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陽節溫情故事(精選3篇)
關于重陽節溫情故事 篇1
在這秋高氣爽,菊花怒放的季節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陽節,這天,我們德州晚報小記者一行人來到順城社區和爺爺奶奶們度過了一個快樂、難忘的重陽節——走進社區,與老人快樂相約。
下午2點半,我們早早地來到社區的小花園,等待著社區老人的到來。
“咚,咚,咚……”隨著一陣陣鑼鼓聲,老人們騎著“毛驢”緩緩入場,毛驢身后跟著一個趕驢人。他們頭上戴著五顏六色的花,身穿彩色的戲服,個個精神抖擻、神采奕奕,再看“毛驢”也像人一樣 :頭戴花,身穿彩色衣裙。
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爺爺奶奶們的精彩入場,爺爺奶奶們馬上投入到表演中:“小毛驢”搖頭晃腦 、蹦蹦跳跳的動作是那么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再看后面,慢悠悠、顫巍巍地上來一位老奶奶,她的扮相更是可愛:下頜上有一顆黃豆粒大小的黑痣,手拿2尺長的旱煙袋,身穿紫黃色的花衣服,腳穿一雙繡花鞋。只見她揪一下小毛驢尾巴,動一下小毛驢耳朵,逗得毛驢又蹦又跳,她還不時地和趕驢人打鬧一番,這表演讓我們捧腹大笑。
爺爺奶奶表演完了,我們都躍躍欲試、摩拳擦掌,想上去體驗一番。征得老師的同意后,我們飛跑過去騎上自己的“坐騎”跟在爺爺奶奶身后學起了表演。什么“驢打架”、“驢過河”、“驢打滾”,我們都嘗試了一遍。表演還不到十分鐘我們就累得大汗淋漓、頭昏眼花。我真正明白了“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的深刻含義。
休息時,我們把爺爺奶奶們團團圍住,一邊給爺爺奶奶捶背一邊連珠炮般地詢問,爺爺奶奶樂得跟孩子似的笑呵呵地回答了我們的問題。我從一位爺爺那里知道了剛才的節目叫“跑驢”,那位扮相滑稽的奶奶是“驢媒婆。”跑驢是我們德州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有80多年的歷史,老爺爺是跑驢的第四代傳人。跑驢分逗驢和群驢兩部分,剛剛演出的是逗驢。那“毛驢”還是他自己親手制作的。聽了爺爺的話,我們紛紛跑過去看毛驢:只見毛驢的身體是由竹條扎成的,里面糊了一層紙,外面鋪了一層布,這就組成了毛驢。毛驢的那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是由一個乒乓球剪開涂色縫制的。在毛驢的頭部有一個光滑的把手,騎驢人就是靠它使毛驢完成擺頭、搖頭等動作的。爺爺做得真是巧奪天工,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多么難忘啊,20__年的重陽節!多么幸福啊,20__年的重陽節!快樂乃長壽之寶,關愛乃幸福之源。我衷心地祝愿天下所有的爺爺奶奶們永遠快樂、幸福、長壽。
關于重陽節溫情故事 篇2
重陽節是中國傳統節日,隨著時間的流逝,現在的人們過重陽節已經不像古時候那樣了。古時候過節有諸多的風俗習慣,還過得相當隆重。而現在不同了,許多風俗習慣都淹沒在時間的流里,一去不復返。它雖被人們所知曉,但人們卻不再那樣做了。所以,現在的小孩子們,甚至一部分大人們都不知道有些傳統節日的風俗與習慣。讓我們來認識一下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節,又名重九節、曬秋節與“踏秋”,是一個漢族傳統節日。它于每年的農歷九月初九日。《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則定成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名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了,從魏晉重陽的氣氛日漸濃郁,倍受歷朝歷代文人墨客吟詠,到了唐代的時候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
有些人只知道重陽節要尊老。尊老是對的,從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一些地方把夏歷九月初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到了1989年,中國政府將農歷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敬老節”。近幾年,也就是20__年12月28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法律中明確,每年農歷的九月初九為老年節。
重陽節要賞秋、登高、吃重陽糕、賞菊、佩茱萸等等等等常見活動。
有很多詩人寫了關于重陽的詩,這就是重陽節。
關于重陽節溫情故事 篇3
大詩人王維登高遠眺,吟出千古名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又是一年重陽節,在這金風送爽的季節里,各個地方開展老人們最喜愛的節目,如:扭秧歌啦、播放古典音樂啦、登高遠眺啦……爺爺奶奶們唱歌、跳舞,慶祝自己的節日。
重陽節,我也想為爺爺奶奶獻出自己的一份敬老情,本來想給他們一個意外的驚喜,想為爺爺奶奶買一塊重陽糕,但是今天偏偏忘記帶錢了。我十分失落,心里默默想著:怎么辦,爺爺奶奶會不會不高興呀!回到家,我不敢直視爺爺的眼睛,膽怯地回到了房間。“沒辦法了,只能說句祝福語了!”我想著。我邁著遲疑的步子,走到爺爺奶奶跟前,鼓起勇氣,說出了那句話:“奶,奶奶……”不知怎么的,我突然有些口吃。“怎么了,孩子?”奶奶問道。“今,今天是重陽節,祝,祝你們節日快樂!”我終于說出了那句話。“喲,我們的寶貝孫子長大了!”爺爺激動地說。他們一把抱住我,呵呵地笑著。我也樂了,之前的失落一掃而光,頓時來了勁兒:“爺爺奶奶,我們這里沒有山,不如我帶你們去新天地散步吧!”“好!好!好呀!”爺爺奶奶異口同聲地回答。
吃完晚飯,我攙著爺爺奶奶一起去散步。雖然他們有一把年紀了,但身體硬朗,比我走得還快!
來到廣場,伴著《小蘋果》的音樂,爺爺奶奶跳起了廣場舞。回頭一看,爺爺奶奶望著我笑了,笑得如此甜蜜,仿佛年輕了十歲。
重陽節,秋風送來的節日,她帶來的不僅是節日,還有濃濃的敬老情。當我們的長輩們正沐浴在這天地之中時,重陽節已經悄然而去。但它并不會帶走爺爺奶奶的歡樂,更不會帶走我們的敬老情,它就像太陽一樣無法缺少。讓我們一起,把重陽節永遠刻在我們心中,永遠弘揚,永遠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