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先烈足跡優秀征文(精選3篇)
追尋先烈足跡優秀征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慈溪市觀海衛鎮昌明村,那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碧波粼粼的杜湖畔,群山環繞。湖邊的梅山北坡,松竹繁密,據說叢林中隱藏著當年中共慈鎮縣工委領導人的棲身之處——石公館。
那一天,我跟著爸爸,沿著臺階式的石徑小道,前往這一個神圣而又充滿故事的地方,尋訪先烈的足跡。
雖然周邊環境都已經經過了整治,危石崖壁處都設置了鋼管護欄,但是一路上我還是走得磕磕絆絆。爸爸說:“正是因為這里人跡罕至,顯得隱秘,所以當年共產黨才會選擇這里作為棲息地。早些年,國閔黨反動派對三北地區發動瘋狂的政治、軍事清剿。為了粉碎敵人的清剿計劃,中共慈鎮縣工委在宓家埭地下黨員宓信官的配合下,在這里找到了一個天然石洞,作為秘密辦公地。既能隱蔽疏散、又便于聯絡,就是石公館的有利條件!”
聽到這里,我不禁產生了疑問:“那么,在這樣不便的地方,他們的起居飲食怎么解決呢?”爸爸接過了話茬:“當然,條件肯定是十分艱苦的。據說,那時候,他們就靠山下百姓偷偷送上來的粗糧填肚子,偶爾改善下伙食,也不過是幾根魚骨頭泡清湯,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草根,皮帶,都拿來充饑。這是我聽我外公常說起的呢!”
不知不覺間,爸爸告訴我:“到了!”一直埋頭趕路的我,抬眼望去,不禁為之一振:眼前是幾塊不規則的巨石構成的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洞穴,洞口朝著西北方向,深約三、四米,高約兩米,石頭上長滿了厚厚的苔蘚,周圍高矮不的雜草隨風搖曳,似乎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
洞的左邊石壁上,刻著《石公館記》:“1947年冬,中共慈鎮縣工委為在國閔黨反動派白色恐怖下推進人民游擊戰爭,于梅山北坡巨石群中尋得這一山洞,作為工委機關秘密駐地,名之曰‘石公館’……”
望著眼前的一切,再聯系爸爸的講述,當年共產黨員的艱苦生活就不難想象了,他們心懷天下而棲身在這片山野上,多次粉碎了敵人的政治、軍事圍剿,在人民的解放史上,譜寫了多么光輝的歷史篇章!
青山依舊在,壯士一去不復返!在這片土地上,他們灑下了熱血,獻出了生命。這里的每一棵草,每一棵樹,都見證了他們的斗爭,山谷里,永遠回蕩著他們“為人民解放而獻身”的吶喊聲!
許多年后的今天,在這樣的一個和平年代,我們更不應該忘卻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的壯志豪情,我們應該接過先輩手中的旗幟,沿著先輩的足跡,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追尋先烈足跡優秀征文 篇2
先烈的足跡,踏遍了遼闊的神州大地;先烈的鮮血,染紅了鮮艷的五星紅旗。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的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在4月這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來到了鳳凰山腳下的浙江省革命烈士紀念館。
走上一級又一級的臺階,抬頭看時,只見一座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的紀念碑矗立在四季長青的松柏叢中,喻示著革命先烈的光輝形象在人民心中永不磨滅。盡管是頂著炎炎的烈日,我們莊重地在紀念碑前默哀三分鐘,向革命先烈表達我們的哀思和崇敬。老紅軍爺爺向我們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過的'抗擊日本侵略者、保家衛國的戰爭,和革命先烈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可歌可泣的悲壯事跡。伴隨著低沉雄壯的《國際歌》,我們全體同學把親手制作的小白花放在了紀念碑四周的樹木上,寄托我們的哀思。
接著我們又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了解我們浙江的英雄兒女代表在艱苦的抗戰時期保家衛國的故事。櫥窗里陳列著當年使用過的生活用品、衣服和武器。盡管歲月的變遷使得這些先烈的遺留物變得銹跡斑斑,有的已經破爛不堪,它們卻是紅色歲月最真實的見證。當初就是在艱苦的條件下,先輩們憑著堅定的毅力保衛了自己的國家,我們為我們的祖先感到自豪,為自己是中華民族的子女感到驕傲!
每個展廳里都掛有我們浙江革命烈士的照片和事跡,勾起我們對歷史的回憶。這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幾歲,最大的已是兩鬢斑白的老人,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義無返顧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參觀完革命烈士紀念館,我們步行來到了西湖邊的長橋公園。這里正是四月春光明媚的好時光,我們行走在鮮花、綠樹、藍天、碧水的意境里,好象行走在美麗的圖畫中。以前我以為西湖一直就是這樣的人間天堂,今天我終于知道,為了這人間天堂,多少先烈不惜付出生命的代價!
追尋先烈足跡優秀征文 篇3
自從學習了優秀黨員沈福才的先進事跡,我對他的崇拜之情如滔滔江水般涌入心中。
今天是農歷12月25日,雖然外面下著鵝毛大雪,但是這仍阻擋不了我和秦寧馨去采訪沈福才爺爺喜悅的心情。下午,我倆來到一個修車鋪門前,看到一位老爺爺正冒著大雪,用那雙凍得通紅的雙手裝鏈條,他個子矮矮的,長著一頭花白的頭發,黑紅色的臉上爬滿了皺紋,一雙小小的眼睛流露出和藹善良的目光,耳朵上長滿了凍瘡,雙手也結滿了厚厚的老繭,身上穿著一件早已洗得褪了色的棉襖。這位就是貌不驚人的沈爺爺。
當沈爺爺知道我們去采訪他之后,臉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他讓我們隨意參觀他的修車鋪,一走進店鋪,我不免有些失望,因為它沒有想象中那么有氣派,相反看上去很簡陋,鋪子只有八平方米左右,但里面的東西多得都快容不下了:里面有不計其數的大小輪胎,螺絲、筐子……角落里,一張破舊的柜子上面放著一臺老式的電視機。我發現電視機后面的墻上掛著兩張金光閃閃的獎狀,桌子上也放著兩張,有了這些榮譽的映襯,原本很破舊的小鋪子,在我眼中一下子比那些高樓大廈更加閃耀。
接著我來到沈爺爺的身邊說:“爺爺,請問您是怎樣當一名優秀黨員的?”爺爺一邊認真地修車,一邊笑著說:“我是盡我自己的力量為老年人服務。”簡單的一句話,使我頓時有了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我又問:“那您義務修車修了多少年了?”爺爺說:“大約有十多年了吧!”天吶!我驚呆了,爺爺十幾年一如既往為老人們服務,看來他是用滿腔的熱血全心全意地為老人們義務修車,評為優秀黨員是當之無愧的。
看沈爺爺手腳利索的幫一位奶奶換上了嶄新的輪胎,不到二十分鐘,那位奶奶又騎上她心愛的三輪車了。沈爺爺望著奶奶遠去的背影,臉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我目不轉睛地盯著爺爺,覺得他變美了,變得更加高大了。雪仍然在飛舞著,好像在為爺爺歌唱,又仿佛在贊美他。
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有沈爺爺助人為樂的精神,那么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美好,爺爺是一個值得我們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