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優秀征文(精選4篇)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優秀征文 篇1
5月14日,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南寧專場新聞公布會,公布南寧市脫貧攻堅成果以及20__年度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計劃。
會上,南寧市委副書記楊維超介紹說,截至20__年底,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從20__年的40.6466萬人減少到1.8803萬人,貧困村從421個減少到3個,貧困發生率從9.33%降至0.43%,馬山縣上林縣 隆安縣3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邕寧區1個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縣(區)實現摘帽。經過幾年的不 懈努力和奮力攻堅,南寧市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取得決定性進展,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南寧扶貧品牌,為區內外及東盟國家提供了 重要減貧經驗。
近年來,南寧市大膽創新勇于實踐,脫貧攻堅工作亮點紛呈。南寧市以深度貧困地區為主戰場,重點對3個貧困縣和56個深度貧困村開展攻堅。如建立領導掛點聯系制度;選派精干力量投入精準扶貧;完善產業扶貧機制,按照每個貧困村100萬元非貧困村15萬元的標準扶持村集體經濟發展,額外對深度貧困村增加100-150萬元,支持發展扶貧產業;建立健全易地扶貧搬遷可持續發展機制,全市易地搬遷貧困人口63133人,入住率達100%等。
楊維超表示,20__年度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的起步之年。目前,南寧市還有18803名貧困人口和3個貧困村尚未實現脫貧摘帽。為此,南寧市將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集 中攻堅消除貧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確保全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優秀征文 篇2
要確保20__年度 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致富是一場限定了 時間的全國性戰役。既是戰役就必須奪取勝利,但不 能用自不 量力掩耳盜鈴的方式來公布自己的勝利。
目標明確,很多地方都制定了 脫貧作戰圖,其 中不 少是階梯作戰,一級一級 逐步脫貧,更多的則是限定了 時間要求提前脫貧。但脫貧要的不 是早脫貧提前脫貧,要的是脫真貧 真脫貧。
不 能為了 提前脫貧扶假貧。眼看是場難打的戰役,為了 能早立功 早見成效,有 些地方在 制定作戰目標時弄虛作假夸大其詞,把實際上貧困程度低的村說得極其艱難,項目下來了 ,做得確是些脫離艱難群眾,好上加好的粉飾工作。真正需要花大力氣 下苦功夫的地方選擇視而不見,這其實是不 敢擔當的突出表現。
掩耳盜鈴做不 到提前脫貧。脫貧出列有 一套科學的評估體系,由不 同考核指標構成。打脫貧戰的時候,有 些地方,就犯了紙上談兵的大忌。針對考核評估,千方百計找應對方法,各種各樣的表格做了 一套又一套,紙質材料做了 一堆又一堆,資金撥了 一批又一批,宣傳攻勢一波猛過一波,恨不得向全世界公布:我們脫貧了 !還是提前脫的貧!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優秀征文 篇3
一個半多世紀以來,多少志士仁人舍生取義,無數英雄豪杰奮起抗爭,古老中華民族踏上了一條充滿悲壯、充滿艱辛而又浩氣長存的復興之路。
以孫中山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認識到只有革命才是中國的出路,于是發動武昌起義,將腐朽的清王朝掀翻在地,終結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中國乃至亞洲歷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實現了20世紀中國的一次歷史性巨變。然而,勝利果實很快被封建余孽和野心家竊取了,中國繼續深陷在戰亂與貧困之中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夢想。
在民族危難的歷史關頭,中國共產黨破繭而出,在華夏大地掀起了一場前無古人的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從大革命失敗后的南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到古田會議創立建黨建軍路線;從開辟井岡山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橫空出世;從歷經九難十八險的萬里長征到高擎起抗日救亡的大旗;從九一八民族蒙難到贏得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從西柏坡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指揮波瀾壯闊的解放戰爭,到廣場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長達28年金戈鐵馬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戰爭中,無論其歷史規模與社會內涵,都為這個積貧積弱的東方民族注入了勃勃生機。
歷史生動地證明,從韶山沖走出來的,成為領導這場艱苦卓絕革命的最杰出的民族英雄和人民領袖!
我所經歷的脫貧攻堅故事優秀征文 篇4
身后是一個已逝的世紀,向前是一個新展開的世紀。我們的腳下,通往明天的路在朝著遠方高速地延伸。我們注定必須奔跑。因為熱血在年輕的脈管里奔騰,尋常的行走不能讓生命飛揚。終點雖然在遠方之外,的渴望仍然在我們的心上生長出翅膀。時光在我們的身上剛刻下“跨世紀”的印記,黨又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責任放在了我們的肩上。一代人有一代人不能推卸的使命,我們這代人的使命有一種別樣的豪情和榮光。我們的祖輩,他們的使命是使中國站起來;我們的父兄,他們的使命是使中國富起來;而我們的使命,是要使中國強起來。使中國強起來,人生的理想寄托于此,人生就約不會灰暗沮喪;使中國強起來,青春的創造能融鑄造于此,青春就塑成了永恒的雕像。
我們創造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當如火的團旗拂過我們的額際,映紅我們的雙眸,我們是重點工程建設工地上的突擊隊,我們是播撒精神文明種子的志愿者,我們是誠信服務人民的文明號,我們是抗擊“非典”的年輕醫生和護士,我們是從寬帶上下載財富的知識精英……我們是很多很多。
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現代化中國的主戰場,到處都是我們理所當然的位置。我們懷揣著遠大理想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