物館里循環播放的“千手觀音”的修繕的小電影。千手觀音從我出生那年便開始維修,整整修了八年。在金光閃閃的千手觀音身后,我看到了工程師們的辛勞和千手觀音煥然一新的風貌。
雖然大雨傾盆,仍然不能阻止我們前進的步伐。我們從博物館來到寶頂山。大足石刻修建于重慶大足區寶頂山山谷兩邊的懸崖上。千萬不要以為“大足”是“大腳”的意思,古人在大足修建石刻,也代表了他們“大豐大足、豐衣足食”的美好愿望。每一個傳神的石刻作品背后都是一個真實的人物和故事。其中,“臥佛”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之所以臥佛只有半個身子,是為了讓我們有無限的想像空間,仿佛他的手可以伸出整個重慶,他的腳可以伸到宇宙的任何一個角落。
遺憾的是,過完國慶節,臥佛就要開始維修了,或許要八年以后才能一睹芳容。保護文物可真不容易!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4
廬山地處江西省北部,素以“雄、奇、險、秀”聞名于世,享有“匡廬奇秀甲天下”的盛譽,是中國名山之一。相傳在周朝時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為舍,由此而得名。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詩人李白《望廬山瀑布》中的詩句。瀑布是廬山的一大奇觀,廬山的瀑布是由三疊泉瀑布、開先瀑布、石門澗瀑布、黃龍潭瀑布和秀峰瀑布等組成的廬山瀑布群。其中三疊泉有“廬山第一奇觀”之稱,泉水由廬山五老峰北崖傾瀉而下,分三疊跌下。其聲萬谷震響,其形似玉龍走潭,十分壯觀。
廬山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廬山有野生植物200多種,首次在廬山發現或以廬山命名的主要植物約40種。廬山還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和珍稀動物。至今尚知獸類有33種,鳥類171種。廬山之麓的鄱陽湖還有世界的候鳥保護區,珍稀動物金錢豹分布于山麓、山頂。廬山昆蟲有20__余種,其中多珍稀品種和新品種。首次在廬山發現或以廬山命名的昆蟲有33種。
除了豐富的生物資源外,廬山還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廬山文化內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據相關記載,有司馬遷、陶淵明、李白、蘇軾、胡適、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壇巨匠登臨廬山,留下了4000余首詩詞歌賦。
廬山風景優美、生物資源豐富、文化價值高,199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真是當之無愧!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5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一座黃山,竟能和五岳相媲美,它像具有魔力的大師一樣,吸引著無數人前去探訪。我也忍不住要走進黃山,一探究竟。
黃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四絕”聞名中外,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奇松”,黃山四大景觀之一—迎客松。遠遠望去,它好像一位恭恭敬敬的老人正在向我們彎腰問好,那細長的手臂——兩根細長的樹枝,在風的吹動下,使勁向我們招手。它是黃山一張最有名氣的標志性名片。
過了迎客松,不超過二十分鐘就可以來到黃山最險峰——天都峰腳下。天都峰海拔1810米,雖然海拔排在群峰第三位,但是在黃山群峰中,最為雄偉壯麗。天都峰有一座極其危險的橋——鯽魚背,這是一個很窄的天生石橋,這一段石級架在幾乎垂直的石壁上,兩邊峭壁千仞,峰頂平如掌,可真險峻!
從天都峰下來,來到黃山第—高峰——蓮花峰。蓮花峰海拔約1864米,“居黃山之中,獨出諸峰之上”。大家請看,蓮花峰中間的主峰高起,四周有許多小峰族擁著主峰,是不是很像一朵仰天怒放的蓮花啊?這就是蓮花峰名字的由來。
黃山第二高峰是光明頂。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龍記》中曾提到明教扎營光明頂,但是那個光明頂說的并不是黃山的光明頂。光明頂平坦而開闊,日照時間長,是黃山看日出、觀日落、賞云海的最佳地點之一。
黃山的一景一物,都是那樣美麗神奇,真讓人流連忘返!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6
在中國文化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化遺產。位于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就是其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一塊石雕藝術的瑰寶!
