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冬至各地吃什么
冬至將至,大家是不是很想知道江蘇冬至各地吃什么?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江蘇冬至各地吃什么,歡迎大家閱讀!
南京
逢九燉只老母雞
江蘇各地冬至美食大盤點!快來看看你應該吃什么?
人們習慣的“數(shù)九”,也是從冬至開始算起,每九天為一個“九”,民間有“冷在三九”的說法。每年冬至,菜場上的老母雞都不愁銷路,南京人早早地就會排隊去買上一只老母雞回家煨湯。冬天是進補的好時節(jié),按民間說法,在冬至這天喝雞湯,可以補上一年。“藥補”又不如“食補”,據(jù)南京文史專家薛冰介紹,南京人有“進九吃雞”的習慣,民間有著“一‘九’一只雞”的習俗。另外豆腐也很受南京人歡迎,豆腐諧音“逗富”。從以前的“大蔥篤豆腐”、“大腸燒豆腐”,到現(xiàn)在“青菜豆腐保平安”,它是南京人飯桌上的常客。
蘇州
夜喝冬釀酒吃鹵菜
江蘇各地冬至美食大盤點!快來看看你應該吃什么?
如今,喝冬釀酒、吃團圓飯成為蘇州城里人過冬至最鮮明的標志。“團圓飯”不僅豐盛,更是有“意思”,無論是冷盆熱炒還是魚肉雞鴨,都換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寶”(蛋餃)、“團圓”(肉圓)、“雞”(撲撲騰),“金鏈條”(粉條)、“如意菜”(黃豆芽)、“吃有余”(魚)等,形色相似,處處滲透著喜氣和寓意。怕燒的居民則去買點鹵菜,蘇州人相信:吃得好點有利進補。
常州
隔夜胡蔥篤豆腐
江蘇各地冬至美食大盤點!快來看看你應該吃什么?
網上說,冬至隔夜要吃胡蔥燒豆腐的原因,據(jù)說有三:一是胡蔥屬冬令蔬菜,正逢“冬至”前上市,豆腐是老百姓家常小菜,既便宜又實惠;二是胡蔥與豆腐含熱量高,常州有“熱豆腐燙死養(yǎng)媳婦”的俗話,仲冬食用,實在是既可口又暖身;三是“富”與“腐”諧音,“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蔥燒豆腐”這一民間諺語迎合了百姓向往生活富裕的心理。
無錫、南通、揚州
吃湯團,燒紙祭祖
江蘇各地冬至美食大盤點!快來看看你應該吃什么?
有句老話:冬至夜晚飯有的吃麼吃一飽。沒得吃麼凍一夜。據(jù)說今晚是比較冷的一夜。冬至前一天是冬至夜,無錫、南通、揚州這三地的人都要設齋、祭祖,到祠堂拜祖宗,其儀式的隆重和除夕相似,只是供品少一些。還有冬至團、舂糍糕等。
鎮(zhèn)江
吃湯團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先生不放假,學生不把錢,先生放一天,學生把一千。”舊時,鎮(zhèn)江民間有冬至吃湯圓的食俗。冬至日,鎮(zhèn)江各學校學生爭相傳詠這一童謠,以示冬至也是新年的習俗。據(jù)《清嘉錄》記載,冬至以糯米粉為面團,內包肉、蔬菜、糖、果、豇豆、赤豆沙、蘿卜絲等蒸成。主要充作供品,也可贈送親鄰或待客,是冬至亞歲宴上的必備食品之一。
徐州、連云港
吃餃子
徐州、連云港地區(qū)的人,習慣把冬至稱為“立大冬”。當?shù)孛裰V說“夏至十八天,冬至當日回”,老年人會對孩童說,冬至是一年里白晝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就一天長似一天了。
江蘇各地冬至美食大盤點!快來看看你應該吃什么?
淮安
吃餃子,燒紙祭祖
冬至民間有祭祀祖先和上墳掃墓的習俗。冬至這一天,每年都要舉行一個小儀式,在家里還要擺上先人的照片和牌位,把燒好的青菜豆腐湯、羊肉、老雞湯和米飯放在桌上按位置擺好,然后祭祀祖先,祭祀的時候桌子上還要點上一爐香。
泰州
喝雞湯、吃餃子,燒紙祭祖
泰州,有過大冬、過小冬的說法。“冬至”也叫“過冬”;“冬至”這天叫大冬,之前一天叫小冬。各家按照不同的習俗,在大冬或小冬這一天祭祀祖先。也有種說法,冬至前一天叫“鬼冬”,擺供祭祖,當天叫“人冬”,一家團聚。按照泰州民間習俗,冬至要喝雞湯、吃餃子。
宿遷
吃南瓜,燒紙祭祖
俗話說冬至大如年 ,在宿遷,民間流傳著吃南瓜會轉運 就是第二年會帶來好運氣的說法。