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三作文300字(精選4篇)
二月三作文300字 篇1
壯族傳統歌節。又叫“三月三”、“歌圩節”、歌圩,狀語交“窩埠坡”、“雙龍洞”。
壯族人民每到“三月三”時,方圓數千里的男女青年,都開開心心地穿上盛裝來參加,少則幾百人,多多則數千人或上萬人。頓時,人山人海,歌聲響亮,成了歌的世界。搭彩棚、擺歌臺、拋彩球、則佳偶,別有風趣。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成群,尋找別村的青年,集體對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動先唱“游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有比較合適的對象,便唱 “見面歌”和“邀請歌”;得到女方的答應;彼此互相了解之后,便唱“愛慕歌”“交情歌”;分別時則唱“送別歌”,歌詞即編即唱,比喻貼切,親切感人。男女青年經過對歌接觸之后,建立了一定的感情,相約下一次歌圩再會。
在歌圩上還有碰蛋的習俗:小伙子用手上的彩蛋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讓碰,如果有急就讓小伙子碰。蛋碰裂后兩人共吃彩蛋,這就播下了愛情的種子。
此外,還有搶花炮、演壯戲、耍雜技、舞彩龍、無彩鳳、武術表演、唱桂劇等,整個山鄉沉浸在節目的氣氛中。
二月三作文300字 篇2
又是三月三,風箏飛滿天……
每到這個時候,抬頭望望在天空中隨風飄蕩的風箏,我的腦海中總是浮現出兒時的情景——
農歷三月三,是傳統的“風箏節”,在我的故鄉,這個時候是孩子們的天堂。
春風微微地吹過田野和山坡,天空中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大的小的,圓的方的,長的短的風箏。有蜈蚣,有蜻蜓,有瓦片,還有燕子……
這些都是有錢人家的孩子才能放的風箏。那時候,我家里很窮,就只能放自己用紙糊的風箏,這也是當時最普遍的風箏了。
紙糊風箏很簡單,一張廢報紙,兩根竹子,另外一杯漿糊,再加自己的巧手,就可以做成令人心動的風箏了。
風箏糊好了,我們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心愿和理想。
迎著春風,讓手中的風箏放飛到天空。
風箏飄啊飄,有時翻兩個跟頭,有時搖擺一下尾巴……像是在跟我們訴說:一份成功·一份感動!
夜,來臨了。我們將手中牽著風箏的線,輕輕一放……
啊!風箏飛吧!飛得更高更遠!帶著我們的愿望盡情地飛吧!
……
光陰似流水,童年的美好時光,只能留在記憶深處回憶。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F在的我正當風華正茂,青春年少——我要回首昨天,吸取不足的教訓;把握今天,努力做好手頭上的事情;展望明天,有計劃地走好以後的人生道路!
朋友,跟我一起努力吧!!!
二月三作文300字 篇3
“三月三”,作為一個傳統節日,我們都不應該都把他遺忘,而是要永久傳承一下去。
周五放學回家,一進小區樓道,我便聞到了薺菜那濃濃的香味。原來,各家各戶都忙著用薺菜花煮雞蛋。明天就是“三月三”了。
過去每逢“三月三”都是爸爸把一切弄好,我只要在那等著吃現成的就行了,可今年我決定打破這樣的習慣,由我來親自操作一下。一個前期的準備和爸爸精心指導,過多久廚房里散發出淡淡的薺菜香味。我原以為這樣就可以了,沒想到這還不行,還要把蛋殼敲幾個小裂紋,再放進鍋中煮一下。放到第二天早上再吃,這樣薺菜花的香味才能比較入味。
二月三作文300字 篇4
今年的三月三,有史以來第一次放假4天,嘿嘿,好玩吧。媽媽帶我回壯族的外婆家。
外婆家在南寧的一個小鎮。三月三在當地稱作“歌圩節”,是為紀念劉三姐,因此也叫“歌仙會”。
那天,表哥表姐打扮得很漂亮,聽說他們準備到河邊去對歌。到了河邊,哇,人滿為患!男男女女,數不勝數,這邊唱來,對面又唱,彼此對歌。好不熱鬧!看完對歌,媽媽又帶我去玩竹竿舞,居然有上千人玩,我一學就會。
最后媽媽又帶我看了彩車巡游、千人武術、千人廣場舞展演、中國壯鄉歌王大賽、武術散打擂臺賽、拋繡球比賽等等豐富多彩的節目,令我大呼過癮。晚上,外婆給我吃五顏六色的糯米飯,真好吃!
啊,難忘的三月三!好吃又好玩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