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的事例大全(精選7篇)
堅持的事例大全 篇1
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 40 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 20 年。
哥白尼寫《天體運行論》花了 36 年;摩爾根寫《古代社會》花了 40 年。
歌德寫《浮士德》花了 60 年;托爾斯泰寫《戰爭與和平》花了 37 年。
司馬遷寫《史記》花了 15 年;左思寫《三都賦》花了 10 年。
李時珍寫《本草綱目》花了 27 年;曹雪芹寫《紅樓夢》花了 10 年。
徐霞客寫《徐霞客游記》花了 34 年。
從以上幾個數字里,我們可以看到要成就一項事業,需要持久的恒心。所以,巴爾扎克說:“持續不斷的勞動是人生的鐵律,也是藝術的鐵律。”
堅持的事例大全 篇2
桑德斯上校退休后擁有的所有財產只是一家靠在高速公路旁的小飯店。飯店雖小,但頗具特色,與眾不同。可最受歡迎的、也是客人最愛吃的一道菜就是他發明烹制的香酥可口的炸雞,僅此就給他帶來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多年來,他的客人一直對他烹制的炸雞贊賞有加。可是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由于高速公路改道別處,飯店的生意突然間也一落千丈,最后只好關門歇業。被逼無奈,桑德斯上校決定向其他飯店出售他制作炸雞的配方,以換取微薄的回報。
在推銷的過程中,沒有一家飯店愿意購買他的配方,并且還不時地嘲笑他。一個人在任何年齡被人嘲笑都不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更何況到了退休的年齡還被人嘲笑,這就更令人難以接受了。而這恰恰發生在了桑德斯上校身上。他不但被人嘲笑并且接連不斷地被人拒絕,可見這些經歷對他的影響有多么巨大。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在沒有找到買主之前,他開著車走遍了全國,吃住都在車上,就在被別人拒絕了1009次后,才有人終于同意采納他的想法,購買他的配方。從此后他的連鎖店遍布全世界;也被載入了商業史冊。這就是肯德基的由來。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桑德斯上校,就在所有的肯德基店前樹立一尊他的塑像,以此作為肯德基的形象品牌。俗話說:“神槍手是一槍一槍打出來的!”缺乏堅持不懈的毅力或者認為自己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兩者都是阻礙大多數人勇于改變的關鍵原因。如果你能夠緊緊抓住自己的目標不放并堅持不懈,那么很快你就會超過大多數人。記住,是你掌握著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一心想達到一個目標,就一定會有辦法取得成功。
堅持的事例大全 篇3
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也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但他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當電影明星。 好萊塢當時共有500家電影公司,他根據自己仔細劃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一一拜訪。但第一遍拜訪下來,所有的500家電影公司沒有一家愿意聘用他。 面對無情的拒絕,他沒有灰心,從最后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后不久,他就又從第一家開始了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第二輪拜訪也以失敗而告終。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 但這位年輕人沒有放棄,不久后又咬牙開始了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第350家電影公這時,這里的老板竟破天荒地答應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他欣喜若狂。 幾天后,他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并請他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 不久這部電影問世了,名叫《洛奇》,男主角就是好萊塢明星史泰龍!經歷了1850次的失敗也不放棄自己的夢想!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堅持就是勝利!
堅持的事例大全 篇4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 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19世紀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以自強不息的頑強毅力,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幫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勵志故事)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為殘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機構,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美國十大英雄偶像,榮獲“總統自由勛章”等獎項。主要著作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師》等。
海倫·亞當斯·凱勒(Helen Adams 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美國殘疾教育家,又譯為海倫·凱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亞拉巴馬州北部一個小城鎮——塔斯喀姆比亞。她在19個月的時候因為一次連續幾天的高燒,治愈后留下后遺癥,被迫失去視力和聽力。在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并沒有自暴自棄,而是自強不息,在導師安妮·莎莉文(Annie Sullivan)的幫助下,海倫學會用頑強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熱愛生活并從中得到許多知識,學會了讀書和說話,并開始和其他人溝通。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美國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學院,成為一位學識淵博,掌握英語、法語、德語、拉丁語、希臘語五種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世界各地,為盲人學校募集資金,把自己的一生獻給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業。她獲得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贊揚,并得到許多國家政府的嘉獎。
堅持的事例大全 篇5
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么?”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 “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后,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于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并被稱為“詩仙”。
堅持的事例大全 篇6
梵高的執著的繪畫夢想,雖然很遺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沒有受到是人的欣賞,但在那種世人漠視、窮困潦倒的環境下,仍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畫自己想畫的畫,這也著實非常人所能的。
堅持的事例大全 篇7
晉人孫康,家貧而酷愛讀書。夜晚,雖有時間卻買不起燈油,只好默默地回憶,消化白天學過知識。有年冬天,他半夜醒來,感到屋內并非漆黑無光,還能隱約約看到一些東西,原來是皚皚白雪反映所致,這給了他啟發:何不借雪光來看書呢?于是雪夜,特別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孫康苦讀的好時光。由于勤奮好學,他終于成為一個有名的學者,并當上了御史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