龍門石窟是由50多座大、中、小石窟組成,有萬佛洞、蓮花洞……敬善寺、奉先寺……石窟中共有97000尊雕像,的有17。14米,最小的只有2厘米。在中國的石窟石雕藝術中規模,成就。
龍門石窟中美獨特的就是蓮花洞了。
蓮花洞因窟頂雕有一朵逼真的大蓮花而得名。蓮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告誡人們要有一顆純潔善良的心。據說人民大會堂天花板上的巨型蓮花就是依據這里的蓮花設計的呢!蓮花周圍雕有許多飛天,他們體態優美,表情自如,猶如一位位下凡的神仙。越看越使人陶醉……洞中的正壁上雕有一位大佛,二位弟子和二位菩薩。主尊像是釋迦牟尼立像,生動逼真,活靈活現。其中左側弟子迦葉,他深目高鼻,胸部筋骨突出,手里拿著錫杖,他的樣子被雕得栩栩如生。可惜……據說二弟子的頭早年就被盜了!現存法國吉美博物館。有大佛當然有小佛啦!龍門石窟中最小的佛像只有2厘米高,這些高不盈寸的小千佛被雕在了蓮花洞的南側石壁上,看起來小巧玲瓏,生動可愛……
蓮花洞顯示了石刻藝術的優美獨特,而奉先寺凸顯的是龍門石窟石雕技藝的精湛——神韻活現。
奉先寺——龍門石窟中規模、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群雕。其中,盧舍那大佛雕刻得最為精致逼真。她面部豐滿圓潤,發紋呈波狀形,眉如新月,目含慈祥,高高的鼻梁,飽滿的嘴巴,雙耳長且略向下垂。她身著袈裟,衣紋簡樸無華。站在她的腳下,仰望她那安詳的神情,給人的感覺她就像一位母親,很有依靠感——祥和、溫柔、親切……據史記載盧舍那大佛就是武則天的形象。后來,連日本也在奈良東大寺建立了盧舍那大佛以供奉……你看,那個時候我們的文明就已經傳向世界……
灣灣的伊河水環繞著龍門山和香山,而山上的座座石窟里的尊尊佛像俯視著柔靜的河水,再加上蓊蔥郁茂的原始森林,奇花異草,水煙濛濛,佛隱佛現,讓你身處仙境一般……
這就是中國,乃至世界石刻藝術超然至高的龍門石窟,她的石窟之多,雕像之眾,規模之大,刻藝之高超在中國,甚至世界的石窟雕刻藝術文化遺產中無與倫比,她充分彰顯了華夏民族杰出的藝術創造力。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7
暑假時,我們一家來到了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在那里我學到了很多關于趙州橋的知識。
趙州橋的建造者是一個叫做李春的人,他是隋朝人,生于今邢臺臨城這個地方,是當時很有名氣的石匠。
趙州橋修建于隋朝大業年間,距離今天已經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50多米,有9米多寬,中間走車和馬,兩旁走人。這么長的橋全都是用石頭砌成的,橋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橋洞,搭在約37米寬的河面上。
關于趙州橋的橋身還有一個傳說,據傳趙州橋是魯班建造的,他也經常在橋邊巡邏。一天,張果老推著裝有太陽、月亮的小車一起上了橋,可因為負載太重,整個橋體都搖晃起來,魯班見勢不妙,忙用手托住橋身,這才使得趙州橋沒有被壓塌。但由于雙方用的力氣都很大,橋上留下了張果老的車輪印,橋下也印上了魯班的手印。
傳說歸是傳說,而實際上趙州橋在設計上也是獨具匠心的。大橋洞頂的兩邊還各有兩個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洪水的時候,河水還能從四個小橋洞流過,這也是李春建造的一個壯舉。因為這樣既減輕了水對橋的沖擊力,讓大橋不容易被沖毀,又大大減少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1400多年間,趙州橋經歷了幾十次洪水和好幾次地震,但今天它依舊安然無恙地橫跨在河面上,這真是中國古代的工匠創造的一個奇跡。
今天,趙州橋已經作為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被很好地保護了起來。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8
平遙古城
在闌珊的燈火中,喧鬧了一天的平遙古城沉沉睡去。
去年元宵之夜,月色如洗,腳下的小巷依舊青石斑斑。2700年歷史的平遙古城有著城墻一般厚重、內斂的性格,遠處不時響起的亦喜亦悲的嗩吶聲,還有青灰瓦礫上殘留的積雪散發出的古城獨有的氣息。作文大全
從跨入西門的那一刻起,我就仿佛走進了時光的隧道,那保存完好的古城墻,頗具明清遺風的建筑,以及街市、縣衙、票號、鏢局、當鋪、廟宇等,不免勾起我對它那些輝煌歲月的向往,如同一個誠惶誠恐的朝圣者般虔誠地仰視著它的光芒。
一天游覽下來,我覺得平遙最讓我心動的地方并不是這些游人如織的景點,而是不經意地漫步在平遙的街巷中,不經意地步入一家尋常庭院,不經意地觀賞那些美不勝收的磚雕、木雕、窗花和剪紙……所有這些都讓你感慨唏噓,讓你有意外收獲。當我在一座座院落間隨心所欲地找尋古城的風采,禁不住感嘆往事如煙,光陰似梭。在這里,游客的每一次回眸都像是無意間道破了平遙纏綿悱惻的心事。
我恍惚覺得,眼前這沉睡的古城好像從來就沒有從往昔“匯通天下”的白銀世界中醒來,又好像是一位傾國傾城的絕代佳人,久經風雨卻寵辱不驚,只是在歷史的一隅意味深長地微笑。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19
麗江古城
在新城和老城交界處——大水車正吱吱地轉個不停,熙熙攘攘的人流慢慢涌進麗江古城。
眼前,古樸的四方街清新實在。一座座小橋,靜臥在波光粼粼、繞山而行的溪流上。岸邊,小路逶迤,綠樹成蔭,涼風徐徐。
五花石板路旁的店鋪門庭若市,經營著各式各樣的當地手工藝品。東巴文字羊皮畫,木板現場燙畫,銀制特色首飾,令人目不暇接。
四方街的神奇魅力在于它那鮮明的情調,邊陲的風光,特有的色彩。
大理蒼山
大理的蒼山由南向北綿延幾十里,最高峰海拔4200米,山頂終年積雪,白云繚繞;19座山峰溝壑相連出18條山溪,溪溪山泉清澈甘甜。溪水常年不斷,浩浩蕩蕩流入大海,形成一幅山不離水、水映群山的美景。
蒼山的顏色不僅僅是蒼翠,走近了才發現它是五彩斑斕的。
白的云朵繚繞,紅的霜葉飄落,背景卻是郁郁青青的山崖。霜葉林的后面,會不期然出現一片草坪,讓人懷疑是誰不小心在這里打翻了一桶綠顏料呢。草坪的不遠處,泛著一汪醉人的湖水,藍波涌動,晃動著五顏六色的鵝卵石。
在這藍藍的山間碧泉邊,眼波也像水波般靈動,感受到了鮮活色彩的誘惑。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20
如詩如畫的頤和園
天氣晴朗,碧空萬里,我隨父母來到了如詩如畫的頤和園。我們先游覽了萬壽山,然后來到了昆明湖。一走近湖邊,我就被美麗的風景吸引住了。湖水淺處是碧綠碧綠的,深處則顯出一片瓦藍;岸邊的柳樹剛吐出嫩芽,春風一吹,柳條就像一陣輕煙,又像是柳樹姑娘的一條輕紗遮在自己面前,有著說不盡的婀娜與嫵媚。
我不禁跑到柳樹下,向遠處眺望,只見水面上游船點點,湖心島像一顆寶石嵌在微波粼粼的湖面上;十七孔橋橫貫湖面,像一條玉帶似的,將湖心島和岸邊連在一起,構成一幅優美的圖畫……
“多美啊!”我不由自主地贊嘆道。緊接著,我看到一些游人租小船在昆明湖上游玩。于是,我也提議去劃船。我和爸爸、媽媽乘上游船向湖心島劃去。小船緩緩地前進著,不一會兒就離開了岸邊。我們有說有笑,輪流劃船,真是愜意極了。船來到了湖中心,回望萬壽山,景色盡收眼底:佛香閣、排云殿依山而建,一群金碧輝煌的樓臺殿閣,矗立在翠綠的山坡上。我們不停地按動相機快門,將這美麗的湖光山色永遠地保留下來。
看到那么令人陶醉的美景,我不禁哼起了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水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墻……”伴隨著歌聲,小船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湖心島。我登上了十七孔橋,摸著那雕刻精美的圖案,一種自豪感從心底油然而生。爸爸說,這享譽中外的北京頤和園,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間,是保留到今天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園林呢!這么美麗的頤和園,我們的祖先早在二百年前就建好了,他們多么有智慧呀!
啊!頤和園,如詩如畫的頤和園,你是巍巍華夏留給后人的杰作,你是我們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如此迷人的美景,會永遠激勵著炎黃子孫為建設祖國而奮發向上!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21
兵馬俑
在這數千年的時間里許多民族都淹沒在時間的長河里,唯有中華民族的文化始終傳承下來。在我們國家也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文化遺產。在這廣闊的祖國大地上,幾乎說每寸土地上面都沉淀著濃厚的歷史氣息。兵馬俑在泥土里面埋藏了數千年的時間,但是當一座座兵馬俑出土的時候,直接震動了整個世界,也震驚了世人。
這些兵馬俑向全世界宣告著我國歷史文化是多么的優秀,在數千年前我國就已經有著很好的陶瓷技藝。如果說中國給外國人第一印象,我想應該就是長城。俗話說的好,不到長城非好漢。尤其是對于那些外國人來說,來到中國如果不去長城走一趟的話,那么根本就不算到過中國。長城和兵馬俑一樣,都已經經歷過數千年的風雨。他們都是在同一時期被建造的,那就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秦朝。雖然說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但是在當時建造的這些東西依然被流傳了下來,并且成為我們國家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這種遺產是任何國家都無法剝奪的,因為在它身上凝聚著中華民族的信念和精神。
5000年的風風雨雨,在我們這片廣闊的大地上不知道發生過多少次的改變。雖然說一代又一代的偉人從歷史長河中消失,但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卻永垂不朽,并且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殘留這些歷史文明的文化遺產也掩藏在祖國大地的深處,這些世界性的文化遺產,不僅以能夠讓全世界更深入的了解到我們中國也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和精神的傳遞。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優秀作文 篇22
游福建土樓
永定土樓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
永定,是純客家縣,是福建擁有最多土樓的縣,總共23000多座。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居民建筑,是中國古建筑的一朵奇葩。
趁暑假時,我們一家人和舅舅一家一起去廈門游玩。土樓,就是我們游玩的第一站。
我們到達廈門的時候,休整了一下,就租了一輛車,踏上了去土樓的路上。永定縣不愧是擁有最多的土樓,我們行駛在蜿蜒的山路上,路邊就時不時閃現出一座座土樓,有方的,圓的,大的,小的……讓我們看得驚呼不斷,但這還不是我們的目的地,我們要看福建最大的土樓——承啟樓。
承啟樓是福建土樓當中建筑規模最大的,20__年進入世界吉尼斯最大土樓記錄,當我們站在承啟樓前,仰望著這片土樓群,我們是多么的的震撼啊!
我們找了一位當我們去當地的導游,她帶領我們去參觀承啟樓。她一邊走一邊對我們說著承啟樓的來歷:“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孫謀讀與耕。”這幅貼在大門口的對聯就是最好的詮釋。
承啟樓承啟樓直徑73米,走廊周長229.34米,全樓為三圈一中心。外圈4層,高16.4米,每層設72個房間;第二圈二層,每層設40個房間;第三圈為單層,設32個房間,中心為祖堂,全樓共有402個房間,3個大門,2口水井,整個建筑占地面積5400平方米。承啟樓從明代崇禎年間(1628~1677)年破土奠基,到清代康熙48年(1709)年竣工。鼎盛時期住過800多人,像一個熱鬧的小城市。
承啟樓是圈數最多的圓樓,4環樓屋外高內低,環環相套。大門與廳、廳與左右側門有通道,圈與圈之間有巷道,樓中廊道回轉,重門掩映,進入樓內,就如進入一個迷宮,令人莫辨東南西北。
居住在土樓里的客家人,拿著他們的特產:仙草蜜、石花、鐵觀音、鐵線蓮、手工煙……簡直琳瑯滿目!在我們行程快結束的時候,熱情的客家導游邀請我們去她家品茶,我第一次品茶,鐵觀音和鐵線蓮茶的清香徐徐飄至鼻尖,讓人舌口生津。媽媽覺得非常好喝,還特意買了兩包,回家再品嘗。
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旅行,承啟樓給我的感覺非常震撼和驚嘆!我真佩服客家人祖先們無窮的智慧和愚公移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